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清宫秘史

行业 191 0


民间故事:清宫秘史

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陷京都,官兵、百姓如潮水般地涌出城门,向四方奔逃。

在离京城二、三十里的原野上,有三辆马车缓缓地走着,后面跟着无精打采的太监和卫士,这就是西太后和光绪逃难的车辆。

光绪坐在颠簸的车上,身着便服,神志颓唐,面对珍妃的男装照片,往日的辛酸一齐涌上心头,使他不禁泫然涕下。

十一年前,光绪和珍妃在体和殿结下不解之缘。西太后为了控制光绪,执掌朝政,欲立侄女隆裕为皇后,在体和殿导演了一场选后、妃的丑剧。

开选之前,西太后嘱咐光绪:“选中谁做皇后,就把玉如意给她,选中谁做嫔妃,就把两对荷包给她们。”接着又说:“皇后是一国之母,你不要忘了我先前跟你说过的话!”光绪点头称是。

选女上殿,光绪走上前去观看,太监李莲英手捧放有玉如意和荷包的大盒跟在后面。东首第一个就是隆裕,她见光绪走来,眼中充满无限希望。光绪皱皱眉头,未予理睬。

光绪依次向西看去,德馨二女及瑾妃等都不中意。他走到珍妃面前,珍妃抬起双眸,显得无比娇羞。光绪与珍妃脉脉相视,慢慢拿起了玉如意。

这时只听西太后一声咳嗽,光绪吃了一惊,忙回头观看,见她正怒视着自己,不禁失去了主张,送出玉如意的手慢慢缩了回来。

光绪转脸看李莲英,李莲英向隆裕呶呶嘴,率先捧盒走过去。光绪无可奈何地跟了过去,赌气地抓起玉如意掷给隆裕,愤然走回御座。

西太后见光绪生了气,只好吩咐荣寿公代他把两个荷包送给瑾妃和珍妃姐妹二人。性格倔强的珍妃,哪里咽得下这口气,拒不接受荷包。

瑾妃怕闹出事来,着急地给她使眼色,珍妃才勉强地把荷包接下。珍妃拿着荷包,面上滴下了她怨恨的泪。

新婚之夜,坤宁宫内灯火辉煌。光绪很不高兴,他勉强同隆裕后并坐饮合卺交杯。 之后,福晋等送上子孙饽饽,隆裕向光绪暗送秋波,而光绪却厌恶难忍,勃然起身,走出暖房。

光绪快步走到廊前,在大太监王商的带领下径直向珍妃处所走去。 珍妃正在景仁宫呆坐,见光绪骤然出现,喜出望外,忙上前行礼。光绪扶她站起,携手同至花烛之下。

光绪细看珍妃,无限深情地说:“我很想念你,知道吗?”珍妃羞涩地低声说:“奴婢也很想念皇上!”

两人正倾诉衷肠,忽听窗外人声鼎沸,火光熊熊,光绪、珍妃走到窗前,只见启祥门前的彩牌楼着了火。

珍妃责怪宫里人办事太疏忽,光绪忿忿地说:“岂单是疏忽,简直是不象话!我总有一天要把他们完全撵出宫去!”

一天,光绪听老师翁同和讲课讲到“天下为公”,很感兴趣,就请他讲得明白一点。翁老师侃侃而谈,给他讲了“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而不是一人一家所能私有”的道理,同时还讲了“富国强民”之计策。

翁老师的讲课,使光绪思想豁然开朗,他兴冲冲地去找珍妃,把翁老师的治国良策和自己的想法都告诉了她,说:“如果要中国富强,必须维新变法。”

光绪还说:“文的,要废止八股文,改设学堂,为国家培养人材,武的,要操练陆军,尤其要把海军建立起来。”珍妃听到说建设海军,忽然想起工务处为西太后造颐和园要动用海军协款的奏折,并拿给光绪看。

光绪接过奏折,勃然大怒,濡笔疾书,把奏折批驳了回去。

正在这时,皇上的太监小德张传太后口谕,让光绪今夜到皇后那儿去。光绪大声吼道:“去跟你主子说,跟老佛爷说,跟满天下说:我爱在那儿,就在那儿,谁也管不着。”

次日,西太后起身后正在梳头,隆裕后款款而来,跪倒在她面前哭泣。西太后知道光绪昨夜未去皇后处,便骂道:“怎么我的话也不听啦。你放心,总有一天我要叫那个狐狸精原形给你看。”

说话间,李莲英送上被光绪驳回的奏折,这更是火上加油,西太后轻蔑地用鼻子“哼”了一声:“我活着还轮不到他作主呢,拿笔砚来。”

