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连台本戏《七侠五义》完成全本复排,每个演员都有绝活

知识 128 0

阔别上本演出整六年,海派连台本戏《七侠五义》下本8月5日-6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正式首演。曾经在上个世纪几度风靡上海滩的海派京剧经典保留剧目,得以全貌重现舞台。此次的下本是在上本首演六年后再度复排演出,集中了上海京剧院新一代实力演员,不仅重现了设计精妙的机关布景,也展现了一众演员文武兼备的各种绝活。

相比上本,下本的出场人物更多,群戏跌宕起伏,有令人应接不暇的大段惊险武戏,也不乏展示江湖生活情趣的文戏。此次的两场演出,引来现场观众不断叫好和喝彩,也是近来难得的火爆热烈现场。

海派连台本戏《七侠五义》完成全本复排,每个演员都有绝活

白玉堂(左)和颜查散(右)

历经半个多世纪再度完成全本复排

《七侠五义》改编自长篇古典小说《三侠五义》,1957年首演后风靡上海滩,头本一连演了三个季度。到了上世纪80年代再演时依轰动申城,演满100场,戏迷站满了天蟾逸夫舞台四周的福州路、云南路、汕头路,它成为了上京的海派经典保留剧目一票难求。1980以后重新恢复上演一、二本,仍然备受欢迎。

2017年11月,上京将暌违舞台60年的连台本戏《七侠五义》(上本)再次搬上舞台,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更不时有老戏迷“催更”。2022年底,剧院再次组建强大的创作团队创排下本,历经延期、再开排,《七侠五义》(下本)终于在这个夏天与观众见面。

《七侠五义》下本的剧情紧接上本,剧中的“五鼠”与新出场的巡按颜查散以及沈仲元、智化、艾虎等侠客与襄阳王为首的反派阵营展开激烈的正邪较量。

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悉数上阵各展绝活

这一本的演员阵容十分强大,几乎集中了上海京剧院青年一代最有影响力的众多实力演员。导演陈金山是80年代《七侠五义》剧组的主创,也是2017年首演的《七侠五义》(上本)的导演,他视该剧为“宝藏剧目”,“连台本戏能鲜明体现海派京剧的特点,我们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和当代审美,争取每场戏都独具看点。希望上京这一批青年人才把绝活都亮出来,延续剧目在当代的保留和观赏价值,在新一代观众面前重焕光彩。”

剧中文武双全的武林侠客白玉堂由青年武生演员郝帅扮演,这也圆了他儿时的梦。剧中的白玉堂不仅有繁重的武戏技巧,还有特别设计的唱段考验。他在剧中将边唱边舞,结合三探冲霄楼的情节先后展示茹派、盖派两套动静结合的“走边”以及惊险的群戏打斗,他还自己参与设计了几段精彩“枪花”进一步凸显人物武艺超群的形象,结合自身条件的优势,呈现刚柔并济的效果。

由武丑郝杰饰演的蒋平不仅有吃重的文戏场面“旅店会兄”,展示扎实的念白功力,“寒泉捞印”一场更有三张桌高度的“下高”,尤其是水底与恶蛟缠斗的舞蹈极具韵律感,丰富融入了大量武丑技巧,在最后一场群武戏中还将灵活运用鲜少亮相舞台的兵器“峨眉刺”。

武旦冯蕴饰演的反派邓丽姑诡计多端、身形矫健,有踢枪等一系列精彩出手展示。花旦杨扬突破行当界限饰演了泼辣爽朗的七奶奶,“吃鱼结义”一场的大段念白十分考验角色驾驭能力。

作为海派连台本戏,《七侠五义》不仅有气势恢宏的群武戏,文戏的唱腔设计亦别具一格,唱腔整理金国贤也是80年代就参与创作的资深主创,他力求“守正创新”。全剧唱腔结合每个人物心理活动进行创作,特别为马叟、马铨父子编排了具有麒派特色的唱腔,唱词不多,极具感染力。以展示武戏技巧为主的白玉堂也有流水板、快板、散板组成的个性唱段。

剧中颜查散饰演者傅希如首次尝试在上一版基础上整理个人全部唱腔,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他曾在上本中饰演白玉堂,此次在下本中饰演儒雅稳重的巡按颜查散,这个角色以展示文戏唱功为主,角色唱段涵盖西皮的原板、快板、导板等多种板式、调式。

复古“机关布景”再现海派连台本戏特色

除了演员们各展绝活让人目不暇接,《七侠五义》一大看点是展现了海派连台本戏的特点之一,各种设计精妙的舞台机关布景。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但这些复古的“机关布景”还是颇有看点,让观众现场体验武侠剧的奇妙。

考虑《七侠五义》全本连演,此次下本的舞美设计风格延续上本,在老版布景设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和新舞台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全剧出现十二个场景,设计了几处大型机关,诸如第六场邓丽姑刺杀颜查散,行辕窗口会使用道具机关出现“飞人”场面,引来观众一阵惊呼。

此外,“三探冲霄楼”是下本的核心剧情,每次各有不同的机关布局。初探冲霄楼时,白玉堂面对大型吊桥机关,有高难度身段展示。二探冲霄楼时,会触发一处石像隐秘机关。三探冲霄楼,出现襄阳王的八卦阵,舞台上会呈现移动交错重叠的镜面幻境效果,观众将跟着主角白玉堂一起步入迷局探险。此外,“蒋平捞印”一场中,多媒体影像展现暗流汹涌的寒泉水面特效,为观众营造水底激战的沉浸式体验,威亚技术也用以呈现蒋平捞到印后浮出水面的效果。

标签: 七侠五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