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皇后”王娡:没后台、没背景,全凭这2个技能走上人生巅峰

杂谈 149 0

《从农家女到皇后:王娡的传奇人生》

说起“王娡”,或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提及“汉武大帝”刘彻,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王娡,正是汉武帝的生母,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任皇后!作为一代帝王的母亲,王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二婚皇后”王娡:没后台、没背景,全凭这2个技能走上人生巅峰

在西汉初期,皇后的出身普遍不高,如高祖吕后、文帝薄太后、文帝窦皇后等,均来自卑微的家庭,王娡亦不例外。尽管出身平凡,王娡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她是史书记载中唯一一位以“二婚”身份进入宫廷,并最终逆袭成为皇后、皇太后的女子。此外,汉武帝能够登上皇位,她也功不可没。


有人贬损她说,她能助儿子登上皇位,主要是因为她具备显著的特质:冷酷、野心勃勃、敢于冒险。这些评价似乎并无不妥,毕竟王娡确实是历史长河中的“弄潮儿”,她既是强者,也是胜利者。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王娡所拥有的这一切,皆是她自己争取而来。


出身低微的王娡既无裙带关系,又无后台背景,仅凭几分姿色和自身的努力,从一个已婚的农家妇女,冒险进入深不可测、尔虞我诈的宫廷之中,最终凭借自己的能力跃升为皇后、皇太后,缔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王娡的成功,固然有运气的成分,但她敢于冒险、善于谋划,以及拥有高超的情商,才是她真正的致胜法宝。


那么,王娡究竟是如何从一个“二婚妇女”,一步步登上皇后之位的呢?此外,她的成功之道,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呢?


王娡之所以能从一个已婚的农家妇女,逆袭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后,主要得益于她的以下两个技能:


第一个技能:敢于冒险


王娡的母亲‘臧儿’,是西楚霸王项羽分封的诸侯“燕王臧荼”的亲孙女。虽然出身名门,但到臧儿成年时,臧家已家道中落。后来,臧儿嫁给一个平民为妻,生下一儿两女,长女便是王娡。然而,这段婚姻并未持续太久,丈夫英年早逝,臧儿又改嫁他人,生下了两个儿子。


对王娡来说,她的命运与大多数普通农家女子并无二致,成年后嫁为人妇,相夫教子,平淡地度过一生。因此,王娡刚成年时,便在母亲的主持下,嫁到了一户普通农家金王孙家里,不久后便生下了一个女儿。


有一天,臧儿找相士姚翁为自己的子女相面,姚翁告诉她:“王娡是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听到这话,臧儿激动不已,王娡也表示要全力以赴。于是,臧儿赶忙将女儿从金王孙家强行接回。


丈夫金王孙对此气愤不已,始终不肯与妻子王娡断绝关系,但王娡去意已决,无论他如何挽留,都无济于事。当然,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王娡这种“抛夫弃女”的行为,都是不值得提倡的。


王娡从丈夫家“解脱”出来后,母亲臧儿四处奔走、托关系,终于将她送进了皇宫。就这样,抛夫弃女、隐瞒婚史的王娡,顺利被选送至太子刘启的宫中,并获封“王美人”,从此开启了她的锦绣人生。


后来,王娡得宠后,也不忘提携她的妹妹,她向太子刘启夸赞她妹妹儿姁貌美如花,不久后,儿姁也进入了太子府。不得不说,王娡的这一系列操作,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一个已婚育有孩子的农家妇女,竟敢削尖脑袋往深宫里钻,这需要何等超凡的意志力、自信和冒险精神啊!首先,王娡在入宫前已是已婚妇女,而女人婚后往往会对家庭产生惯性,不会轻易舍弃现有的生活,但王娡却反其道而行之,毅然决然地放弃当下的生活,追求新生。


其次,王娡虽美貌动人,但后宫中从不缺美女,王娡入宫后,又能有几分胜算呢?要知道,当时的王娡已是生过孩子的女人,她不惜舍弃家庭进入皇宫,能否真的得到宠幸,从而过上富贵荣华的生活?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但敢于冒险的王娡,并未因此退缩,更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继续勇往直前。王娡这种“抛夫弃女”的行为,虽不值得提倡,但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气和胆识。


首先,她清楚自己渴望的是荣华富贵而非平淡的生活,为此她竭尽全力,努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其次,她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果断斩断与丈夫、女儿的情感,为自己的“理想”拼搏奋斗,并扫除一切障碍。


此外,她还懂得自我激励,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坚定信念,决不半途而废。所以,这便是王娡能成为一国之后的原因。她的成功,并非仅仅因为美貌,更多的是她身上那种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善于谋划的手段。


当然,这也是促使她走向人生巅峰的重要“技能”之一!


