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禁底特律,猎杀东京湾,日本汽车产业神话的崛起与破灭

热点 147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囚禁底特律,猎杀东京湾,日本汽车产业神话的崛起与破灭

文|光之翼

编辑|t

引言

120年前,一个叫吉田真太郎的日本人在东京创办了日本首个汽车制造厂,日产汽车的神话正式开篇。

120年后,日本汽车出口量被中国超越,日本汽车产业神话正式破灭。

曾经日本也是一个贫穷封闭的国家,黑船开进东京湾,美国人打开了日本国门,当时的日本街头,处处可见美国汽车。后来日本汽车开始崛起,将美国车赶出东京湾,甚至反攻到了美国汽车大本营底特律。成为全球汽车中的佼佼者。

由兴盛逐步转向衰落乃至凋亡,日本汽车在一百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20世纪的日本车)

一、美国车也曾风靡日本

吉田真太郎当年的汽车制造厂,仅仅是日本汽车产业的起点,彼时还是1904年,东京街头巷尾更多的还是以畜力车和人力车为主。

在接下来近20年的时间里,日本本土的汽车品牌并无长足发展,同时进口汽车似乎也不被当时的日本社会看好,汽车对彼时的日本人而言,还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改变来自于1923年的那场大地震,关东大地震里氏8.1级,导致了15万人死亡。震后救灾,汽车在运输人员和物资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日本由此也明白了汽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日本和汽车这两个词,算是正式有了联系。

(福特上个世纪的生产线)

因为当年黑船开进东京湾,日本与欧洲等国商贸往来加深。地震发生两年后,太平洋彼岸的福特公司,开始量产在后来风靡世界的T型汽车。飘洋过海来到东京的不光是福特崭新的汽车,还有技术和更先进的造车理念。

福特来了,通用和克莱斯勒也将组装厂建到了日本。流水线生产已经成熟,汽车的绝大部分零件只需在美国生产,再运到日本组装即可销售。

接下来的10年,既是美国车占领日本市场的兴盛时期,也是日本汽车观念不断深入和普及化的时期。

到上世纪30年代,日本已是美国三大汽车商的市场。仅1934年一年,福特和通用在日本的汽车销量就达到了惊人的35000辆。同一年,日本国产车只卖出了几百辆。

(福特T型车)

这种由外国车把持市场的局面,像极了半个多世纪后的中国汽车市场。彼时日本政府为了扭转这一趋势,遂通过补贴以及设置壁垒等方式来扶持国产汽车。

1936年,《汽车制造事业法》颁行,明确禁止外国汽车品牌进入日本市场,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随后也只能像涨落的潮水那般退却。

该法案颁布的第二年,那个叫丰田的汽车公司成立了。为了快速拿下市场,日本政府和车企两方采用了“组合拳”。

丰田在内的一众汽车企业,起步之初以模仿国外成熟汽车产品为主。丰田彼时生产的两款轿车SA和AA型,仿照的便是大众和克莱斯勒旗下的产品。日本政府为推广本国品牌,做法更是简单粗暴——财政补贴。按照彼时政府的规定,生产制造、销售购买、维修保养三个方面,都会对国产车进行补贴。

(美国汽车进入日本的第一站 东京湾)

企业每生产一辆本土品牌的汽车可获得1000日元,消费者购买国产车可获得1500日元,汽车维修保养,每年还有500日元补助。

当时,福特汽车的零售价为2200日元,和日本国产车比起来,后者在政府强力的补贴政策下,相当于是白送给公众的。福特等外国车企自然无法和日本政府的补贴相抗衡,很快就被挤出了市场。

电视剧《潜伏》里,余则成到上海刺杀叛徒李海峰,最后暴露正是因为一辆极其显眼的汽车。汪伪政府调查人员在案发现场发现了一辆道奇车,这种典型的美国车,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以及日占区近乎绝迹。

日本自上世纪30年代起,开始对外侵略扩张,汽车在对外侵略的战争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此之前,日本的汽车市场却由美国车企把持,这也正是日本政府非常害怕的地方。

(美国汽车)

所以说,日本政府当年不计成本的驱逐外国车企,事实上也跟对外侵略,不想让汽车工业把持在外国人手里有关。

也因此到了上世纪40年代,美国车几乎在日本这边绝迹。偶尔有一辆,那也是万花丛中一点绿,看起来极其显眼。余则成开着这样的“显眼包”去刺杀叛徒,案发后自然很容易被查到。

二战期间,日本虽然被美国揍得鼻青脸肿,但是在战后,日本汽车市场并没有迎接美国车,相反变得更加独立。

(20世纪日本造卡车)

二、40万辆到400万辆的跨越

战后,日本政府明确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几大支柱产业,分别是钢铁、机械制造、汽车、通讯技术。还在1952年,彼时的通产省就颁布了《合理化促进法》,明确指出对于汽车等产业的扶持计划。

但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在当时一度不允许日本生产汽车,不管是轿车还是卡车,都只能从美国进口。

要不是1950年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的管制,丰田等一众车企就真的要死翘翘了。也正因为美国放松了监管,再加上日本的通产省一次次的想办法采取措施,才促使日本汽车产业很快又起死回生了。

通产省的推动下,日本随后对进口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实际上主要针对的是来自美国的大排量汽车。这一政策直接改变了日本人此后多年的用车习惯。

(丰田早期车型)

