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打20万,还杀了7万?中国与阿拉伯帝国的史诗大战是真的吗?

知识 203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2万打20万,还杀了7万?中国与阿拉伯帝国的史诗大战是真的吗?

文|邂逅芳曦

编辑|t

引言

怛罗斯,如今它安静的躺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区,1200多年前,如果没有那场著名的战役,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会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怛罗斯遗址)

很多人愿意梦回大唐,因为那是一段无上荣光的岁月,就连战争都充满了国际范儿,“怛罗斯之战“就是发生在唐王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一场遭遇战,在公元7世纪,这绝对算的上是一场顶尖对决,那么这场史诗般的大战,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阿拉伯帝国染指东方

当唐王朝刚刚初建的时候,中东地区,一个叫做穆罕默德的人来到了麦地那,它标志着伊斯兰教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穆罕默德)

公元661年,一个逊尼派政教合一的王朝诞生了,即倭马亚王朝,中国史书称之为“白衣大食”,大约1个世纪后,什叶派穆斯林联合阿布.阿拔斯,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建立了阿拉伯第二帝国,即阿拔斯王朝,中国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

公元750年,也就是阿拔斯王朝建国的这一年,中国正是唐玄宗当政时期,这一年,唐四镇都知兵马史高仙芝,刚刚剿灭了位于中亚地区的一个小国石国,并对石国进行了屠城和劫掠。

(高仙芝)

这件事情,对于唐在西域诸国中的影响极为恶劣,更要命的是,一位石国的王子劫后余生,居然侥幸逃脱了,紧跟着他便游走于各个国家,控诉高仙芝的倒行逆施,并把矛头直指唐王朝。

摄于大唐的影响力,很多西域国家虽然义愤填膺,但多数都是敢怒不敢言,没有办法,石国王子只能寄希望于另一个强大的国家,那就是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阿拔斯王朝。

对于大唐盛世的富庶,早在倭马亚时代,阿拉伯人就已经垂涎欲滴了,当时帝国的伊拉克-东方总督优素福,急切的渴望将势力范围扩展至遥远的东方,他许诺手下的两位将领,谁先攻入长安,谁就做中国的总督,这像不像当年的项羽与刘邦?

(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取代倭马亚后,阿拉伯帝国东进的脚步并没有减慢,恰好此时,石国的灭亡为阿拉伯人提供了染指东方的机会,他们决定进兵大唐。

二、高仙芝千里突袭,怛罗斯之战一触即发

高仙芝首先获得了“黑衣大食”即将参战的消息,说实话,对于这个远在西方的阿拉伯帝国,除了知道他们崇尚黑色意外,高仙芝也是知之甚少,更不知道他们具有同样强悍的战斗力,所以他也迅速做出了决定。

高仙芝认为要抢在阿拉伯人的前面发起攻击,所谓兵贵神速,他决定先发制人,采用自己惯常的长途奔袭的策略,以期一举歼灭图谋不轨的阿拉伯人,这样也可以将他们赶出大唐在西域地区固有的势力范围。

(怛罗斯之战行军图)

就这样,公元751年4月,高仙芝率精兵2万,又征调了4万拔汗那国和葛逻禄部落的士兵,合计共6万余人,以李嗣业、段秀实等人为别将,从安息出发,浩浩荡荡杀奔怛罗斯而来。

现代战争打的是信息战,古代也是一样,正当高仙芝的人马尚在集结之时,早有情报人员把唐朝的进军计划传回了巴士拉,总督艾布.穆斯林随即下令赛义德将军,立刻率军增援怛罗斯,如此再加上原有的驻军及雇佣军,阿拉伯人在怛罗斯的兵力已达20万人。

对此,高仙芝当然无法知晓,依大唐编制,安息四镇共辖兵力2万4千人,可以说高仙芝此役已经是倾巢而出了,势在必得的决心非常明显,但他也没有想到,阿拉伯人会投入这么大的兵力。

(唐军士兵)

7月份,当唐军到达怛罗斯时,阿拉伯人已经先期做好的防范,一切守城的军事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实际上,高仙芝已经失去了先敌制胜的机会,再加上兵力对比上的巨大劣势,这场世纪大战还没有开始,结局似乎就已经注定了。

三、葛逻禄临阵倒戈,高仙芝大败退回安西

高仙芝毕竟是一代名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和自信还是有的,一到怛罗斯,他便下令开始攻城,但他立刻就发现了,阿拉伯人的战斗力远非小勃律、石国这些国家可比,甚至不亚于昔日的突厥。

就这样连续5日的攻城,没有丝毫的进展,但阿拉伯人也没有找到击退高仙芝的办法,双方的博弈变成了一场拉锯战,这对于远道而来的唐军显然更为不利,他们所带来的给养已经所剩无几了。

(怛罗斯之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行军打仗亘古不变的硬道理,唐军的处境越来越危险,而在第六天,阿拉伯人的援军也全部到位了,最后的决战在怛罗斯河的两岸拉开了,他们谁都不知,这将是载入史册的一场史诗级战役。

战斗一开始,虽然双方兵力悬殊,但高仙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更高一些的,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基本上也算是势均力敌。

关键的时刻,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整个战局,葛逻禄部落倒戈了。

(葛逻禄部落倒戈)

他们摄于阿拉伯人的强大实力,担心人数占劣势的唐军无法取胜,便临时决定反水了,这样一来,高仙芝陷入了阿、葛两军的夹攻之中,再有战斗力也无力回天了

很快唐军就败了下来,2万名唐军几乎全军覆没,撤退途中到处尸横遍地,还遇到了溃败下来的拔汗那士兵,一样是溃不成军。

最后,还是李嗣业、段秀实二将保着高仙芝,带着仅存的数千士卒返回了安西都护府,这场惊世骇俗的“怛罗斯之战”,也以大唐的完败而告终。

(唐军损失惨重)

结语

“怛罗斯之战”记载于《资治通鉴.卷216》,虽然高仙芝最后大败而归,但以2万唐军面对20万阿拉伯人,仍斩敌7万余人,这一战使得阿拔斯王朝也认识到了唐军的战斗力,以后没再敢轻易的犯境。

(唐与西域被隔断)

第二年,安西唐军在驻守安西各地的情况下,还能分兵远征大胜吐蕃。经过“怛罗斯之战”,明白唐军战力的恐怖,随后立即派人求和于唐朝。也说明阿拉伯人虽然在怛罗斯之战胜利,但是也损失重大,不敢再招惹唐军。

参考资料:

王觉仁.大唐兴亡三百年. 7[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标签: 阿拉伯帝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