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网络作家创作谈|录事参军:网络文学也要“不忘初心”

杂谈 141 0

在迅猛发展的新技术时代,网络无疑具有强大的传播力,也催生了海量的文学作品和消费者。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网络文学作者约有250万人,文学网站的日更新达1.5亿字,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3.1%,用户数量达到2.97亿人次。毋庸置疑,网络文学已成为当今时代文学欣赏、文学消费和网上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和精神生活。经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不但形成了自成一统的生产——分享——评论机制,也形成了有别于“五四”“新文学”精英传统的网络大众文学传统。我省的网络文学创作近5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自去年河北省网络作家协会成立以来,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一起,参与采风活动,参加作品研讨会,他们在网络文学世界之外,被更多的读者熟知。自本周起,燕赵都市报“悦读周刊”将连续刊登我省的网络作家访谈,首期和读者见面的是何常在和录事参军。

河北网络作家创作谈|录事参军:网络文学也要“不忘初心”

录事参军

本名张伟,河北省乐亭县人,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后从事文体方面工作,2007年误打误撞成为一名网络小说作家,签约起点中文网,两年后,官场小说《重生之官道》问世,席卷各大都市榜单。其后的历史作品《我的老婆是军阀》同样成绩不俗,长期在起点月票榜列席前十之位。2013年,签约阅文集团,在旗下平台创世中文网的第一部作品《红色权力》再次创造了网络官场文学的辉煌,连续六个月霸占创世中文网总榜第一的榜单,《一品奇才》同样表现不俗,长期居于月票榜前十。录事参军的最新作品《宝典》在起点中文网和创世中文网首发,作品类型再次进行了一次大的跨越,踏入了修仙科幻这个他从未涉足过的领域。

记者:作为腾讯阅文集团为数不多的白金级作家,你是纯粹的网络文学作家,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创作?

录事参军:金庸先生曾经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原创文学的主阵地渐渐转移到了网络,通常来说,网络上的在线创作更自由,门槛更低,不过真正热销的作品,都有其独到之处,很多时候,网络写作便是我们这些油盐酱醋杂事缠身的现代人的圆梦之旅。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那么,人人心中又何尝没有更高视野的梦想?飞天遁地逍遥自在的神仙也好,惩恶除奸在民族浩劫之历史年代力挽狂澜的帝王将相也好,抑或勤勤恳恳革新除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现代高官也好,都是我们很多当代人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而这一切,在网络作品中,都可以找到。

我在网络作家中,毫无疑问属于“老年派”,我寻找的梦也比较现实,简单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民族复兴。这个梦想,会令很多读者热血沸腾。

记者:你的作品有官场题材、历史题材,也涉足仙幻领域,对你来说,哪种类型的创作最难?你认为什么样的网络文学作品是好作品?

录事参军:对网络小说而言,现实类作品处境比较艰难,因为网络小说大多是连载性质,每天都会要求一定的更新量,现实类作品,往往又要写得深刻,要反映社会问题,又要符合网络文学阅读习惯制造种种冲突和悬念,不然就成了温吞吞的白开水,作品里的种种冲突又要符合现实合情合理,又要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还要剖析人性,所以,毫无疑问,现实题材的网络作品的创作是最累的,但是,可能也是带给作者满足感最强的,最起码对于我来说是如此。

当然,一部作品如果仅仅是给读者“圆梦”,那么和精神鸦片也没什么区别,创作映射现实的网络作品,在寻梦的旅途中,我们可以阅遍人生百态,品尽酸甜苦辣,作品中的小人物,可能才更像我们自己,这也是我喜欢在大格局下耗费大量笔墨写各种小人物的原因,或许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才是作品中真正的主角。

我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不忘初心的创造,才能出现真正拨动人心弦的作品。

(燕赵都市报 记者 侯艳宁)

标签: 录事参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