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的历史变迁:本是同根生,如今还能回归罗马尼亚吗?

热点 123 0

天启元贞文,是我在头条号上关注的一个内容发布者。其内容表达清晰、条理分明,很受读者欢迎。在头条号上,我关注了一个叫做“天启元贞文”的账号。它的文章很受欢迎,因为它内容表达得很清楚,结构也很条理分明。

摩尔多瓦的历史变迁:本是同根生,如今还能回归罗马尼亚吗?

摩尔多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前苏联时期的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而摩尔达维亚这个地名,在历史上仅指代摩尔多瓦公国或摩尔达维亚的东部地区。至于摩尔多瓦公国的地理位置,它的西部与罗马尼亚接壤,北部和东南部则与乌克兰相邻。在历史上,摩尔达维亚的东部和东南部被俄国统称为比萨拉比亚,而摩尔多瓦则是位于比萨拉比亚北部的地区。

在10世纪末,摩尔达维亚被基辅罗斯所征服,并逐渐成为基辅罗斯的加利西亚公国的一部分。到了13世纪,蒙古的大军席卷了基辅罗斯的各个公国,摩尔达维亚也未能幸免,被并入金帐汗国的控制范围之内。每年,摩尔达维亚都需要向金帐汗国进贡。

从1299年起,摩尔达维亚地区停止了向中央政权缴纳的贡品。此后,匈牙利与金帐汗国为了摩尔达维亚的归属权展开了争斗。在1350年,摩尔达维亚的封建主依靠匈牙利的力量,成功摆脱了金帐汗国的统治,但随后又被匈牙利所控制。到了1359年,出身于摩尔达维亚小贵族家庭的波格丹领导了一场反抗匈牙利的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也促成了摩尔达维亚公国或摩尔多瓦公国的建立。该公国地域广阔,西起东喀尔巴阡山脉,东至德涅斯特河,向南延伸至黑海,北至德涅斯特河上游地区。这一地区的政治地位自此得以独立自主,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公国。

然而,摩尔达维亚公国在不久之后再次成为了波兰-立陶宛联盟的附属国,并未完全实现独立。

在大约1420年,奥斯曼帝国发起了对摩尔达维亚公国的进攻。得到了克里米亚汗国的支持后,他们在1453年成功征服了摩尔达维亚公国,并开始收取岁贡。然而,在1472年,摩尔达维亚公国决定不再向奥斯曼帝国交纳贡品。随后在1475年,摩尔达维亚公国被并入匈牙利王国。但不幸的是,1526年匈牙利被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一世击败。之后在1538年,摩尔达维亚的人民为了争取独立进行了起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起义失败后,奥斯曼帝国占领了沿海地区,并将其命名为布德加克。从此以后,摩尔达维亚公国被迫臣服于奥斯曼帝国长达300多年之久,期间由奥斯曼帝国派来的总督进行管理。

在1812年的俄土战争结束后,俄国通过《布加勒斯特条约》成功地将摩尔达维亚公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及普鲁特河以东区域纳入了其领土。这一区域被俄国命名为比萨拉比亚。如今的摩尔多瓦国主要包含了比萨拉比亚的北部部分,而南部比萨拉比亚则归属于乌克兰。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摩尔达维亚公国的布科维纳地区在1775年被奥地利占领,现在也属于乌克兰的一部分。这样的历史变迁导致摩尔达维亚最终被分割成三部分。

在1918年之前,比萨拉比亚是俄国的一部分,布科维纳则属于奥地利。这种状况一直未变,直到1918年的大变动。那年,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都遭遇了崩溃,比萨拉比亚和布科维纳重新回到了摩尔达维亚的怀抱,并成为了大罗马尼亚的一部分。

不过,美好时光并不长久。在1940年,苏联对罗马尼亚施压,迫使它们交还并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到了1941年,罗马尼亚虽然短暂地收回了这两个地区,但好景不长。最终在1944年,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再次被苏联占领。

在苏联内部,罗马尼亚人居住的地区成立了摩尔达维亚SV共和国,但这个共和国实际上也包含了德涅斯特河左岸的自治共和国,该自治共和国在1924年成立,曾是乌克兰SV共和国的一部分。然而,历史上的摩尔达维亚公国从未包括德涅斯特河左岸自治共和国,这一部分是后来被加入的。此外,比萨拉比亚的南部地区被划归为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领土。因此,摩尔达维亚以及后来的摩尔多瓦在1991年后成为了一个内陆国家。

