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双硫仑”了

行业 131 0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刘丽亚

邻居小伙30多岁,东北人,豪爽热情,颇有些酒量。有一天偶遇,他说捡了条命回来。前几日他和朋友中午小聚,半杯葡萄酒没下肚,就出现了面部潮红、心跳加速、气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开始还以为喝了假酒,但同行的朋友酒后均没有出现不适,及时就医诊治,原来他最近在服用“消炎药”硝呋太尔片,这是服药期间饮酒,引起的典型的“双硫仑样反应”。

一不小心,“双硫仑”了

近几年,这方面的报道屡见不鲜。有感冒服头孢类药物,又饮酒引发的;有牙痛服用甲硝唑,又服用含酒精藿香正气水引发的,等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服用哪些药物会出现这种反应呢?听药师给你一一道来。

01、什么是双硫仑?

双硫仑本身是一种戒酒药物,又名戒酒硫,病人服用该药后, 即使饮用少量含酒精的饮品, 就会产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加快等身体不适表现,逐渐使人对酒精的依赖转为厌恶, 从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02、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应用药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如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这种反应一般发生在用药后饮酒或酒后用药的15-30分钟内出现,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酒精敏感者表现可能更为严重。

轻者:颜面潮红、轻度头晕、心慌;中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重者: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03、双硫仑样反应的出现,罪魁祸首是乙醛

一般情况下, 进入人体的酒精大部分在肝脏代谢,首先生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作用下被氧化,最终变成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双硫仑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酒精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中毒反应。正常人饮酒后血液中可发现少量乙醛,若又服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血液中乙醛水平可迅速上升约10倍。

04、哪些药物容易导致双硫仑样反应?

05、药师提醒

1、安全起见,服药期间避免饮酒。


2、酒精在人体代谢较快,饮酒后最好3天内不用易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


3、同样,乙醛脱氢酶一旦被抑制常需4~5天恢复,使用以上药物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应避免服用以下几类含酒精成分的食品和药品: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杨西晓、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季波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标签: 硝呋太尔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关于本站

青果号是专业的知识问答服务平台,致力于帮助用户解答科普问题。
Copyright © 2024 青果号 版权所有京ICP备10036360号-1

联系我们

合作或咨询可通过如下方式:

QQ:888888

微博:weibo.com/xxx

微信:vvvxxx

关注我们

青果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