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

热点 148 0

五中全会一闭幕,二胎立即成了一个热词,各种议论和段子铺天盖地而来。计划生育的“只生一个好”时代也随之结束了。

回想起少年时代,强制实施计划生育最激烈的时刻,人们的观念与国家导向截然向反,基层政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到处是计划生育的标语,时常发生为超生四处躲藏的的“躲胎”现象。一堂姑为生一男孩,避居我家和隔壁堂叔家近两个月,整天不出房门,我们这些孩子也被教导得守口如瓶,犹如当年的地下党与儿童团。后来堂姑生一小表弟,举族同庆。

计生

我的外曾祖父刘正法老人,当时年近九旬,有一异能,可从孕妇的走路姿势判断男孩还是女孩。家中亲戚有怀孕的,请老人一看便知,从未出错,比现在的B超还准确。老人心善,计划生育从严后,若非自家亲戚,绝不替外人看相:肚子里的娃娃是投生的,若是女孩引产便是丧德。隐隐约约的记得,当时老人也在指点母亲,母亲却不能领会她外公的指点,看不出所以然来。现在回忆起来,颇感神奇。

对于前三十年计划生育国策,个人认为非常正确。七十年代后,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出生的时间,国家人口高速增长,儿时的印象在春节同一付对联上:先是“九亿人民齐努力”,过两年变成“十亿人民齐努力”,后来就是人口普查“十一亿”“十二亿”,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和各种激进措施也随之而来。人口不控制不行,中国人男孩传宗接代意识又强,法制又不完备,这个刹车急了一点,也花了三十年,伤了轮胎,但总体目标达到了。

我的感觉,凡是计划生育总体做得较好的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口素质提高的较快,经济发展速度就快。比如我们江苏农村(除徐州),比如我建湖老家:一般人家也就是一个小孩,基本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一般都有大专以上学历,能够在城里得到就业和成家。同时留在农村青壮年极少,土地流转工作进展也很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容易取得成绩。反之象河南、贵州、新疆维族地区等这些地方,越是经济困难,孩子越生的越多,受的教育越低,脱贫越难,这是我过去东奔西走看到的直觉,不知是否正确?但长远再看,人口成为资源时,那些地区又成后发优势。

关于继续人口红利发展经济是个伪命题,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不能老是靠人口红利吃饭,不能老靠低端、低成本、高能耗的产业吃饭,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转型和升级势在必行。所以我认为人口红利消失和计划生育并不对立,应该是统一的、必然的。

其实放开二胎也不是对计划生育工作废止,只不过是对人自身生产的一个调整,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由一到二而已,总体人口还是要控制的、要有计划地。

写于2015年10月30日

标签: 计划生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