在1812年至1918年的沙俄时期,以及1944年至1990年的苏联时期,摩尔达维亚人被要求从使用拉丁字母转变为使用西里尔字母。直到1991年,拉丁字母再次成为摩尔多瓦官方语言文字。另外,在此期间,俄语也被规定为摩尔达维亚(或称为SV共和国)的官方语言,导致摩尔达维亚的另一种主要语言罗马尼亚语渐渐边缘化,仅在1989年才恢复其官方语言的地位。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语言和文化发生了一次转变。摩尔达维亚人在政治的波涛中经历了一个时代的文字变革。从沙俄到苏联,虽然被迫更换书写方式,但文字终究有其自我演进的过程。1991年后,摩尔多瓦又回到了使用拉丁字母的历史传统。与此同时,多种语言的共同存在也证明了文化多元的独特魅力。

语言和文化,常常是民族身份的标志。它们像镜子一样,映射出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当历史和文化逐渐消失,民族归属感也会随之减弱,对同族人的情感联系也会减少。因此,要摧毁一个国家,首先要摧毁它的历史;而要摧毁历史,就要先破坏其语言和文字。这就是其中的逻辑所在。简单来说,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字的消失,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的消亡,最终导致民族认同感的丧失。

二战后,摩尔达维亚迎来了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大量迁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989年时,摩尔达维亚SV共和国的总人口达到了433万。其中,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约为27%,具体为116万人。在这其中,乌克兰人有60万,俄罗斯人有56万。更为让人担忧的是,摩尔达维亚的所有行政领导职务几乎都被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占据,这导致摩尔达维亚人的权力被边缘化,他们在权力机构中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这种情况对摩尔达维亚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990年7月,由于受到亲罗马尼亚的“摩尔达维亚人民阵线”的强大压力,摩尔达维亚的议会决定将摩尔达维亚宣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这个决定差点让国家面临崩溃的边缘。在90年代初,摩尔达维亚受到压力,其议会决定让摩尔达维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然而,这个决定差点让国家陷入瓦解的危机。

最先站出来的是使用土耳其语的嘎嘎乌兹人,他们信仰东正教,并宣布要建立自己的“共和国”。在摩尔多瓦于1991年8月宣布独立后,嘎嘎乌兹人进一步要求获得自治权。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最终获得了自治权,并成功建立了自治区,从而解决了问题。

在同一段时间内,乌克兰语系的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民一起提出了创建“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主义”,其首都设立在蒂拉斯波尔。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摩尔多瓦与俄罗斯之间在前苏联的第14集团军驻地——德涅斯特河畔发生了剧烈的武装冲突。

在1992年,摩尔多瓦和俄罗斯终于达成了一项协议,以暂时解决双方的分歧。协议内容规定,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国的俄罗斯人可以继续留在摩尔多瓦境内,并享有特殊地位。然而,他们必须遵守摩尔多瓦的法律和规定。此外,协议还明确指出,如果未来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合并,该地区的居民将有权自行决定他们的去留问题。这一协议的达成,标志着双方在解决争端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的关系中,他们于1992年签署了友好协议,这份协议使得乌克兰放弃了之前对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控制计划。

然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俄罗斯将撤军摩尔多瓦的问题与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的地位问题紧密相连,持续对摩尔多瓦施加压力。这种状况导致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简化版:俄罗斯对摩尔多瓦的撤军问题与德涅斯特河左岸的地位问题关联在一起,一直对摩尔多瓦施加压力。这样导致了左岸地区的问题长期未能解决。

近期,俄罗斯的领导人再次提到了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的地位问题。有人猜测这地区有可能回归俄罗斯。如果真的如此,俄罗斯将新增一块飞地。同时,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的重新统一也可能成为趋势。然而,历史记录显示,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从未属于摩尔多瓦,因此对摩尔多瓦来说并无实质性损失。但新的问题在于,摩尔多瓦是否愿意再次与罗马尼亚合并。这些问题仍待解决。

头条账号/天启元贞。

(本内容由天启元贞独创,辛苦创作,请欣赏并给予支持,如点赞、评论或分享,更多精彩内容即将为您呈现。)原创不易,天启元贞用心创作每一篇文章,欢迎您点赞、评论和转发,以示鼓励。我们将继续为您带来更多优质内容。作者天启元贞倾力打造每一篇作品,希望大家喜欢并给予反馈,点赞、评论和分享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更多精彩内容即将与大家见面。原创作品,由天启元贞出品,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请点赞、评论或转发,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精彩内容。我们会继续努力创作,不负所望。天启元贞所写内容皆为原创,感谢你的支持与关注。记得点赞、评论并转发哦!更多优质内容等你来发现。

标签: 摩尔多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