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洪泽湖管辖权,安徽治理淮河将永远不会成功

知识 153 0

“淮河不根治,安徽无宁日!”这是199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国务院治理淮河太湖会议上说的一句话。

由于淮河无入海口,根治淮河其实就是解决“泄”的出路问题,而“泄”的根就是洪泽湖。安徽治理淮河的诉求就是解决洪泽湖顺畅的泄洪渠道,洪泽湖就是悬在淮河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丧失洪泽湖管辖权,安徽治理淮河将永远不会成功

洪泽湖在1955年以前属于安徽省的泗洪县和盱眙县管辖,是安徽省的内湖。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提出质疑,下面这幅图是1954年出版的地图,明确标定洪泽湖基本属于安徽省管辖。如果还有人提出质疑,你现在可以看一下微山湖的管辖权,即使江苏省的丰县和沛县靠近微山湖,但就是没有微山湖的管辖权,微山湖的管辖权基本全部属于山东省。当然也有让江苏朋友释怀的是太湖,虽然太湖南岸是浙江省,但浙江省基本没有太湖的管辖权,哪怕是湖州临湖而居。

195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地图


所以1955年之前,洪泽湖是安徽省的内湖,安徽省对洪泽湖行使绝对的管辖权无可质疑。洪泽湖由于泥沙聚集而形成地上湖,湖底高出下游的里下河五六米。

自从1950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修好淮河”的伟大指示,全面吹响治理淮河的号角。由于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国力羸弱,治理淮河的标准偏低,淮河流域在1954年特大洪水中惨遭重创,暴露出许多问题。具体到洪泽湖,当淮河中上游大量洪水奔涌到洪泽湖,安徽省可以决断洪泽湖打开三河闸全部泄洪能力以泄滔滔洪水流向长江。但是由于洪泽湖大力泄洪,使里下河地区遭到洪水的淹没,损失惨重。

这次教训,使江苏省便梦想拿下洪泽湖的管辖权,好拥有洪泽湖泄洪的话语权。当年在中央和省之间还有一个华东军(行)政委员会的存在,由于新中国从军火硝烟中走来,华东地区从华东军政委员会到苏皖等省的主要领导基本都是从新四军出来的干部,由于皖南事变以后,新四军军部在苏中待了很长时间,对苏中还是比较有感情的。既然不能让苏地中区有水患的存在,而且苏中地区比较富裕,淹没了非常可惜,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江苏省得到梦寐以求的洪泽湖的全部管辖权。而且江苏省做的比较绝,洪泽湖以前一直是泗洪县和盱眙县管辖,江苏省拿到洪泽湖的管辖权后,将洪泽湖大部分划给了洪泽县管辖,以免藕断丝连,彻底断了安徽省对洪泽湖治理的话语权。


当年主政安徽省的领导第一是军人骨子里的绝对服从,第二也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毅然接受将本是“鱼米之乡”的泗洪县和盱眙县、以及洪泽湖拱手相让于江苏,换来的是黄泛区的贫瘠之地,而且是麻烦缠身的萧县和砀山县。这绝对是一笔非常不划算的交易,也给后来安徽治理萧砀县带来非常大的治理难度。

1953年下半年中国实施粮食统购统销制度。1954年,江苏省长江流域和里下河区域遭受特大水灾,粮食大幅减产,于是江苏省在受灾相对较轻的徐州地区大肆征粮而征购过头,导致1955年青黄不接之时闹春荒,农村缺粮非常严重。


举一个例子,以免有人说我混淆是非,人为制造矛盾拉仇恨。萧县是1955年4月1日划归安徽省管辖,而仅仅过了五天,萧县的杨楼、石林区便发生了有组织的群众骚动抢粮事件。 据安徽省相关权威部门通报:萧县杨楼区林套乡粮站在4月8日上午10时左右被群众抢去粮食约3万多斤。抢粮群众2千余人之众,抢粮者均来自邻乡的陈圩、长楼、桃园、洋河、大楼等乡,其中大部分人均事先身带棍棒、铡刀、扒钩等物,当时秩序混乱,他们自恃人多,肆无忌惮,粮站干部劝阻无效,被抢粮食5万多斤。由于林套乡群众基于保护仓库职责所在,当即与干部一起制止外来群众抢粮,夺回粮食2万斤。又石林区4月6日上午9时左右,也发生四百多群众进行骚动抢粮事件。此外,在明芋、湘溪、王沟等乡均纷纷谣传要抢合作社、仓库。

从这则通报中是否感悟到安徽接手了一块烫手的山芋,而江苏甩掉了一个定时炸弹得到一个“鱼米之乡”,更得到了一个聚宝盆。“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更可气的是现如今,萧县和砀山县的民众,全然忘了这么多年安徽的养育之情。而被江苏遗弃的弃子还一直念念不忘的想回归徐州,加入江苏的大家庭。【友情加料:1963年由于粮食短缺问题,安徽省拒绝了河南省要将永城县划归安徽的要求。】


下一篇继续说江苏省对洪泽湖的治理,也是安徽淮河段治理噩梦的开始。

标签: 洪泽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