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印象滇西

行业 114 0

今年冬天,十二月初。约友夫妇随团飞抵昆明,游滇西风光。

云南的冬天要比济南温柔,概因地处高原丘陵之地,乃寒温热三带气候。海拔在2000—5000米之上,吾稍有高原反应。该域早晚温差大,还好,未忘带御寒衣。

青未了/印象滇西

云南在吾心里很神秘,听说那里的风光旖旎,七彩云飘逸朵朵。那里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那里有大理段王爷的“一阳指”神功,还有段誉的\"凌波微步\"。那里有西双版纳深情款款的“泼水节”,那里有犹如仙境般的丽江风光,那里……

随团旅游,颇有军旅之感,一切行动听指挥,早出晚归,任导游调度,一路颠簸而去,令吾等之辈,恨不少年时……

大理境内的“洱海”很有意思,虽称“洱海”却不是“海”,只是一处颇具大海气势的湖泊,湖面面积为252平方公里。若不身临其境,真难以置信,这世间竟有像大海一样浩瀚的湖泊。

乘船洱海游弋,恰逢阴云密布,极目远眺,天水一线,云山雾罩,看那群峦凹凸的山影,隐约点点……

俯看着波涛汹涌的浪头拍打着船身,忽闻咕咕的呼叫声,只见一群海鸥在天空翔集,遂盘旋在船舷的两侧,与游人十分亲近的嬉戏着,观此人与海欧和谐相处的情景。倏然,一种莫名的美好涌入心间,竟触动了心灵,我想,假如人类也能如此和谐相处,这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

概如是地理的变化吧,洱海的水由淡而渐渐变咸了,便有了海鸥的栖息,据说,这些个海鸥,是来自于遥远的西伯利亚。

云南大理,乃吾向往已久的地方,少时看《五朵金花》的电影,知道了那里有个蝴蝶泉边好梳妆,有个叫阿鹏的白族青年与副社长金花,在大理三月街一见钟情的浪漫故事。那里有美丽的风花雪月,那里还有诗和远方……

在导游的引领下,至大理古城门前,导游乃白族姑娘,她娓娓道来,叙说着古城的往世今生。

古城历史悠久,乃古诏国的旧址,已有上千年岁月了,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建筑独特,占地3平方公里,拥有棋盘式格局,南北城门对称,街道大多由青石板铺设而成。

然而,遗憾的是,除这座明代幸存的老城门处,其城内的房舍却是仿古新建的了。徜徉在青石板铺成的街巷里,凭思绪去描摹那旧时的模样……

城内游人如织,店铺林林总总。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当地人,也屡见不鲜。沿街面放眼望去,好一派太平祥和的景象。

导游边走边讲,介绍着当地白族的风俗民情。她说:“白族崇尚白色,白色被视为高雅和尊贵的象征,当然,还有其它美好的意思\"。”又续曰:“我们白族女子地位尊贵,谁家生个男孩,只摆流水席一天,而生个女孩,却要连摆流水席三日。”真可谓母系社会的风俗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她还道出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白族的住宅,纯属私有财产,是世代相传的,不用交任何费用。”闻此言,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令吾等恨不生在白族家啊……

翌日,乘大巴去腾冲,沿途群山环绕,风光宜人,公路较窄,或穿隧道,或越山壁一侧的高架桥,其交通较中原地带稍逊一筹,所经县、市,除宾馆酒店大厦外,几乎都是低矮的二、三层建筑,概因是云南省位处多地震区域吧。也没看到工矿企业冒烟的烟囱,不由暗忖,这里的百姓靠什么生存呢?莫非靠旅游业、靠农业,抑或是靠种烟草,还有云南白药、普洱茶之类的营生……

腾冲地处极边,历史悠久,乃边关重镇。当今有了声名远播的翡翠商城,又是青山绿水的休闲宝地。被明代文人徐霞客称之为“极边第一城”。欲知腾冲详情,可读《徐霞客游记》恕吾不再赘述。

