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现存的两个殖民地国家,宗主国:你们独立吧,两国:想得美

行业 160 0

殖民主义曾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政治现象,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历过被殖民的历史,如今独立自主是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这一点在国际社会中几乎已成为共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殖民地都已获得独立,并且在全球化的今天,应该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成为他国的附庸或殖民地

世界上现存的两个殖民地国家,宗主国:你们独立吧,两国:想得美

即便是领土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的梵蒂冈,也坚持维护其主权独立,因为只有掌握了自主权,一个国家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土地上的主人。

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当今世界,确实存在着两个特殊的地区,不仅没有追求独立的强烈愿望,甚至在面对宗主国提出的独立建议时,它们选择了拒绝

这两个地区便是波多黎各和法属圭亚那。为什么这两个国家不愿独立呢?他们不想要国家自主权吗?

波多黎各的殖民历程

波多黎各坐落在大安的列斯群岛的最东端,与委内瑞拉隔海相望,它拥有约9104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人口约365万人。作为美国的自治邦,波多黎各享有独特的地位,其居民均为美国公民,享有与美国本土居民类似的权利和自由。

波多黎各的历史源远流长,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在十九世纪末期,随着美国的迅速崛起,它也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战败,波多黎各的命运随之改变,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这一历史转折点,标志着波多黎各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转入美国的统治。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殖民地纷纷寻求独立。然而,在这一历史时刻,波多黎各却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选择。尽管拥有获得独立的条件和机会,波多黎各却坚决拒绝了独立,选择继续作为美国的一部分

法属圭亚那的殖民历程

法属圭亚那与巴西和苏里南接壤,向北延伸至大西洋。在广袤的南美洲版图上,法属圭亚那或许并不显眼,它的面积大约为8.3万平方公里,与中国的直辖市重庆相仿。这个地区人口稀少,仅有28.9万人居住在此。

尽管法属圭亚那是法国的一块海外领土,但它与法国本土之间相隔遥远,被6700多公里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所隔。这样的地理距离,不禁让人好奇,法属圭亚那是如何成为法国的殖民地的呢?

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大航海时代,当时的欧洲列强纷纷向新世界扩张。法国探险家和殖民者,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建立定居点。经过几个世纪的变迁,法属圭亚那逐渐成为法国在南美洲的永久性领土。

在1498年,当哥伦布的航船在第三次航海中抵达南美大陆,他在南美东北海岸线上发现了圭亚那,这片土地从此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

随着15世纪末期的到来,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列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富饶的土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到了17世纪初期,圭亚那地区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成为英国、法国和荷兰的殖民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英属圭亚那和荷属圭亚那分别在1966年和1975年宣布独立,分别成为了今天的圭亚那和苏里南

然而,法属圭亚那却与众不同,它并未跟随邻国的脚步走向独立。甚至在2010年,当地居民通过全民公投的方式,明确表达了他们反对自治,坚决地选择了维持现状。

美国殖民统治下的治理措施

波多黎各,这座位于加勒比海的岛屿,虽然自然资源有限,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但它在美国的海外领土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尽管波多黎各有时被视为经济负担,但它对美国而言并非毫无价值。波多黎各丰富的文化、历史以及其战略位置,都是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所在。

历史上,美国曾多次提出让波多黎各独立,尝试以各种方式表达这一意愿,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提议。然而,波多黎各不仅没有被这些提议所动摇,反而表现出了更强烈的意愿,希望成为美国的一个州,更紧密地融入美国的政治体系。

面对波多黎各的坚持,美国显得有些无奈。为了解决这一复杂的政治地位问题,美国创造了“美属自治邦”的概念,并将其赋予波多黎各。

不过,波多黎各的公民虽然拥有美国身份,但在选举权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在美国政治体系中,他们并不享有完整的投票权,这在某些人眼中可能被视为一种"二等公民"的状态。然而,波多黎各人民对此似乎并不介意,他们更看重的是实际获得的利益和生活质量。

波多黎各人民享受着美国提供的广泛福利和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这些福利包括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此外,他们还享有一项特别的优势:不需要向美国联邦政府缴纳所得税。

这种税收优惠,加上其他经济利益,使得波多黎各的人均GDP高达3.29万美元,这一数字接近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和韩国。

波多黎各的繁荣和高生活水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美国的关系。这种依附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得波多黎各人民更加珍视与美国的关系,而不是追求政治上的完全独立。他们认识到,保持与美国的特殊联系,能够为他们带来稳定和繁荣,这是独立可能无法立即提供的。

美国对波多黎各的治理采取了军政府形式,随后转变为文官控制。美国在波多黎各建立了学校、公路、铁路、医院等基础设施,并赋予波多黎各人美国公民身份,但外交、国防等重要部门仍由美国控制。

因此,波多黎各的经济困境、高失业率以及政治权利受限等问题,使得其对独立持有复杂态度。一方面,波多黎各人享有美国公民的某些权益,另一方面,他们又受限于美国的政治控制。

多次公投显示,波多黎各人对于成为美国一州的意愿较高,但也有一部分人支持维持现状或独立。

法国殖民统治下的治理措施

法国对法属圭亚那的治理则更为深入,1946年将其定为海外省,赋予当地居民法国公民的全部权益。法属圭亚那享有高度自治权,其公民在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拥有代表权,且享有欧盟公民的权益。

法属圭亚那作为法国的一部分,享有着与法国本土相同的公民权利和社会福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和自治权。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法属圭亚那在独立与维持现状之间,选择了后者。

法属圭亚那对独立的犹豫,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旦脱离法国,它将失去作为法国公民所享有的丰厚财政补贴。在缺乏工业基础和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法属圭亚那的人均GDP依然能够达到1.8万美元,这一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法国这个强大的后盾。

虽然对一些人来说,1.8万美元的人均GDP可能不算太高,但与邻国相比,这一数字就显得格外突出。苏里南和圭亚那的人均GDP仅为四五千美元,即便是南美洲经济较为发达的智利,其人均GDP也仅为1.6万美元。这样的对比揭示了法属圭亚那从法国获得的经济利益有多么巨大。

法属圭亚那的经济状况,如果没有法国的支持,可能会迅速陷入困境。一旦失去了法国这个强大的经济来源,法属圭亚那可能会再次沦为一个边缘化的国家,其现有的繁荣和稳定将不复存在。

因此,面对独立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经济衰退,法属圭亚那的居民自然会对独立持谨慎甚至反对的态度。

简而言之,法属圭亚那之所以不愿意独立,是因为它们清楚地认识到,与法国的紧密联系是其经济和社会福祉的重要保障。在权衡了独立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收益之后,法属圭亚那选择了继续作为法国的一部分,享受由此带来的稳定和繁荣。

此外,法属圭亚那在地理和政治上的战略价值,以及作为欧洲航天局的发射中心,也使得法国政府和当地居民都倾向于维持现状。

结语

波多黎各和法属圭亚那作为现存的殖民地,它们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现实构成了它们与宗主国紧密联系的复杂纽带。

尽管独立可能带来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自主权,但目前它们所享有的权益和福利,以及与宗主国的深厚联系,使得独立并非它们的首选。这两个地区的未来走向,将继续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

世界仅剩两个殖民地 ,主国多次求它独立 ,人家愣是不答应

全球最大的殖民地法属圭亚那,为何一直没独立?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世界上现存的最大殖民地——法属圭亚那,为何还不独立?

标签: 宗主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