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技术极客徐明星的转型之路,是辉煌再续,还是梦断江湖?

杂谈 188 0

徐明星,1985年诞生在江苏淮安这片广袤的农村土地上,身为Okcoin的创立者之一,他早年便以农村少年的身份,展现出勤奋好学的非凡品质。

谈及徐明星的崛起之路,坊间流传着两个举足轻重的转折:一是他毅然决然地退学创业,二是他独具慧眼地投资比特币。

人物 | 技术极客徐明星的转型之路,是辉煌再续,还是梦断江湖?

在币圈浩如烟海的励志故事中,徐明星的成长历程或许并不显得那么耀眼夺目,但退学创业、农村小子华丽转身的桥段,依旧散发着浓烈的“鸡汤”气息,激励着后来者。

而退学创业的决策,无疑是受到了马云那碗“鸡汤”的启发。

01

退学创业当炮灰

时光回溯至2006年,那时的徐明星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在读研究生。某个寻常的夜晚,电视荧屏上马云在《赢在中国》的舞台上慷慨陈词,一句“我这种考大学考了三次的人都能成功,世界上80%的人都能成功”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徐明星内心的沉寂,瞬间点燃了他退学创业的雄心壮志。

退学后的徐明星,创业之路可谓坎坷不平。他初涉商海,与人合伙创办了名为“万团网”的团购平台。然而,正值互联网浪潮初起,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在“百团大战”中黯然失色,首战告败。败北之后,徐明星短暂栖身于雅虎,试图重整旗鼓。而后,他与林耀成结识,再度燃起创业之火,共同打造了豆丁网。从工程师到CTO,他一路摸爬滚打,然而在线文库行业的巨头垄断下,豆丁网渐入困境,徐明星也不得不提前抽身。2012年,他试图在餐厅O2O领域大展拳脚,但仅仅数月亏损便让这桩生意化为泡影。

那些年,徐明星的创业轨迹几乎横跨了当时“炮灰”最密集的行业领域,屡战屡败,却也屡败屡战。

然而,徐明星人生的真正转折点,却是在他投资比特币的那一刻。而这一决策,竟源于一部美剧的影响。

2011年,徐明星在观赏美剧《傲骨贤妻》时,无意间听到了“bitcoin”这个词。

“bitcoin is the future,real is gonna change.”这句台词犹如一道闪电,击中了徐明星的内心,让他对数字货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徐明星首次涉足比特币市场时,比特币的价格尚不足20美元。然而,他却毫不犹豫地购入了数百个。

2013年,徐明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他创立了OKCoin比特币交易平台。这个平台在成立之初,便吸引了创业工场和硅谷知名投资人Tim Draper的青睐,获得了1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自此,徐明星的创业之路终于迎来了曙光,他也在数字货币领域崭露头角。

02

币圈“黄埔军校”

金银在人类货币舞台上的谢幕,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其退场的根源在于稀缺性导致的供不应求。然而,倘若世间真有一种可无限分割的“完美黄金”,其前景又将如何?在徐明星的眼中,比特币正是这种梦寐以求的“完美黄金”,且越早涉足,商业的蓝海便越广阔。

2012年,徐明星凭借500万天使投资与自己的100万积蓄,在北京创立了OKCoin比特币交易平台。他深知用户体验的至关重要,因此针对充值速度、交易流动性及提现效率三大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度优化,以便捷与安全为金字招牌。短短三个月,OKCoin便再次斩获A轮1000万美元融资,并赢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

2013年12月7日,对于OKCoin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永载史册的日子。当日,OKCoin的比特币交易额逼近8万个,莱特币交易额更是高达850万个,创下当时全球电子货币交易平台的新高。

然而,高光时刻往往伴随着风险。就在OKCoin风头正劲之际,2013年12月5日,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市场顿时风起云涌,交易量急剧下滑。面对央视的镜头,徐明星曾以戏谑之语调侃道:“以前我们觉得爱情是世界上最难用钱买到的东西,现在看来,比特币似乎更难买到。”

即便在这样的剧变面前,徐明星也未曾退缩。他率领OKCoin不断扩张,短短数年间便跻身全球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佼佼者之列。后来的华人首富、币安创始人赵长鹏,以及何一、李书沸、陈欣、段新星、张漾斌、李书等币圈翘楚,都曾是OKCoin的得力干将。因此,OKCoin也被誉为“币圈的黄埔军校”,对此称号,徐明星倍感荣幸。

当然,也不乏有人以戏谑的口吻称徐明星为“币圈袁绍”,意指他实力虽强,却屡有手下大将叛离。对此,徐明星自我剖析道:“我性格比较随性,以前找人时也有随意之处。”他坦承:“由于我对管理制度的不够尊重,确实破坏了不少规则……”

03

麻烦不断、陷入争议

随着时间的推进,比特币的狂热浪潮及其相伴的风险如洪水猛兽般肆虐开来。2017年,国内币圈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94风暴”,市场瞬间风起云涌。