西太后两笔勾去光绪的御批,另批:“颐和园所需建筑费用,仍由海军协款项下拨付,毋庸再议。”

自从光绪决定兴建海军,胸怀治国之志的珍妃就设了“海军储金罐”,每天投入龙洋十块。在她的带动下,光绪、瑾妃等也日日捐赠。

转眼五年过去了,珍妃的“储金罐”从“第一号”增至“第一百八十八号”。但是,海军并未建立起来,因为国家为练海军积的钱一半被西太后造了颐和园,一半入了李莲英的腰包。

当时,日本欺我国贫弱,连续对我挑衅。是战,是和?必须马上作出抉择。光绪知道,如果应战,八成儿要败,但败了可促使全国人民觉醒,如果讲和,虽可保全脸面,但割地赔款,谁又能答应得了那许多呢!

光绪思来想去,决心一战。这就是中日甲午之战。战争以中国败绩而告终。这使光绪痛感维新变法,改革朝政之必要。他跪在太庙神龛之下,喃喃忏悔,不禁唏嘘起来。

甲午之战后,宫廷内部新旧两派的矛盾更加深了。一天,隆裕后在西太后面前进谗言说:“珍妃天天在宫里头照相,有时候穿着爷儿们的衣裳,到处乱跑,简直不成样子。”

李莲英也乘机挑拨说:“皇上喜欢这个样子,他们都是新派。”这话刺中了西太后的痛处,她愤愤地说:“什么新派、旧派的,她仗着皇上的势就可以无法无天了?我倒偏要去会会她。”

西太后驾临同予轩,正逢珍妃着男装与宫女们照相玩。西太后先让李莲英把照相机拿去烧掉,接着又让李莲英去剥珍妃的男装。

珍妃早已愤怒难忍,待李莲英上来要动手时,狠狠地打了他一记耳光。 西太后见珍妃竟敢当着她的面打李莲英,暴跳如雷,怒吼道:“跪下!”珍妃不肯屈服,直立不跪。

瑾妃急忙恳求:“妹妹!…………”珍妃看了姐姐,勉强跪下。西太后恶狠狠地说:“你打了小李子,就是打了我。你想造反吗?”她回头向李莲英示意:“去给我掌嘴!”

李莲英洋洋得意地走到珍妃面前,卷起袖子举手就要打。忽听一声怒喝:“住手!”光绪赶来,李莲英收回了举起的手。

珍妃悲愤交并,转身跑入轩内。光绪气得要打李 莲英,但被西太后喝住了。

这时,宫女从轩内跑出来,说:“珍主儿一头撞在墙上,昏了过去。”光绪大吃一惊,转身要跑去看看,又被西太后阻止了。而西太后在一片“老佛爷起驾啦”的呼声中离开了同予轩。

第二天,李莲英送来了西太后把珍妃降为贵人的手谕。珍妃接旨后流下激愤的眼泪。光绪抚着她的肩劝慰说:“这都是我连累了你。”“是奴婢该死,连累了皇上生气。”

光绪叹道:“圣人说过,先要修身齐家,而后可以治国平天下,象咱们这个家,什么时候能齐得了啊!"珍妃抹去泪痕,说:“老佛爷是一家之主,可皇上你是一国之主啊!为了国家和百姓,你不能一辈子顺着老佛爷的意思啊!”

光绪拿起手谕要去找西太后说理,珍妃将他拉住,说:“只要皇上实行以前的话,维新变法,发愤图强,别说把奴婢虚名降低,就是把奴婢杀了,奴婢也是心甘情愿的。”

这你尽管放心,我一定要维新变法。”光绪说着,把光绪二十一年的时宪书拿给珍妃看:“我已经有了一个通盘计划,你记着,今年是乙未年、在三年之内,开始维新变法。”

珍妃破涕为笑,翻开时宪书,在三月二十三日上写下“君无戏言”四个字。

时过三年,光绪决心要实行变法了。这天,他为变法去请示西太后,去了很久不见回来,珍妃如坐针毡,出来进去,心神不定。

突然外面一阵吆喝:“皇上驾到!”光绪走了进来。珍妃见他面有喜色,惊喜地问:“老佛爷答应了吗?”光绪说:“答应了。”珍妃急切地问:“她怎么说?”

光绪坐下说:“她说;你一定要变法,我也不拦住你,可是别违背了祖训,别把大权都交给汉人就是了。她又说:你要是绞辫子,学假洋鬼子,我可不答应。”

光绪兴奋地打开匣子,取出诏书,说:“这是变法的上谕,等明儿一早发出去,布告天下,全国的百姓一定是非常高兴的。”珍妃、瑾妃无不欢欣鼓舞,同时下跪:“敬祝皇上成功!”

