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低估的《环形使者》:尽管有缺点,却是一部非常深刻的电影

杂谈 158 0


被严重低估的《环形使者》:尽管有缺点,却是一部非常深刻的电影


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很少有电影能像《环形使者》那样,尽管评分不高,甚至剧情有很多漏洞,主题分裂,但只要你不去想太多或问太多问题,这仍然是一部非常深刻的电影。电影导演莱恩·约翰逊曾执导过《星球大战》电影,这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你可能认为时间旅行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但约翰逊设法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不过,《环形使者》的主题最终并不是关于时间旅行,而是利用它作为工具讲述一些更深刻的东西,我一会儿会讲到。

这个前提无疑是巧妙的。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时间旅行将被发明出来。届时,紧张的政府将立即宣布该法为非法,而强大的犯罪组织将利用这种技术遣返那些他们想消灭的人。这些不幸的人在30年前就出现了,他们会立即被称之为“环形使者”的杀手枪杀,然后处理掉这些尸体。然而,所有的环形使者都知道,在某一时刻,只要老板认为他们已经没有作用,会把他们未来的自己送回现在,用丰厚的奖金杀死自己,从而”封环”,以确保他们不会破坏这一游戏规则。


电影主剧情时这样的。一个名叫小乔的瘾君子也是一名环形使者,住在2044年的堪萨斯州。此时的他正干着这份杀人的工作,然后拿着酬劳醉生梦死。而老乔就是小乔30年后的自己,他也即将要被“封环“,但是在他的妻子被杀之后,他决定回到三十年前并改变这一切。于是这个精心设计的猫捉老鼠的游戏便开始了,两个乔围绕着此时还是小孩子的“唤雨师”而彼此攻击着。据老乔所说这个小孩是未来终极大BOSS,整合了五大的犯罪集团并操纵整个国家,目前正要杀掉所有的“环形使者”,他必须要将”唤雨师“还是小孩时杀掉。“还没理解?“好吧,就像老乔告诉年轻的自己:“这是一个模糊机制的精确描述”,“或者是对精确机制的模糊描述?” 其实都不重要。

这是这部电影的一个缺点,这种“跳跃式”的叙事无疑会在不同程度上让观众望而却步,因为这取决于他们对时间旅行的关注程度。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挺不错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富有想象力的情节设定、出色的表演以及优秀的摄影剪辑。而且我还欣赏导演对细节的细微关注,从汽车上安装的排气管,到飞行的农作物除尘机,再到更先进的手机,正是这些细节让整个氛围变得不同。《环形使者》中2044年版的美国并不一定是后世界末日,但人类文明似乎确实处于崩溃的边缘,黑帮横行,道德败坏。


关于“唤雨师”?好吧,前文中我忘了说明。在不久的将来,一种基因突变影响了大约30-40%的人口,这些人能将一些物品隔空悬浮起来,但距离、能量都有限,所以也没什么用。然而这个未来成为“唤雨师”孩子,他增强了心灵遥感的能力,在愤怒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杀人,所以这也就是他能一统未来的原因。

除了一些小小的挫折,我觉得还有一些话题值得继续讨论,尤其是关于第二次机会、暴力循环以及自我认知等话题。

先撇开暴力不谈,“封环”的过程,最终与未来的自我以及所有需要的智慧和经验接触的过程,是很有趣的。我们看到了两次“封环“,两次都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尽管小乔和他的朋友都没有直接杀掉他们的“老年版本”)。电影中一些更有趣的情节发生在老乔试图让小乔喝咖啡、吃牛排和鸡蛋的时候。这些地方也是电影吸引人们注意其逻辑和叙事缺陷的地方。小乔会接受大乔的建议吗?他们能改变或重塑未来吗?



然后,作为“唤雨师“的母亲,莎拉正面临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改变儿子命运的第二次机会。她给了小乔一个栖身之所,但他和老乔都更关心农场里这个小孩的未来。她和儿子希德的关系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以及态度积极的父母会很容易影响小孩在未来成人后的行为。

很少有电影能比《环形使者》更好地揭示暴力的周期性和力量。环形使者终其一生都在残害他人,最终却又不可避免地对自己实施这种暴力,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像老乔一样在为时已晚之前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封闭了自己的命运。时间旅行的场景,尽管可能很奇妙,但它可以可视化暴力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产生的影响。小乔做出了牺牲生命的代价来打破这个循环,并试图塑造一个可能更好的未来。然而,我认为电影制片人巧妙地保留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使是这样的牺牲,也可能不会达到小乔想要或希望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轻人(甚至老年人)对未来的理解和看法。“唤雨师”一定是邪恶的吗?如果是,从谁的角度来看?然而,我们仍然可以问,由于小乔的行动,我们愿意牺牲什么来打破目前困扰我们所处社会的暴力循环?


在电影中导演约翰逊实际上还提出了类似于启蒙思想家洛克曾提出的自我认知问题。洛克是最早探索意识和认同本质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自我的概念“依赖于意识,而不是物质”。他的意思是,身份与一个人的肉体甚至灵魂是分离的。通过意识,我们体验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以及我们周围的人和世界的思想和行动;通过不断地有意识,我们形成和发展我们自己的身份。意识是可以高度感知到变化的,因为体验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事实,根据身体的存在来判断他人的身份。当然,这就是老乔小时候试图杀死”唤雨师“的做法。他将”唤雨师“视为一个集合,一个具体的身份,并将其贯穿始终地赋予同一个身体。而洛克会争辩说,5岁的希德并不是”唤雨师“,因为”唤雨师“的意识和男孩的不同。他们虽共享一个身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身份将与多年有影响力的经历大不相同。

片尾字幕是这样的:“为什么我如此爱你,而你却一遍又一遍的告诉我你不是这样?”这可能是这部电影的观众、粉丝和批评者等对《环形使者》提出的问题。但尽管它有缺点,但它仍然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电影。

标签: 环形使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