面对监管的利剑,徐明星果断挥刀,迅速关停了国内的OKCoin交易平台,并宣称坚决响应国家政策,全面转型为区块链技术开发平台。他带领团队专注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深度研发与全场景应用的勇敢探索,力求在这片新兴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2019年1月,OK集团成功收购前进控股,并顺利登陆港交所,由此诞生了后来的欧科云链,一跃成为区块链行业的佼佼者。

然而,与此同时,位于大陆之外的OKCoin(国际站)却悄然变身,华丽转身为OKEx,继续在数字货币市场的惊涛骇浪中乘风破浪,展现其不俗的实力与胆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OKEx的官方声明中,徐明星被明确排除在外,与其并无任何职务与利益关联。这一点,也得到了欧科云链的明确印证。

“从公司的运营主体、法律关系上看,两家公司之间的纽带似乎已被彻底割裂。徐明星个人的转型之路可谓相当成功,不仅公司成功上市,他本人也荣任北京青年互联网协会区块链委员会主任一职。”前述投资者如是评价。

然而,尽管徐明星和欧科云链努力想要摆脱“币圈阴影”,但在这个圈子中留下的深刻烙印却并非轻易能够抹去。他们的未来之路,依旧充满未知与挑战。

04

再上风口浪尖

经历了2018年的风波漩涡,徐明星在随后数年间始终未能从OKEx的阴影中抽身。2019年深秋,私募界的风云人物杨永兴向媒体披露了一则惊天大案,他控诉OKEx平台无故冻结并注销了自己多个账户,导致近8亿元资产化为乌有。愤怒之下,杨永兴将徐明星及OKEx一并推上了被告席,一场法律大战由此拉开帷幕。

2020年盛夏,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锤落定,OKEX交易平台被确认为由www.OKCoin.cn网站蜕变而来的境外注册网站,与北京乐酷达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此次裁定仅限于程序性问题的厘清,案件的真相与后续进展仍悬而未决,静待法院进一步的审判。

同年金秋十月,徐明星因多年前的一桩股权并购交易牵涉司法案件,被突然带走调查,此事瞬间在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尽管徐明星对并购交易的细节保持缄默,但坊间传闻纷纷指向OKEx。更为戏剧性的是,在徐明星被调查期间,OKEx因缺乏“私钥”而无法处理提币业务,一度引发币圈的剧烈震荡。这一连串事件,无疑进一步印证了徐明星与OKEx之间难以割舍的联系。

或许是为了规避日益加剧的监管风险,徐明星在2021年6月果断提出了注销乐酷达公司的申请。然而,令人玩味的是,即便注销申请已经递交,该公司却依旧卷入了十几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的开庭公告中,仿佛一个已死之人却仍在世间留下了诸多未了之缘。

就在风波未平之际,2020年10月18日,欧科云链的一纸公告,犹如一枚重磅炸弹,震撼了整个币圈。公告中明确指出,徐明星正在接受中国公安机关的严密调查,这一消息无疑将徐明星推至了风口浪尖。

而就在徐明星被调查的两天前,OKEx也发布了一则令人瞠目结舌的公告。公告称,由于公司部分私钥负责人正在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导致无法完成必要的授权操作,因此不得不暂停了用户的提币功能。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猜测,更让人们对徐明星与OKEx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诸多疑虑。

然而,就在舆论哗然之际,徐明星却在一个月后的11月20日,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他声称,司法机关已经查清事实,还他清白。而几乎与此同时,OKEx也发布公告称,平台的提币功能已经恢复正常,有关人员也已返回工作岗位。这一切似乎都在暗示着,徐明星已经成功摆脱了困境。

但是,难道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吗?在无数投资者因OKEx爆仓破产、苦苦维权之际,徐明星却能凭借百亿身家轻松跻身胡润富豪榜榜单,这其中的奥秘,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说得清楚。

2021年6月,徐明星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他申请注销解散了北京乐酷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曾是OKCoin的国内运营主体。这一举动无疑再次加深了他与币圈切割关系的决心。然而,他和OKEx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千丝万缕,恐怕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

“这么做,显然是为了和币圈撇清关系。”前述投资者冷笑道,“不过他和OEKx到底什么关系,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吧。”在这场充满悬疑与变数的币圈大戏中,徐明星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或许将成为永远无法解开的谜团。

05

欧科云链走上前台

过去几年,徐明星仿佛置身于一场精心编排的“双面戏”中:B面,他与OKEx的纠葛如影随形,屡屡陷入舆论的漩涡,甚至一度濒临牢狱之灾;而A面,他则稳坐OK集团的舵手之位,逐步引领企业转型,力图剥离身上的币圈标签,同时不断拓宽无币业务的疆界。

为了这场“大戏”,徐明星可谓煞费苦心:

