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卫一真相:它为什么被称作“死星”?与“死星”到底有何渊源?

杂谈 198 0

被称作死星的土星的天然卫星土卫一,从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得到了它的这个的名字。取这个与之相称的昵称的原因是土卫一表面有大量的陨石坑,与从黑武士的残忍头脑中产生的宇宙空间站有着可怕的相似之处。

然而,抛开流行文化的参照,科学家们已经根据获得的关于土卫一的数据做了很多有趣的观察,其中有一些观察结果科学家们仍然不能解释。这些观察结果围绕土卫一似乎有一个空洞的中心变动着,但是土卫一的热成像又像吃豆人一样!让我们在一个更深的层次来深入理解这颗奇特的卫星吧。

土卫一真相:它为什么被称作“死星”?与“死星”到底有何渊源?

土卫一:一个概述

希腊神话中的米马斯

米马斯(Mimas,即土卫一)这个名字的灵感来源于希腊神话。神话中的米马斯是一个在泰坦巨人与奥林匹斯众神之战中,被战神杀死的巨人。实际上在他死后,据说他的双腿变成了蛇尾并且来寻求报复。

米马斯被希腊神话中著名预命名家的儿子约翰·赫歇尔命名,农神萨图努斯(Saturn,与土星为同一个单词)吞噬掉了他的孩子们,所以土星的前七颗卫星以这些被吞噬掉的孩子命名。

图解:死星-土卫一(照片编辑:NASA)

它也被国际天文联盟称为土星I,因为它比所有的天然卫星都更接近土星。

土卫一真相

这颗卫星的平均半径为198km,是土星最小、最深处的卫星之一。土卫一不是完美的球形,而更倾向于椭圆形(3D椭圆形)。有人推测在土卫一上除了其岩石星体外其他唯一的物质就是水和冰。它的轨道距土星的平均距离为186,000km,并且用大约22小时36分钟的时间去完成围绕土星的一个轨道的运行。土卫一表面的大部分已经被撞击坑完全覆盖,一些撞击坑的直径最大能达到40km。

死星和结冰的奥秘

事实上,土卫一拥有一个非常不寻常的头衔,那就是它的表面有比太阳系的其他任何天体更多的陨石坑。

图解:星球大战发射湾-死星的一个模型(照片编辑:Quarax 和维基共享资源)

尽管有个别直径非常大的陨石坑,那些出现在南极地带的陨石坑却非常小,宽度只有20km。这种直径的极端程度不变性表明南极地带经历了一些重大的重修变化。

土卫一和赫歇尔陨石坑

然而,关于土卫一最值得注意的是贯穿其大部分的、豁开的赫歇尔陨石坑。直径144km,这个环形山几乎覆盖了土卫一的三分之一的面积,而土卫一本身直径为396km。为了给大家一些直观的视角,在地球上与其百分比相同的陨石坑将会跨越4000km。科学家们认为,造成这次撞击的原因几乎摧毁了这颗卫星。

(照片编辑:NASA/维基共享资源)

在卡西尼号飞船执行任务期间,一张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制作的温度图显示了一个特殊的图案。热信号非常像吃豆人,是一个基本吞没赫歇尔陨石坑的形状。赫歇尔陨石坑周围的温度要低于土卫一较远的区域,陨石坑上只出现了稍微温暖的点。

另外一个关于土卫一的有趣的事实是这颗天然卫星的密度非常低。是的,抛开我们知道的疯狂的热信号,据估计,它的密度只有普通水的1.17倍。这使得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土卫一的大部分主要由水和冰构成,只有一小部分岩石。

图解:土卫二–土星的一个卫星

(照片编辑: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维基共享资源)

然而,吃豆人热信号存在的区域据说主要由岩石构成。 关于它的轨道,土卫一有一个略椭圆的轨道,这使得这颗星球在其中空洞的内部经历了加热的循环波。它比它的同伴天然卫星土卫二离土星更近。

那就是说,土卫二的南极地带有大量活跃的间歇喷泉,与土卫一坑坑洼洼、一成不变的表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差异导致了“土卫二测试”的诞生,它需要一个理论来解释土卫二的羽状物和土卫二的整个冰冻表面。

总之,土星的死星土卫一,笼罩在神秘和错综复杂之中,需要进一步的调查才能正确解释其古怪和模棱两可的本质。

参考资料

1.WJ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sciabc-橙摇光

NASA.gov

大学空间研究协会(链接1)

大学空间研究协会(链接2)

俄勒冈大学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标签: 死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