天津港保税区“人才新政”获赞 企事业单位跃跃欲试“四海揽才”

热点 172 0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津滨海讯(记者 单毅 朱绍祥 王鼎鑫 摄影报道)近日,天津港保税区发布升级版“1+5+N”人才新政,再次吹响人才集结号。新政以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集聚新高地为牵引,以服务人才发展需求、强化竞争比较优势为核心,提出“凤凰招引”“菁英锻造”“梧桐焕新”“人才绿洲”“人才乐活”五项工程,全力推进“4+2+3”现代工业产业生产力实现新蝶变。新政发布后,保税区的各企事业单位反响积极,跃跃欲试“四海揽才”。

天津港保税区“人才新政”获赞 企事业单位跃跃欲试“四海揽才”

天津港保税区组织人事部部长许宝玉介绍,人才是兴企之本、发展之源,保税区想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政策只有升级版,没有最终版,“时隔一年多,基于实践结果和人才需求导向,我们对政策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拿出‘真心实意’‘真金白银’延揽人才,以真材实料支持人才、成就人才,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个人事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在“凤凰招引”工程中,新政通过匹配研发经费、创业经费、科研经费、生活支持等多元化资助形式,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供给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务委员孙周通表示,23项举措干货满满,从对顶尖人才1000万元的综合支持到对博士后人才在站期间和出站留区的接续支持,都体现出了保税区对人才的渴求,“升级版人才新政对我们加快引进高精尖人才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独特作用。我们会加强对政策的合理运用,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托举人才新高地,产教融合是“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关键一招,在“菁英锻造”工程中,保税区通过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到院校任教、资助订单班涵养班毕业生,促进教学研究参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促进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反哺教育和科技发展,力争形成院校、企业、人才相互作用、融合互促的发展生态。

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宇告诉记者:“我们持续推进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项目,致力于探索构建更加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更加有利于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培养体系。保税区在新政制定过程中双管齐下,充分考虑了人才资源的双向流通和合作培养,在发掘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潜力,促进三者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方面做了有效探索。”

体制顺、机制活,才能人才聚、产业兴。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持续深化改革措施,释放人才活力,让“梧桐焕新”。在第一版“1+5+N”中,保税区探索自主评定人才并出台《天津港保税区滨城人才服务证重点人才评定办法(试行)》,认定了一批重点人才,取得了较好成效。在今年新政中,保税区再次探索社会化合作引才,通过奖励人资机构、聘用“荐才大使”、强化柔性引才、加强以赛引才等新招实招,激发国际国内引才荐才热情。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人资部(组织部)副部长黄保民说,人才新政充分体现了保税区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聚集新高地的决心、诚心和用心,“我们对新政最大的感受是‘准、实、新’,比如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给予最高60万元的生活津贴;对入站优秀博士后给予最高30万元的资金资助等,23项措施无不体现了对企业引才用才的重视和支持,这将有效提升我们在人才资源竞争上的优势,增加人才来区意愿,有了这样的政策,我们引进高端紧缺人才的底气更足了。”

水深则鱼悦,林修则鸟喜。目前,保税区已建成市区和滨海新区双城间绿色森林屏障城市绿廊,空港东西湖景区、临港湿地公园景色宜人,宜业宜居。空港学校、总医院空港医院等优渥的教育医疗资源和文化体育中心、奥莱新燕莎小镇、SM等文体商业场所也凸显保税优质配套,新政将这些优势转化成引才优势,向人才释放出安居、乐业红利。

天津联想协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刁丽表示,保税区这次推出的“人才绿洲”和“人才乐活”工程通盘考虑了人才活动、安居、教育、医疗等安身立命的关键小事儿。“这些措施真真切切落在了我们心坎上,让我们能够安下心、留下来、干事业,也充分展示出保税区不仅是一片机遇之区、创新之区,更是一片通达之区、魅力之区。”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保税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