在技术研发的舞台上,他于2018年3月精心布局,成立了一家技术研发机构,下设技术研发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和创新实验室三大核心板块。仅仅一年后,他便推出了颠覆性的应用链上天眼,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产业投资孵化的领域,徐明星同样不遗余力。2018至2019年间,他的公司豪掷1亿美元设立产业资本,并与策源资本联手推出了100亿人民币的共赢母基金计划,旨在为全球的区块链优质创新项目和底层技术研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全面孵化服务。

而在人力资源的争夺上,徐明星更是出手阔绰。他不仅从BAT等巨头企业挖来大批精英人才,还在2020年5月启动了雄心勃勃的“鲲鹏计划”,计划在短短三年内锻造出1000余名区块链领域的精英人才。

或许是为了进一步重塑自己的形象,徐明星在拥抱“合规化”区块链的同时,也开始试探资本市场的深浅。2019年1月,他斥资近5亿港元,收购了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前进控股超过60%的股份,这一举动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徐明星在港股借壳上市的序曲。

2019年年末,OK集团正式更名为欧科集团,随后前进控股集团也紧随其后,宣布将于2020年2月更名为“欧科云链”。

正是在这段时期,“区块链”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随后又被纳入新基建范畴,最终在2021年首次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至此,区块链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共同构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底层技术支撑。

在这“天时地利”的大好时机下,徐明星凭借多年来在区块链技术及人才布局上的深厚积累,成功带领欧科集团走到了区块链发展的前沿。而欧科云链也以其区块链头部玩家的身份,频繁登上央视、浙江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成为了欧科集团对外展示的一张亮丽名片。

06

欧科云链现状?

从业务布局来看,欧科集团目前坐拥一系列看似光鲜的“无币”业务架构,包括区块链技术研发的OKLink、OK区块链工程研究院、区块链孵化器以及区块链商学院等。然而,这些被冠以高科技名头的业务,似乎并未给公司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利润贡献。

2022年11月29日,欧科云链发布了最新业绩公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集团收益约为1.82亿港元,勉强实现了扭亏为盈。得益于业务架构的优化,集团期内净利润约为3520万港元,相较去年同期亏损的2890万港元,可谓有了长足的进步。

从财报来看,欧科云链的业绩表现确实不俗。其中,数字资产自营投资业务实现收入7300万港元,占比高达约40%,成为公司的营收主力;技术服务也取得不俗成绩,实现收入约2300万港元,同比增长高达约1.7倍。而“借壳”前公司主营的地基工程+建筑废物处理业务,则逐渐被边缘化,占总营收比重下降至47.5%。

对于欧科云链当前的转型,业内专家安光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欧科云链围绕区块链,精心布局了一系列数据安全相关的产品体系,成功地将区块链、虚拟货币、数据安全、元宇宙等多个热门领域串联起来,形成了协同效应。更难能可贵的是,欧科云链已经在技术层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具体落实到产品上,欧科云链先后推出了OKLink区块链浏览器、链上天眼、链上大师等多款应用,形成了基于链上数据处理与应用的全链条产品矩阵。

有专家犀利指出,尽管欧科云链新板块中的收入大头来自数据资产的信托(即虚拟稳定币),技术输出方面的收入尚显微薄,但考虑到这一新兴领域的特殊性,仅仅是能够实现收入就已堪称不小的成就。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欧科云链的转型之路已是一片坦途。

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欧科云链所持有的重大数字资产包括9941.53万枚稳定币和1512枚比特币。回溯至2022年6月底的财报,当时其持有的数字资产为3289.82万枚稳定币、3516枚以太坊和171枚比特币,这三种资产占据了其总资产的41.2%。对比之下,不难发现,短短半年间,欧科云链所持比特币数量有了显著增长。

但值得一提的是,欧科云链目前的总市值仅为约15.84亿港元,与持有的大量数字资产相比,这一数字并不显得那么可观。更何况,众所周知,数字资产的价格波动极大,如同过山车一般,让人难以捉摸。

特别是进入2022年以来,行业内风险事件频发,诸如LUNA稳定币爆雷、FTX交易所破产等,给整个行业和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而比特币的价格更是一路下滑,跌破18000美元/枚大关,至今仍未见到止跌企稳的迹象。

显而易见,尽管当前中国区块链产业的落地步伐正在加快,但整个行业的商业逻辑仍然不够清晰,前路依旧充满变数。对于徐明星而言,选择更换赛道,无疑意味着未来的掘金之路将比之前在币圈时更为曲折坎坷。他需要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带领欧科云链寻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07

总的来说,他的人生轨迹可谓跌宕起伏。他试图以转型之姿重塑江湖地位,然而在这波诡云谲的行业中,每一步都伴随着质疑与争议。

此君野心勃勃,追求商业化之路却似有些急功近利,忽视了市场的莫测与风险。面对数字资产市场的惊涛骇浪,其决策之轻率与浮躁,令欧科云链多次身陷囹圄。

其魄力虽可嘉,然其冒险精神过于旺盛,难免令人担忧。在这区块链江湖,机遇与挑战并存,他若欲稳健前行,非得褪去浮躁,沉淀心智,方能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立足。

标签: 徐明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