第二个技能:审时度势、左右逢源


作为一个毫无背景和后台的女人,要在尔虞我诈、风云变幻的后宫中生存,且要谋取一定的政治前途,实属不易,可谓“难如登天”。


对此,王娡也心知肚明,她明白,要在后宫立足,仅靠乖巧懂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所谋划。于是,王娡将自己精心打造成一个温柔贤惠的形象,审时度势、左右逢源,使自己和儿子在后宫的争斗中占据有利位置。


而要实现这一切,离不开她对各方关系的经营!首先,我们来看看王娡与汉景帝的关系经营。

王娡入宫后备受宠幸,为汉景帝接连生下三个女儿。在第四次怀孕时,王娡称自己梦到一轮太阳扑入怀中,她赶紧将此事告知汉景帝,汉景帝欣喜地说:“这是贵显的征兆啊!”


对此,《汉书》中有明确记载:“男方在身时,王夫人梦日入其怀,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贵征也。’未生而文帝崩,景帝极为,王夫人生男。”在古代,太阳常被喻为帝王,因此汉景帝才会如此高兴。


当然,这个梦的真实性有待商榷,这极有可能是王娡有意神化自己的儿子,以便在未来的储君争夺战中占据优势。事实证明,王娡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生下的儿子刘彻,便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汉武大帝。


仅从这一点来看,王娡就非常了不起,她懂得为儿子造势,牢牢抓住汉景帝喜好祥瑞的心理,投其所好,这样在日后确定储君时,她的儿子才更有可能胜出。


在王娡的精心策划下,既非嫡出又非长子的刘彻,逐渐从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


不久后,汉景帝决定将王娡的次女南宫公主远嫁匈奴和亲。一般人或许会认为王娡会为此大哭大闹,谁知她却异常冷静地表示:“为了国家,为了皇上,我支持皇上的决定。”


话音刚落,王娡便在汉景帝面前潸然泪下!王娡落泪,是因心疼女儿,但她对和亲一事表示理解,说明她识大体、顾大局,不会感情用事。


她的这一系列行为,与其他嫔妃形成了鲜明对比。正因如此,汉景帝对她愈发宠爱,这也为她日后成为皇后奠定了坚实基础。


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 154 年),“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的胞弟、梁王刘武在平叛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也在战争中夺取了大量珠宝、钱财。


梁王刘武是窦太后的幼子,自幼备受宠爱,窦太后常怂恿汉景帝立刘武为皇太弟。刘武本人也对皇太弟之位觊觎已久,常四处活动收买人心。


战乱平息后,刘武将夺得的大量金银珠宝赠予后宫嫔妃。嫔妃们喜笑颜开地戴上珠宝。


然而,当王娡拿到这些珍贵的金银珠宝时,却表现得不以为然。汉景帝见状,不解地问道:“宫里人人都珠光宝气的,你怎么不戴一点在身上?”


王娡笑着回答:“这些都是梁王送的,臣妾觉得戴之不妥,所以就没有戴!”汉景帝感慨道:“是啊,梁王劫了吴、楚的大营,得了不少珠宝,不上交国库就算了,还拿来收买人心。偌大个后宫,唯独你,算是个明白人。”


由此可见,王娡不仅识大体、顾大局,还会审时度势,洞察刘武的用心,巧妙地迎合了汉景帝对这位亲弟弟的防范心理。


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对话,但却将汉景帝的心思揣摩得淋漓尽致,这使她在丈夫心中的地位无形中又增添了几分。


这也使她在后宫的争宠中,始终占据着有利位置。


说完王娡与汉景帝的关系经营,我们再来谈谈王娡与窦太后的关系经营。


在后宫中,王娡对窦太后孝顺有加,犹如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当时,窦太后因孙女南宫公主远嫁匈奴和亲而时常落泪,王娡便常去安慰,让窦太后宽心。


