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中国歼6但不给钱?中国曾七次追债无果,后来是什么结果呢?

杂谈 210 0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我国的军工产品在世界上是以“物美价廉”“皮实耐操”而著称,其中以巴基斯坦使用的“枭龙”尤为知名。

买了中国歼6但不给钱?中国曾七次追债无果,后来是什么结果呢?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被我国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六爷”的歼6,当初也曾经创造出了“出口畅销品”的佳绩。

不过,在众多购机国家中却也有“异类”,买了歼6却不给钱,我国七次追债没有结果。

那么,后来的结果怎么样了呢?

曾经叱咤风云的“六爷”

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和苏联等军事强国为首的国家都开始争相研究超音速战斗机。

先是美国的YF100在1954年正式服役,随后苏联的米格19也开始列装战斗序列,紧接着英国法国和瑞典都纷纷宣布拥有了超音速战斗机。

我国自然也想拥有先进的超音速战机,不过自主研发对当时我国来说又是谈何容易。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工业能力只能用“低下”来形容,甚至在开国大典时飞越天安门城楼上空的飞机,都是因为没有人能维修缴获飞机才不得不选择“飞两次”的方法来“凑数”。

在抗美援朝结束之后,一部分留洋海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纷纷回国,苏联又因为战略合作关系向我国提供了设备和相关专家的“援助”,那时候开始我国的工业水平才有所回升。

不过,尽管有苏联专家的帮助,但对于独立设计研发世界尖端科技的喷气式超音速飞机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当时我国空军的主力战机还是在抗美援朝后期购买和接受苏联援助的米格15系列亚音速战机,以及少量苏联已经停产的米格17。

为了能够尽快弥补和西方军力上的差距,当时中央军委只能考虑从苏联“寻求帮助”。

原本我国准备仿造苏联的米格17喷气式飞机,但当时苏联的相关生产线都已经停产改为生产米格19和更为先进的米格21,所以我国干脆“将计就计”,提出了引进米格19生产线的想法。

从1954年10月开始,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先后接到了代号为“东风101”和“东风103”的研制工作,两者先后根据米格17和米格19开始进行仿制。

不过,因为米格19要更为先进,所以在1958年首飞之后出现了质量和数据方面的问题,只能停飞、改造,在1963年才最终定型、交付空军。

与在1956年就已经投入量产的“歼5”喷气式战斗机相比,“歼6”两台发动机所提供的动力更大、速度更快,并且在23mm的航炮之外还能够搭载空对空导弹和空对地导弹,作战功能更加全面、打击能力也更强。

从1958年开始,为了迎合多种战斗要求,我国先后在歼6的基础上研制了截击机、高空截击机、夜间截击机、战术侦察机、教练机等多种机型,在陆军和海军部队中大量服役,成为了当时我国战斗机中的主力。

慕名而来的出口订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的格局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因为苏联意识形态的改变,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也出现了一些裂痕,其中阿尔巴尼亚就是坚定支持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阿尔巴尼亚也因此受到了“苏修”的压迫。

为此,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给予了大量的援助,其中就包括歼6和歼6教练机在内的战斗机。

尽管歼6在阿尔巴尼亚并没有取得出色的战绩,但是却让当时许多轻视中国的国家都对歼6引起了一定的重视。

真正让歼6扬名的,还是要“感谢”有美军支持的台湾。

1964年12月,台湾国民党部队驾驶美军提供的RF101潜入我国浙江上空,被我国的歼6在9700米高空超音速飞行的状态下击落,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首次超音速击落记录。

并且在其后的4年之内,歼6在我国领空上创造了对战美制战机22比0的战绩。

虽然这其中不乏国民党部队的“猪队友”操作,但是歼6在面对包括美制F104重型超音速战斗机和“鬼怪”F4重型战斗机在内的美国王牌战机,在性能方面丝毫不落下风。

而且还在援越抗美时在越南上空直接击落了美国人驾驶的战斗机,这不得不让西方各国刮目相看。

第一个向我国购买歼6的国家,是和印度已经发生过两次战争的巴基斯坦。

在看到我国歼6所取得的战绩之后,正在被美国实施“武器禁运”的巴基斯坦便考虑从我国进口一批飞机,以应对从数量上占据优势的印度空军。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时,印度信心满满,因为当时印度有包括米格21和苏7在内的战机625架,而巴基斯坦却只有285架,并且还是美国的亚音速战机和苏制战机“仿制品”的歼6。

