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烂片:《花木兰》

知识 189 0

先说结论:


年度烂片:《花木兰》

真人版《花木兰》是一个笑话。



一个从台前到幕后都显得可笑的笑话,是一个重金打造却处处显得业余的笑话。当然,这个笑话并不好笑。


烂番茄观众新鲜度54%,



Metacritic评分68,


IMDB评分5.6,


豆瓣评分4.8。


看数据就知道,几乎在每一个评分网站上都是不及格的。有目共睹、众望所归,本年度烂片之王,《花木兰》绝对是有竞争者之一。


幕后显得可笑在于迪士尼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发行策略。


因为全球疫情的影响,真人版《花木兰》的上映日期一推再推,最后取消上映。在部分地区选择通过迪士尼+线上放映,部分地区选择院线上映。


这一方面是疫情当前的无奈选择,另一方面也是迪士尼尝试线上发行的改革之举,这背后带来很多产业上的思考其实也值得一谈,但就不在这展开了。



但是问题是,中国大陆作为本片最大的受众市场,上映日期(9.11)竟然还比北美线上上映(9.4)晚了一周,而且就连正式海报都做得这么敷衍,这就很难理解了。难道迪士尼对中国的国情还不够了解吗?难道迪士尼真的不想要这块蛋糕了吗?


《花木兰》国内上映正式海报


这种对中国的不了解也体现在电影本身上。所以才说台前也显得可笑。


首先是人物和剧情上的可笑。


每一个优秀的剧作、小说,人物都是有自己的个性的,从来不是剧情带着人物走,而是人物自由发挥创造出情节。


而《花木兰》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是工具人,剧情需要什么样的人物,就给你安排一个。


李连杰饰演的皇帝,一副阴险狡诈、小人得志的样子,看起来就是个昏君,颇有几分当年傅满洲的意思,但没想到还是个挺好的皇帝。


作为一个皇帝分分钟答应对方可汗的决斗要求,这是误把中国皇帝当做中世纪领主了吧,更何况这场决斗还没打起来。


李连杰


甄子丹饰演的童将军,除了在训练场上刷了几下拳脚剑套路、跟木兰说了句想把女儿嫁给她、最后在替木兰开开路之外,似乎毫无建树。


甄子丹


根本想不明白,迪士尼何苦花重金找了两个这么能打的来演这种花架子角色,


也想不明白李连杰、甄子丹何苦去好莱坞演这种固化中国人形象的角色。


至于反派们,更是处理得简单粗暴。


坏人就是坏人,一眼就是坏人,低幼而且蹩脚。


最典型的就是巩俐饰演的那个女巫。她上天入地,武功高强,几乎无所不能。


巩俐


但仅仅因为“人们觉得她是女巫,不接受她”,就甘愿成为可汗的走狗,过着天天被人羞辱的生活。更何况这个可汗是她自己抬抬手就能捏死的角色。



而且女巫最后舍身拯救木兰也显得过于仓促,感受不到任何心理上的转变,好像是仅仅聊了几句“我们都是女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之。


这根本就是叙事上的偷懒,硬是要让剧情能够走下去而已。


刘亦菲饰演的花木兰作为主角,同样也是如此。


几乎全程是同一个表情,从一个替父从军的小女孩到一个力挽狂澜的英雄,看不到任何情绪的变化,更别提人物的成长。



就连二十多年前的动画版《花木兰》都曾细致地塑造过木兰从柔弱的女扮男装形象,经过历练而成长的过程。


这一次,他们把木兰的核心设定为一个玄而又玄的名为“气”的东西。


这个设定给人一种硬要套东亚文化的违和感,还是那种半吊子水平的理解。


其实,这种“气”我们在很多武侠小说、电影、动漫中都见过。


有的叫内功,有的叫查克拉,有的叫真气,有的叫原力。


耳濡目染长大的我们,倒也不会觉得诧异或者排斥,反而可能是全世界所有观众中最好理解的。


刘亦菲


但关键在于——影片提了几句这个“气”,却又没有详细解释到底是怎么回事,气是怎么来的,能不能练,练好有什么用,甚至全片从头到尾隐喻可见的只有三个人能使用气:木兰、童将军、女巫。


