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梁

知识 182 0

上午在办公楼楼道一个不到2平米的小工具间里,看到一个年龄比我稍小的一个中年人在铲墙。应该是大楼物业请的工人。浓浓的白色的尘雾从那扇开着的门溢出。我看到他满头汗,并且没有戴口罩。于是提醒他:“你这不戴口罩不行啊,那粉尘吸到肺里去多不好啊!”他讪讪地说:“没有。”那一刻,我内心深深地被一种叫做“心疼”的东西击中了。我看着这个不知道是谁的父亲的人,我看到了他用生命在为妻儿奋斗,在为抚养子女、赡养老人而努力着。没有任何的怜悯,只有纯粹意义上的心疼,替他的孩子、他的妻子、他的父母心疼他。

我反身回办公室给他取了一个,他边戴便向我道谢。我说:“以后这种活儿,你可以先给墙上潲些水,湿了以后就不会那么扬灰了。至少也要戴着口罩。”他连说:“好好好。”我怕他这个口罩坏了舍不得买新的,又回办公室给他拿了一大把,用塑料袋装好递给他。他的眼神、他的装束让我想起中学时,为了供养我们上学,爸爸以五十多岁的年纪到砖窑上去和那帮小伙子一起干最苦最重最烫的活儿,即使是在三伏天。

脊梁

知道这件事是个周日,我回家背馒头。听妈妈说爸爸到后傅村的砖瓦窑上去干活了。我一直没有忍心去现场看过他在那样的大夏天以最大的年龄和那些小伙子一起出入滚烫的砖窑。但我知道,出砖的时候,眼睛是能看见里面的砖还是火红的。妈妈说的时候,我内心充满着对爸爸疼爱和崇敬。

犹如眼前这个中年人一样,爸爸也是一个实干而坚定的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累什么是苦。聊天时很少向我们诉苦,他总是叙说着在外面干活时和大家一起嬉闹的开心,说着他们遇到怎样有趣的事和人。即使说到外面的艰难,也从来都是“做事都难,想做好就更难,但只要一直做,总会能解决。”

其实,不仅仅我的父亲,我小的时候,放学、放假以后,都会和大人们一起干农活。他们在一起于困苦中绽放出的欢乐,在艰难生活条件下体力极大付出后仍然能保持乐观和对生活的信心的态度,一直深深地感染着我。他们坚守的勤劳、节俭、善良、不屑丑恶丑陋行为的品质在言谈举止中都是自然流露,并且身体力行。他们经常会说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好了,并且举一大堆例子来佐证,很少能听到他们的抱怨。我至今在处理生活和工作中困难时,仍然能经常想起和他们在一起劳作时的场景。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朴实,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刻在我们民族基因里的文化——坚韧、勤劳、善良、坚守自己的道德体系。他们是一个一个的个体组合出的群像。他们用黝黑的脊梁撑起一个个家庭的天,也撑起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延续和壮大,是我们五千年文明从未中断的最基础力量。

我心疼着眼前这个男人,也心疼着我的父辈们,但我更多的是对他们的敬重,正是这一张张朴实的面庞,一个个坚韧的劳动者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标签: 脊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