接着,光绪又把西太后开缺翁老师的事说了,大家不免有些丧气,但听说翁老师推荐了康有为来作皇上臂膀,大家随即又高兴起来。

然而,康有为的前景并不美妙。西太后听说康有为是维新派,很得皇上重用。就气哼哼地说:“什么维新派,都是些乱党,是帮皇上来计算我的!”

于是,西太后在颐和园仁寿殿召见荣禄,定下诡计:先调荣禄到天津去做直隶总督,执掌北洋的兵权,等到秋凉,她要光绪陪同到天津去阅兵,那时再把京城里的维新派一网打尽。

后来,西太后的密计传到了光绪的耳朵,他立即召康有为上殿。光绪说明情况后,问应该怎么对付?康有为想了想说:“依臣愚见,陛下不如派一名干员到天津去练兵,设法夺取荣禄兵权,再图进取。”

光绪思索了一下,说:“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很有胆识,朕想派他去,你看如何?"康有为表示同意。光绪还谈到礼部尚书怀塔布等阻拦礼部主事王照上条陈的事,问怎么办?

康有为说:“陛下必须建立威信,力除壅蔽,新政才能够畅行无碍。”光绪说:“朕决意把怀塔布这班老顽固一一除掉。至于太后要朕去天津阅兵的事,你可以跟杨锐、林旭、刘光弟、谭嗣同他们商量一个对策,候朕裁夺。”

康有为叩头辞光绪后,在南海会馆正同谭嗣同、刘光弟、林旭商量对策,杨锐气喘喘地进来,对康有为说:“小弟刚见了驾出来,皇上有密谕一道,叫小弟亲手交给你!”

康有为拆开密谕一看,面色大变,说:“看来事态严重,不然皇上何至于说太后发怒,朕位不保,设法相救这些话。”

此时,林旭等一时没有主意。刘光弟对谭嗣同说:“我看倒不如照你刚才说的,先下手为强,密奏皇上尽快派袁世凯到天津去。”康有为等谈定以后,写成奏折,密封送出。

西太后完成了反革命部署,提前向维新派开刀了。这天,她把光绪、珍妃召到颐和园排云殿,告诉光绪说她要革职拿办康有为,并立逼光绪马上下密旨,教步兵统领把康有为拿下,由她亲自发落。

光绪无奈只好写了密旨。西太后看过密旨,得意地微微一笑,把它藏在身边,让光绪和珍妃不要离开排云殿,而自己由李莲英搀扶着走了。

这时,光绪焦急难奈,对珍妃说:“得立即通知康有为,叫他快走。”珍妃说:“让奴婢去传王商来。”说着就往外跑。

刚到门口,碰上奉西太后之命赶回来监视他们的李莲英,不禁一怔,但她马上机智地说:“你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主儿有何吩咐?”珍妃说:“皇上想吃鲜藕。”

李莲英转身向外面的小太监吩咐马上挖藕。趁此机会,珍妃向光绪示意,光绪急忙解下身上的小玉玺掷给

李莲英吩咐完毕,珍妃又吩咐说:“不要削好的,要整段的。”李莲英又只好向小太监吩咐一遍。

没多久,小太监捧着一盘鲜藕进来;李莲英接过盘子,跪献给光绪,问:“要奴才给爷削吗?”

珍妃忙走过去,接过盘子,说:“我来削,皇上还有话问你。”说着,她给皇上使了个眼色,自己持盘走进殿内右厢房。李莲英欲往里窥探,因有光绪问话,无法走开。

珍妃放下盘子,忙抽出桌上的花笺,奋笔疾书。书毕,盖上小玺,将笺卷成细条,拣了一段肥藕削好,在藕节旁雕去一小块,将纸条塞入藕孔,然后再将雕去的那一块扣上。

珍妃把一切安排好,端着削好的藕走出来,一边请光绪尝藕,一边叫传王商。在李莲英传王商的时候,珍妃指指盘中那段肥藕,向光绪以目示意,光绪会意地点了点头。

王商进来,珍妃把一段藕送给李莲英,光绪把那段装有纸条的肥藕给了王商,同时给他递了个眼色,王商会意了。

王商走到殿外,把藕折断,中间露出纸条,拆阅后急忙让孙德送走。

孙德跑到南海会馆,康有为等正在开会。康有为拆开密旨,边看边读:“朕今命尔赴上海督办官报,火速离 京,不得延迟。”人们知道情况有变,让康有为马上就走。

再说西太后离开排云殿,把拿办康有为的密旨交给杨崇伊,命他进城亲手交给步兵统领。但他们迟了一步,待步兵统领派人到南海会馆时,康有为早已到了天津。

由于西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的阻挠,维新变法眼看就要化为泡影,迫使光绪只好实行康有为等派人去天津杀荣禄、夺兵权的密谋。

