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一蓑烟雨,任平生

行业 193 0

这是青峰写给自己的故事

第一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青峰: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一节 雨

北京

“北京真是座不下雨的城市啊。”

近最圆月照出的光照大地的田野和房屋反射在一个由青涩向成熟过渡的男人脸上。

蒋清峰拉着搭拉在中铺上的被子,裹紧下半身,用手撑着困意重重的脑袋,眼睛同时透过窗外望向发光的大地。想了一会后突然翻出手机,在聊天框打出:

“今晚的月好明。我透过行驶在原野中的火车的窗户,望见了低矮的楼房,辽阔的田地。感觉大地在身体下被路过,驶向向往相背的地方。”

蒋青峰来北京三年,今年理应当是最后一年了。求学三年,终不似,少年游。三年前意气风发后,还是卷入无限的角色转变漩涡中。

“还是找不到工作啊,前两天去杭州面试了一下,我再投投简历吧。”在回北京的火车上,蒋青峰摸着半落枕的脖子坐在卧铺旁的小凳上,给家里人发去消息。随着信息的发送,一种巨大的落差感席卷而来,不禁发问:

“我读了这么久的书,读到现在,我到底能干什么工作?赚到多少钱啊?世界上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有钱的人啊…”

此次去杭州,其实还是有一个目的。

蒋青峰今年已经去了两次杭州了,两次相同的目的。第一次坐着凌晨的飞机,在飞到杭州的夜空时,也能凭借较为精准的地理感知和地域熟悉分辨出哪边是西湖,哪边是西溪,哪边是钱塘江。


雨是河流的贡献者,也是河流的索取人。

西湖的明前龙井是最为上品的,泡出的茶青绿透亮,口感清甜,给人最为清新的想象。

明后的龙井在吸收完清明期间充沛的降雨后,稀释掉了原本的香气和茶多酚,口感上少了曾经的清爽和鲜嫩,更多是经历降水后的醇厚和浓烈。


距离青峰上次站在龙井村的山头上不到短短一月。从山上俯瞰下去,除了整体颜色发生了一些变化,还少了茶树丛中一顶顶的斗笠,但同时多了一对紧握的手。到山上的时候是已经是快四点了,斜阳只映在山顶上,山腰上的温度凉快下来,伴随着山谷的风携着山渠中过去的雨吹来,青峰感到好安心,好舒适。

“上次来我是坐在山顶上的,那里的风更大,感觉自己是扇要被吹破的风筝。现在好了风筝匠来了。”青峰从山腰乘凉的木屋中的木凳上指着山顶的一堆排列整齐的石堆,眼中含光。

“我感觉累了,时间也仅够下到村子里坐车下去吃晚饭啦,我们下去吧。”

青峰再次回头才发现,刚才上山前的九溪十八涧早已经藏在望不尽的绿叶之中,回忆却涌到口头。

踏水踩石过,泛泛溪水溢。

匆匆梧桐叶,偶束天光现。

浮云皆不见,唯乐在此间。

此时,雨好像徐徐停了。

#每日诗行分享# #每日诗歌分享# #诗歌每日分享# #毎日诗歌分享# #今日诗歌分享# #情感诗歌的分享# #日常诗歌分享# #情感诗歌分享# #每天诗歌分享# ##诗歌推享###原创诗集分享# #作者史铁生感谢# #读书点滴分享#

标签: 青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