从1955年开始,日本政府又开始普及家庭轿车,排量小于500cc,整车重量400公斤左右,百公里油耗3.3升,座位两到四座。

小型化的轿车,从此成为日本人的用车习惯,同时政府推动下,也为汽车的进一步普及打下了基础。

上世纪60年代,正是日本家庭轿车普及最快的时期,日本汽车的本土销量从40万辆,而后一步步跃升到了400万辆。

本土销量站稳脚跟后,日本车企又把目光逐渐转向了海外市场。而彼时的日本,正好赶上了最大的机遇。

(石油危机期间,马里兰州一加油站外排起了长队)

以丰田为例,他们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曾试图进入美国市场。然而彼时推出的第一款车型,仅仅卖出去几百辆。外观和内饰等问题都是次要的,主要因素是彼时的美国人习惯了大排量汽车。日本车不被看好的趋势,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

危机爆发前的油价,每桶低于4美元,不到10年的时间,油价从原来的个位数,飙升到每桶近40美元。正是这种本质上的变化,意外的让小排量的日本车有了出头之日。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车在美国以及欧洲市场突飞猛进。到70年代末,汽车海外出口规模猛增31%。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系车,美国车企倍感压力。上世纪80年代,日本通产省和美国签订了所谓的自我限制对美出口协议,根据这一为期15年的协议,每年由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数量有上限。

(小排量汽车是日本人的标配,这一理念很快又冲向全球市场)

为此,日本车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便逐步向海外扩产建厂。从规模上看,由日本本土走出去的车企,无论是北美还是欧洲市场,产销量此后也在迅速增加。

以1985、1994、1996、1998年的数据来看,北美的日本汽车产能分别为40万辆、240万辆、260万辆、290万辆。欧洲地区的产能分别是10万辆、50万辆、80万辆、110万辆。

很显然,即使西方车企不愿意,西方政府在当时采取一系列措施,还是阻挡不了日系车向外扩张的步伐。像本田在美国的工厂1982年就建立了,接下来两年,日产和丰田也分别在美国建厂。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仅半个世纪,日本汽车产业就从被美国吊打,到后来逐渐崛起,反攻东京湾,将外国车赶出日本,甚至在美国大肆建厂,囚禁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日产车开始在全球舞台大放异彩。

(汽车之城)

有意思的是,虽然日本汽车成功占据了海外市场,但国内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却逐步下降了。

四、经济泡沫国内市场萎缩

日本汽车行业肯定十分怀念1990年,这一年日本汽车在国内的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了1349万辆和778万辆。

这一极高的销量,也是日本汽车在国内市场的转折点,此后产销逐年下滑,市场也越来越疲软。

(虽然经济泡沫后销量下跌,但日本国内始终是自家品牌天下)

到1996年,日本家用汽车的销量只有467万辆,两年后又进一步萎缩到409万辆。同一时期,商用车销量也在持续下跌,由高峰时的241万辆,下跌到了179万辆。

经济泡沫破裂叠加人口老龄化,再加上产业结构等一系列不利因素,都使得日本国内汽车产业陷入了持续的低迷状态。

进入21世纪后,虽然日本国内的汽车市场有所回暖,但产销规模还是无法达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高度。幸而还有国外市场撑着,也因此日本汽车近20多年来的发展,主要也是靠外销贡献的。

时至今日,日本当年兴盛一时的家电和半导体产业也都不复存在,唯一留下的也就只剩汽车产业了。当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新的转型和洗牌时,日本汽车行业却有些不知所措。

(汽车产业成为日本唯一的支柱)

五、体型庞大,转型艰难

到2023年,日本汽车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工业产值比重更是达到了40%到50%。

如此大的比重下,围绕汽车制造的一系列企业更是遍及全国。78家与汽车制造相关的工厂,分布在22个都道府县,从业人员加起来超过了550万。

产业都围绕传统燃油车展开,新能源汽车在日本自然就成了“禁绝产品”。以2023年的数据为例,全世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1360万辆,纯电动车销量为950万辆。然而在日本,去年纯电动车的销量仅有两万多辆。

此前,日本的一个汽车从业人员坦言,不是日本不想转型,而是百年来积累的经验全都在燃油车领域。一旦转型不仅涉及到汽车行业,还涉及到数百万个家庭的生计问题。

(日本汽车百年兴衰,未来不可知)

丰田章男此前也多次强调,日本车企未来转型,承受不了失业代价。到2030年,如果日本政府推动以电动汽车为主的产业转型,日本将会失去至少550万个岗位,以及800多万辆的汽车产能。

多年来汽车产业和经济发展深度绑定,现在面临技术上的变革,单一的行业问题,就变成了很复杂的社会问题。

未来日本政府和汽车企业会如何选择,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尤其当我国的汽车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时,日本汽车能否在新市场拥有一席之地,目前看来也成了最大的未知。

百年兴衰变化,产业更迭不停。日本人此前在汽车产业上孤注一掷,如今迎来转型的艰难,一切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参考资料:

[1]吴启金.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国机电工业 06(2003):54-56.

[2]苏海河.日本汽车业转型新战略.经济 .17(2017):50-51.

[3]中国汽车的一面镜子:日本汽车的起源、转折与强盛.界面新闻,2020-08-05

[4]出口量跃居全球第一,中国汽车未来如何持续走稳走好?.人民日报,2024-02-02


标签: 底特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