光绪在勤政殿召见了袁世凯,让他去天津先杀荣禄,然后再带一万新兵进京,围困颐和园,迫使西太后交 出政权,同时把密诏金箭交给了他。

临走,光绪恳切地对袁世凯说:“朕把身家性命跟国家的命运都交给你了,你万万不要辜负了朕的托付。”袁世凯连连点头。

可袁世凯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在光绪面前一再表示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但一到天津就变了卦,他把密旨、金箭统统交给了荣禄。

荣禄拿了密旨、金箭,决定立即进京见西太后,并命令李都统带一万新兵跟随开拔进京。

正当光绪在勤政殿期待袁世凯的好消息的时候,孙德跑来报告说:“紫金城的侍卫都换成了天津来的新兵”。光绪大惊失色,马上吩咐“再去打听明白”。

光绪正在殿内搓手、踟蹰、焦灼万状。忽听屏风后履声橐橐,愕然回头,见西太后带着满面杀气走了进来。光绪急忙上前请安,问:“皇阿妈有什么慈训?”

西太后愤愤地说:“求你饶命来了!”光绪说:“儿臣不敢。”西太后把眼一瞪:“你不敢?那派袁世凯来杀我是谁?”光绪说:“儿臣没叫袁世凯惊动皇阿妈。”

西太后从袖中挚出密诏、金箭,掷在地上,问:“这是什么?”光绪说:“儿臣只是叫他杀死荣禄,然后领兵进京,扫清逆党。”西太后说:“这是手谕上的话,你亲口怎么对他说的?”

光绪见瞒不住了,也就坦然不惧了,说:“儿臣不过要皇妈交出政权,以后只在园中游山玩水,颐养天年,永不干涉内政。儿臣并没有叫他们谋害皇阿妈。”

西太后又气又恨,眼里含着泪花,咬牙切齿地说:“你倒说得冠冕堂皇,你四岁我抱你进宫,立为皇帝。现在你恩将仇报,违背了祖训,维新变法不够,还要我这条老命,你还有良心吗?”光绪低头不语。

西太后站起来说:“你们的新政连我都容不得了。好!那我就跟新政拼了!小李子,传我的口谕,叫步兵统领抓住那班乱党,押到刑部下监。”

光绪磕头哀求说:“皇阿妈杀了他们,就是杀了中国的人才,杀了咱们的国家。”西太后狠毒地说:“我宁把国家毁了,也不能饶了他们。我一定降旨,把他们斩首。”

光绪见告饶不成就说:“我是皇帝,我要下一道上谕保护他们。”西太后恨恨地说:“你要知道,我有本事立你做皇帝,就有本事把你废了。来人啊,把他押下去。”

光绪被押走了,珍妃挺身而出,跪在西太后面前为光绪求情,陈述大义。西太后气急败坏地吼道:“把这个贱货也押起来!"从此,光绪被囚禁在瀛台,珍妃被关在北三所的一间破屋子里。

西太后囚禁光绪之后,又实现了独揽朝政的宿愿。当时,义和团威震北方数省,西太后召集大臣研究义和团的事情。

这般昏庸大臣议论说:“义和团不过是些无知愚民,乌合之众,万不可靠”;“义和团法力无边,刀枪不入,可以扶清灭洋。”最后,西太后决定把义和团编为军队,派端王统带,发饷银十万两,去抗击洋人。

珍妃在北三所日夜思念光绪。一天夜里,她正对月长叹,忽见王商进来,告知皇上一会儿要来。

珍妃听了,又惊又喜,赶忙对着一面破镜,挖出剩脂残粉,勉强梳妆起来。光绪来了,他见珍妃形容憔悴,拉着她的手,不禁哭出声来。珍妃更是鸣咽不止。

良久,光绪克制住感情,忍住泪说:“二妞儿,你瘦了!”珍妃说:“前些日子听说你病了,现在大好了吗?”光绪说:“病是好了,可以后日子越来越糟了。”

珍妃关切地问:“这几天外边情况怎么样?”光绪说:“老佛爷听了端王那班混蛋的话,想嘬着义和团的邪术打洋人。如今犯了众怒,各国联合起来对付咱们,眼见得快要亡国了”。

珍妃又问:“听说天津很吃紧?”光绪说:“岂单吃紧,恐怕就要失守了!现在南方都不肯动兵,只有北洋的兵可用,兵微将寡,怎么抵得住各国联合的兵力?我看不出一个月,京城恐怕就难保了。”