其次,战斗场面也非常可笑。


当然,迪士尼的“潜规则”是,你不能真的展示暴力。


毕竟迪士尼的定位是全球合家欢电影。


但这版《花木兰》中的战斗场面真的就连当年的动画片也比不上。合家欢也要看几场精彩的动作戏啊。



电影开场,可汗带着自己的特种兵小分队,以几乎九十度的角度垂直走上了一堵城墙,几十个骑兵直接攻陷一座要塞。


有这么强的特种兵,天下早就是可汗的了。



接下来草原上两军对垒,丝毫看不出千军万马的气势,左翼骑兵冲锋的时候,冲出来的大概就七八个人,然后被人一一射死,既不浩大也不残酷。



最后皇宫外,主角木兰和大反派可汗最后一战,两人兵器相碰,互相角力之际,刘亦菲饰演的木兰一手就顶住剑刃,用力压了上去。


别人那个是刀,单刃的,你这是剑,双刃的,气再强,也不能这样“空手顶白刃”吧。


全片最可笑的是,“忠”、“勇”、“真”、“孝”这四个字。


作为一部为二十一世纪全球青少年观众准备的电影,竟然还在以喊口号的形式,大谈特谈这种虚幻的中国传统“美德”,更何况还表达得如此不伦不类。



忠诚、勇敢、诚实、孝顺,这当然是四个值得赞赏的人性之美。


但影片从头到尾根本没有告诉你什么是“忠”和“勇”,除了大喊口号之外。


在战场上丝毫感受不到将军尽忠,士兵尽勇。


而且又通过非常扭曲的方式告诉你什么是“真”和“孝”。


什么是真?木兰脱下自己的盔甲,披头散发地承认自己是女性,就是真了吗?



什么是孝?女孩通过结婚来给家庭带来荣誉,或是温顺地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替父从军、凯旋而归,这就是孝了吗?



这简直迂腐得不可思议。


至于为什么迪士尼这次会如此强调“孝”,原因也很好笑。


当年动画版《花木兰》在中国上映,票房惨淡。


随后迪士尼研究认为,这是因为动画版是一个个体通过努力寻找自我的故事,这与中国人重视家庭观念所不符。


所以这一次,真人版《花木兰》更加强调家庭和社区价值观。



但迪士尼没想到的是,那是二十年前的中国了。


今天的中国和当年的已然日新月异,今天的年轻人和当年的更是截然不同。


更何况对比二十多年前的动画版,真人版《花木兰》在多方面都是全面的倒退。


全片的感情线几乎为零。


把原本动画版中李翔将军的脚色一拆为二,原本是让人期待的。


说起来原因,其实也挺好笑的——因为席卷全球的me too运动,迪士尼认为李翔将军和木兰,将军和士兵,权力一上一下,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不可接受的。



但是拆开之后,甄子丹的童将军毫无存在,而跟木兰产生情愫的洪辉更是普通得像是个路人甲,就连名字都普通得像个路人甲。


他们之间的互动更是显得尴尬而肤浅。


更可惜的是,真人版《花木兰》把家族守护灵从木须龙硬生生改成了凤凰。



虽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确实代表女性,但凤凰代表的可不是一般的女性啊。


因为凤凰的存在,让我一度误以为最后木兰会嫁给皇帝成为皇后。


动画中的木须龙还有这调节全片情绪的喜感,而这只凤凰总在奇怪的时间点上出来然后飞来飞去,呆若木鸡,不知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至于同袍之情也被弱化到,只看到一堆形象单调的路人不断闪过。


虽然也不能说迪士尼没有诚意,他们为了照顾中国市场还是做了不少的努力。


主要角色都找了华裔演员来担任,李连杰、甄子丹,甚至还为木兰这个角色做了全球海选,最终才选择了刘亦菲。


导演最初也是考虑华裔的。


迪士尼最开始是想找李安来指导,但当时李安似乎忙着自己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宣传工作,所以婉拒了。


后来迪士尼还考虑过姜文,也没成功。


最终才选择了新西兰女性导演妮琪·卡罗,据说她还为这部电影研究了很久的中国文化。



甚至为了避免争议并保证能在中国上映,在咨询中国顾问的同时,迪士尼还请国内相关部门过目了剧本。


但不管迪士尼做了多少的努力,付出了多少的诚意,最终的效果还是令人非常失望的——真人版《花木兰》依旧是一盆左宗棠鸡,依旧是一个白人幻想中肤浅的奇幻中国。


目前豆瓣评分也仅仅4.8分,这或是迪士尼电影最差的一部,而刘亦菲这版《花木兰》也将成为2020年度烂片。

标签: 花木兰电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