其实,未来腾冲前,吾对此地也略知一、二了,乃因曾看过中国远征军的史料吧。

冒淅淅沥沥的雨,怀敬仰之心,步入滇西抗战纪念馆。那展馆的图片及场景,令吾等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那条滇缅公路是抗战时期,中国最后的一条生命线,于1938年修筑,整个中国外援关口都被日军封锁,而只存留下这条通往缅甸的血脉之路,关乎中华民族的存亡之路。当年修筑该公路时,外国专家曾说,最少也得修筑三年。而时任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的龙云先生,掷地有声得说:“我们自己修!”遂号令二十万民工,自备干粮,风餐露宿,夜以继日,也不知伤亡了多少人,仅用了九个月时间,劈山凿嶺,竟硬生生打通了一条长达990公里的滇缅公路。于是该路变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于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阶段,为保卫滇缅公路,这条抗战的“输血线”,中国远征军出征滇缅印。中国军人在战场上以巨大的牺牲,战胜了日本侵略军。并向世界证明,中国不会亡!……

史海钩沉,重温这段历史,不禁肃然起敬,真可谓\"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那些个为民族存亡而战死的军人和云南汉子,乃真英雄也!必将永垂青史……

次日,去腾冲附近的热海温泉一游,据徐霞客说:“因火山活动而形成的温泉群,约有80多处,其中有一号称“大滚锅”的温泉池,直径3米多,深约1.5米,终年冒着97°C的沸水,响声震耳,蒸汽冲天。

吾众移步于泉畔的长廊里,挽起裤腿,脱去鞋袜,用木桶热泉水泡脚,洗去了一路风尘。吃着用热泉水蒸熟的鸡蛋,倒也十分惬意……

午餐后,稍歇。又踏旅途,好在不远,至北海湿地,举目巡视,四面环山,虽以入冬,但植被仍茂盛着,在这山的怀抱里,有一片广袤的湿地,湿地的水面上附着一片片厚厚的水甸,犹如浮在湖面上的绿色地毯,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动植物。在草甸拨开打造的河道上,乘蓬顶船,向远方漂去,嗅着水草的清香,鱼虾相伴左右,还有野鸭的戏水尾随,微风拂面,水波不兴,悠然自得,此情彼景,犹如一幅自然风光的油画长卷,飘入视觉,屏住呼吸,竟美得使人不忍离去……

忽得心头一紧,山的那边是缅甸吧。据说又战乱了,那炮弹不会落过来吧,念头稍纵即逝,不由哑然失笑,笑自己杞人忧天了。

临来云南时,曾来过云南的友人提醒我,去云南坐大巴时,一定要靠后坐,那里的导游很厉害,强迫游客消费购物,如你不购物,他(她)是会骂人的,友人还说:“他为了逃避消费,入商场后便躲在了厕所里……\"

可这一路走来,却未见导游强迫购物呀,人家很和蔼,只字不提购物二字,并强调消费自愿。在车上听来过云南的旅友说,云南导游强迫购物,确有此事,数年前,有好事游客,将导游骂人的视频发到网上,惹起全国人民不满,并惊动了京城高层,责令云南整治净化旅游市场,此后,导致数年间,游客不来云南了,直至近年云南旅游业,餐饮及酒店才开始慢慢复苏起来。

来滇西的第五天,去腾冲翡翠商城观光,车上,导游便开始普及翡翠和玉石的知识,并拿出实物,现场教学,可谓口若悬河,如数家珍。虽不提让你购物之事,更无强勉之意。但足以勾起你对淘宝的欲望,让人觉得如不破费点,都对不住导游的一番苦口婆心啊……

这一路走来,换了四个导游,且都是人才呀,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到大学教书,不是讲师,就是教授吧。

随后的行程,去了龙陵县的黄龙玉文化馆,第六日,返昆明后,又到了集散中心玉石馆一游。同行游友调侃的说:“来时的钱包是鼓鼓的,从三个玉石馆走出来,这钱包就瘪瘪的了”。话音刚落,便引起一阵自嘲的嘻嘻、哈哈……

有人说,要领略云南所有的风光,最少要来三次。吾以为,此话有理。

归途,在万米的高空里,卧座假寐,恍然里,忽想起俄罗斯的一首小诗《短》。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

2023.12.13于泉城

鲁黔稿

壹点号 鲁黔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 滇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