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为名,以文会友,上图东馆的艺术沙龙成为音乐家们的“私人会客厅”

热点 132 0

6月9日,上海图书馆东馆红厅,孙杨站在台侧,捧着ipad,一遍遍地读着自己的开场白。下午2点整,她走上讲台,台下此时座无虚席,部分观众站在观众席后面,全神贯注地看着她在台上的讲述。

作为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的中提琴首席,孙杨的表演经验可谓身经百战。可这场特殊的表演,还是让她感到有些紧张——不仅是因为从一名演奏者变成讲述者,更因为平日里和古典乐,尤其是歌剧音乐打交道的她,终于有机会和广大乐迷分享她最喜爱的电影、电影音乐。

以乐为名,以文会友,上图东馆的艺术沙龙成为音乐家们的“私人会客厅”

这场名为“一曲难忘”——当音乐邂逅电影的讲座,由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图书馆联合推出的公益艺术活动“诗乐书画”艺术沙龙的其中一场。从2023年3月开始到年底,艺术沙龙以每个月一场的频率与市民见面,针对不同的主题,向市民呈现包括唱、奏、舞等类别的高雅艺术的别样魅力。

活动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反响,平均每场都有超过一万人次通过线下或者线上直播进行观看,如今的艺术沙龙可说是一位难求。

部分观众是上海歌剧院的粉丝,因为喜爱的艺术家讲座而来到上图东馆,被恢弘的建筑和舒适的阅读观演氛围“圈了粉”;另有部分观众则是图书馆的读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的观众征集而参与到了“诗乐书画”艺术沙龙中来,两种群体的融合,实现了艺术与阅读的自然跨界。

去年,孙杨参与过一场以“音乐与绘画”为主题的讲座,观众专注的状态和热烈的反响,让她在图书馆里获得了剧场般的熟悉感。今年沙龙项目再启,收到邀请做主题讲座的她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下来。

过去两个月里,除了练琴和演出,她把大量的空余时间都用在了讲座的准备当中。为了讲清楚电影音乐的历史脉络,她查阅的大量论文资料把电脑桌面都几乎铺满。

“平时,音乐是我们和观众沟通的语言,讲座这种形式可以呈现我们在创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想,不同侧面,所以特别过瘾。”孙杨笑着说。

沙龙讲座的现场,孙杨拿出了一份40页长的PPT。从电影史讲到电影音乐的历史;从音乐和声效的不同类型,到瓦格纳歌剧中的主题动机在后来电影领域的应用;从经典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到最近大火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音乐拉片……一个小时过去得飞快,观众们都沉浸在孙杨抽丝剥茧的分析和天马行空的讲述当中。

音乐家来讲座,自然少不了“整活”的环节。孙杨和同样来自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的小提琴家孙敏娴、黄垚荣,大提琴家刘清渠,低音贝斯演奏家董欣妍,低音贝斯和钢琴的双料演奏者江方和一起组成室内乐组合,为观众演奏了电影《碟中谍》、《末代皇帝》、韩剧《白色巨塔》中的经典旋律;以及《让我痛哭吧》、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这些经常在电影中出现的古典乐作品。

对于“诗乐书画”艺术沙龙在观众、读者群体中受到的广泛欢迎,沙龙主要参与者与策划者,上海歌剧院公关部主任徐乐娜表示:“我们理想中的讲座不是简单做个作品导览,讲讲艺术家生平。无论是音乐家还是舞蹈家,他们都可以结合自己日常的创作、练习、表演的经验,生动活泼地把自己的所知、所思、所感传递给观众,同时他们还能在现场表演,拿出的真东西可以印证他们的观点,也许这就是艺术沙龙的魅力。”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蒋迪雯

来源:作者:董天晔

标签: 沙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