平定“七国之乱”期间,朝廷开支巨大,导致国库空虚。窦太后便主持了一场由后宫嫔妃参与的游戏,目的是为前线筹集资金。


对于后宫大多数嫔妃来说,她们入宫的目的就是享受荣华富贵,国家的命运与她们毫无关系,因此不愿捐款。


栗姬就曾直言:“我们哪里输得起啊,有钱也不能乱花吧?”后来,栗姬在游戏中输了,极不情愿地捐出了一个小金钗。


反观王娡,她直接对窦太后说:“太后,我运气不好,不赌了,我把玉镯、金簪都捐了吧!”窦太后听后,对王娡的慷慨大方赞不绝口。


同样是捐款,栗姬的被动与王娡的主动形成了鲜明对比。王娡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看清了窦太后为前线筹款的意图,于是用大方的行动迎合窦太后的心愿,展现出自己识大体、顾大局的气度。


这样一来,王娡不仅给窦太后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自己的未来铺平了道路。


除了与窦太后的关系经营,王娡与馆陶长公主的关系经营也值得一提。


馆陶公主‘刘嫖’是窦太后的长女。窦太后早年失明,大儿子刘启忙于政务,小儿子刘武远在梁国,因此身边最亲近的人便是馆陶公主刘嫖。

窦太后对这个女儿极为宠爱,而刘嫖也经常给汉景帝敬献美女,因此汉景帝对她也十分纵容。


在母亲的宠爱和弟弟的纵容下,刘嫖在宫中自由出入,是当时后宫中最活跃的“活动家”,也是汉宫不可忽视的人物。


尽管刘嫖有私心,也做过一些出格的事,但她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当时是不容忽视的,有时甚至能左右国家大事的决策。


因此,王娡要想占据后宫之主的位置,就必须与她搞好关系。


我们知道,汉景帝即位后,薄皇后无子且不受宠,很快便被废黜。后位空虚之际,汉景帝立栗姬之子刘荣为太子,却迟迟不立栗姬为皇后。


刘荣被立为太子后,馆陶公主刘嫖想将自己的女儿陈氏许配给刘荣为太子妃,但因她常向汉景帝敬献美女而与栗姬结怨,故而遭到栗姬拒绝。


馆陶公主恼羞成怒,于是将目光转向了王娡。王娡深知她的意图,当即表示愿与馆陶公主结为儿女亲家,同意让陈氏与自己的儿子刘彻订婚。


这样一来,王娡便与馆陶公主结成了政治利益同盟。之后,在她们的共同作用下,汉景帝前元七年,太子刘荣被废,栗姬也抑郁而终。


汉景帝认为刘彻德才兼备,又有梦日入怀的祥瑞之兆,对他极为宠爱。汉景帝前元七年四月,王娡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她被正式册立为大汉帝国的皇后,十二天后,她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


其实,在整个后位争夺战中,栗姬原本是最具竞争力的选手,毕竟她的儿子刘荣已被立为太子,母以子贵的她,登上皇后之位是迟早的事。


但她在后宫中表现得咄咄逼人、恃宠而骄,不仅激怒了馆陶公主,还断送了自己和儿子刘荣的前程。


王娡则恰恰相反,在后位争夺战中,她敢于冒险,善于谋划,善于经营管理各方关系,最终将自己一步步推向皇后的宝座。


回顾王娡的成功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王娡能从一个普通的已婚农家妇女,摇身一变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后,走向人生巅峰,靠的不仅仅是美貌和运气,更多的是她“高情商下的经营”。


首先,王娡敢于跳出舒适圈,努力追求新的人生。当然,我们并非鼓励大家都像她一样“抛夫弃子”,而是要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大胆追求自己的理想。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遭遇失败,但不尝试又怎知自己不行呢?王娡在入宫前,也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她也是通过不断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所以,要想成功,实现理想,最重要的是敢于迈出当下的圈子,然后坚持不懈地奋斗。


其次,跳出舒适圈后,也不一定能成功,即使全力以赴,也可能会失败。因此,在努力的过程中,要找到正确的方法,不断充实和培养自己的优势,创造机会,最终取得胜利。


自知出身低微的王娡,通过妥善经营与汉景帝、窦太后、馆陶公主等的关系,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她抓住机会,一举击败竞争对手栗姬,最终成功夺得后位。

标签: 王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