珍妃急着问:“联军打进京来怎么办?”光绪说:“老佛爷大概一走了之。在这国家危亡之秋,我是不能走的。”

珍妃兴奋地说:“皇上,这是你千载一时的机会来了!你要挑起社稷的重任,万万不能跟着太后逃走,做一辈子傀儡皇帝。”光绪点头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这次各国动了公愤,他们也许蛮不讲理。”

珍妃劝说道:“大不了一个死罢了!况且这个祸是太后闯的,各国一定会原谅皇上,那时候皇上挺身而出,收拾残局,我相信各国非但不会伤害皇上,还会帮助皇上恢复皇位,重振朝纲。”

光绪接受了珍妃的劝告,坚决地说:“我一定宁死不走!”珍妃也说:“奴婢也宁死不走!”

这时,夜已三更,光绪只得恋恋不舍地告别珍妃。临行时他把珍妃桌上放的那张男装相片拿走了。

不出光绪所料,很快天津失守、通州陷落、京城告急…………消息传来,一个比一个危急。西太后先破口大骂端王等大臣错用义和团;后又与荣禄商量走还是不走。

荣禄说:“洋人都知道这一次用义和团是老佛爷的主意,要是不走——”他没说下去。西太后接着说:“除非我把政权还给皇上才行,是不是?"荣禄点了点头。

西太后霍地站起来,刻毒地说:“走,可也不是我一个人走!”她吩咐李莲英说:“快到瀛台去叫皇上,让他跟 我一块走。”李莲英说:“奴才已探过皇上的口气,他说宁死不走。”

西太后想了想说:“先叫他来再说,换上便服。”接着她又吩咐崔玉桂去叫珍妃,另外又吩咐小太监派人出去套好车辆。

西太后刚打扮成村妇模样,珍妃全付宫装昂然地走进来。西太后说:“皇上说无论如何不走,你如果能劝下他来,我就不计较过去的事,咱们娘儿俩一块走。”

珍妃自豪地说:“是奴婢劝皇上不要走的。”西太后惊讶地问:“你不怕洋鬼子?”珍妃说:“不怕!奴婢知道皇上也不怕。”

西太后强压怒火,用缓和的语气说:“你既能劝他不走,难道不能劝他走吗?”珍妃坚定地说:“奴婢不能劝皇上给太后当一辈子的傀儡呀!”

西太后气得脸色煞白,说:“好!我可以不用你劝他!”西太后让其他人先去上车,命崔玉桂把珍妃押到景祺阁,等她发落。

珍妃被押走不多时,李莲英领光绪进来。光绪来前曾到北三所去找珍妃,没有找见,他问西太后把珍妃弄到哪儿去了?西太后欺骗他说:“珍妃贪生怕死,第一个先上车了。”

光绪不信。西太后赌咒发誓地说不会哄他,催他快上车去。光绪将信将疑地跟着她走出去。

西太后及光绪等一行人自宁寿宫迤逦至景祺阁。崔玉桂见西太后走来,忙到道旁跪下。西太后说她要上楼拜拜菩萨,让李莲英侍候光绪先走了。

西太后见光绪走远,即刻凶相毕露,命令拉出珍妃。珍妃来到西太后面前,直立不拜。西太后说:“现在皇上已经去上车,我不用你劝他走了。”

珍妃痛惜地说:“真没想到,他的心这样不坚定,会中了你的圈套。”西太后吼道:“没工夫跟你废话。”说着向崔玉桂使个眼色:“把她扔到那口井里去!”

珍妃凛然屹立,小太监不敢近前。崔玉桂上前去 抓珍妃,珍妃厉声叱斥:“你不配——我自己会去!”

珍妃向西走着,到转弯处,突然转脸向北,作最后告愿:“皇上,希望你早点回来吧!”然后走向井边,从容地跳入井中。

这时,光绪正在贞顺门外的车上找珍妃,他一个个车地掀开车帘,隆裕后等都在,独独不见珍妃的影子,便回身向贞顺门跑来,边跑边喊:“二妞儿!二妞儿!”

光绪跑到珍妃井旁,崔玉桂等正要在井上盖石板,他挣脱李莲英的手,向井下一看,叫了声:“二——妞儿!”就昏了过去。

西太后命令太监:“快拾他上车去!”在洋人“隆隆”的炮声中,西太后等往贞顺门外走去。

光绪坐在颠簸的马车上,面对着珍妃的男装照片,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突然马车一停,他被惊醒了。原来,他们已经快到芦沟桥了。

标签: 清宫秘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