然而,实际的战况却让印度和苏联都大跌眼镜。

在12月4日凌晨的战斗中,在巴基斯坦拉提夫少尉等人的操作下,歼6直接击落一架、击伤一架华约国主要机型苏7,而且还出现了当时仍然在英国担任主要机型的“猎人”超音速战斗机被歼6追上“撞毁”的情况。

可见,从1965年开始在我国接受歼6驾驶培训的巴基斯坦飞行员们,不仅学会了驾驶飞机,而且还学会了我国“空中拼刺刀”的牺牲精神。

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无论是高空截击、还是空中缠斗、亦或是在低空“狗斗”,歼6的表现都让人惊诧不已。

在战后不仅巴基斯坦继续大量购买歼6、增建维修流水线,其他的国家也开始考虑购入歼6,其中就有非洲的“不发达国家”小国索马里。

“那就换点东西吧”

索马里是一个非洲小国,1960年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宣布独立之后便一直保持着“动荡”。

1976年西亚德成为索马里民主共和国的新任总统之后,便与周边的埃塞俄比亚发生了“欧加登战争”。

急于增加空军实力的索马里到处寻找能够符合国情的“易操作、好维护”尤其是“价格低”的战斗机,而已经在桑尼亚、赞比亚以及苏丹空军大显身手的歼6就成为了首选。

1979年,索马里副总统访华时对我国表示了准备购买战机的意向。

当时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这样一笔武器订单不仅能够为我国带来一笔重要的外汇进账,更主要的是能够为我国在国际上赢得声望,所以当时马上就引起了我国外交部的重视。

在经过几轮考察之后,索马里方面表示准备购买我国26架歼6,我国也在价格和配套措施的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让步。

在中国航科技术公司的代表团到索马里进行考察之后,双方签订了军机购销合同。

然而,这个合同的推行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原来,我国在交付了4架首批战机之后,索马里却开始“赖账”,用各种理由拖欠尾款。我国还先后7次派出代表去“催款”,不过却始终没有能够如愿。

的确,索马里本身除了畜牧业并没有什么支柱产业,虽然有一些矿产资源却并没有开发,工业产能也极其落后,所以即便到现在那里也是世界有名的“贫困户”。

鉴于索马里的那种“特殊情况”,我国在订单方面再次做出了让步,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用“废品”来换。

在我国代表团到索马里考察时,发现了索马里部队被埃塞俄比亚“打残”的空军部队中大量的破旧飞机,其中就有一批独立建国后苏联以“援助”为理由出售的苏22航空发动机。

索马里没有技术人员能够将这款应用在米格23和苏22轰炸机上面的优秀发动机物尽其能,只能够让它们在木箱里露天放着,当时我国代表看到它们时外表都已经出现了斑斑的锈迹。

不过对我国来说,这种发动机却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能够为我国自主研发发动机提供重要的参数参考。

当时索马里方面还想用这款已经闲置的发动机来和我国“讨价还价”,还想让我国用132万卢布一台的“原始价格”购买,但当我国代表指着俄国当时的合同后面的俄文“半价付款”时,他们又慌忙地声称要“再研究研究”。

从那之后,我国代表团和索马里方面进行了长达12轮的谈判,不过在“谈价”方面,索马里方面似乎并没有什么经验,甚至都能够被我国代表直接估算出索马里能够使用的全部外汇储量。

最终,我国以331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20架歼6战斗机、4架歼6教练机、2架歼5教练机以及包括发动机等零件和维修设备在内的配套设施成交,当然其中也包括用4架歼6换来的4台苏22发动机。

这笔外贸交易的数额虽然放在现在来看似乎并不是很大,但是在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是1.85:1的那个时期,这样的外汇额度还是十分可观的,并且我国也因此获得了被苏联当成“禁卖品”的重要发动机,为我国的航空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结语

如今的歼6,早已戴着一身的勋章从我国部队中退出服役,我国的航天事业也随着国家一同腾飞,反观当初企图“赖账”的索马里政府,已经在不断地国内政治斗争中被推翻,索马里沦落成为了除了海盗几乎一无所有的“特困户”。

参考资料

[1]《中文:歼6》中国网

[2]《难忘索马里 中国军机出口索马里纪实》航空档案2009年06期

[3]《中国歼六战机海外战绩远超苏制米格-19》凤凰军事

标签: 歼6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