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

知识 156 0

这是妈妈给我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十七年前的七月,家在县城的妈妈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所农村中学任教。

风向

学校在距离县城三十里的正北方的一个乡镇上,一条只有两车道宽的南北向的柏油路连接着县城和学校。

工作单位离家很远,需在单位吃住,姥姥很是担心,虽万分不舍,但没有办法。

那时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

上班后,妈妈每周六上午上完两节课,就会蹬上自行车沿着那条南北向的柏油路向家的方向奔去;周日下午再蹬着自行车返回学校。

三十里并不算近,并且妈妈本就瘦弱,每次往返单程就需要两个小时,很是辛苦。

那是深秋时节一个周六的上午,妈妈从学校回家。

当时天空还算晴朗,但南风正紧,枝头的黄叶在空中飘荡。

妈妈一路顶着南风奋力蹬车,如逆水行舟。

虽已是深秋,天也很凉,但妈妈却是汗流浃背,两腿酸软。

还没到家,妈妈远远就看到姥姥已伫立在家大门口向远处张望。

看到妈妈,姥姥赶紧迎上来,满脸的疼惜和爱怜,说:“今天刮南风,路上顶风吧,快回家吃饭歇歇。”

第二天下午要返校了,姥姥帮妈妈把自行车推到大门外,“你看,今天刮的还是南风,回去的路上一定顺风,保准不会累那么很。”

姥姥说话的时候是满脸的笑意,妈妈有点不屑,“您又不是气象员,对风向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

姥姥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地笑。

妈妈把自行车骑到南北向的柏油路上才发现姥姥的话一点不假,刮的还是南风。

人借风力,风助人行,如顺水行舟,车子行驶得飞快,妈妈不仅提前二十多分钟到达学校,还一身轻松,完全没有了昨日的辛苦。

一向不理事的姥姥怎么忽然对风向有了兴趣,妈妈满心的疑惑。

后来妈妈从姥爷处得知,自从妈妈去乡下上班后,周末家校的往返途中的安危与辛苦成了姥姥最大的心事,所以,每个周末的天气预报成了她必听的节目。

如果天好顺风,姥姥就会满心欢喜,因为她知道顺风会让孩子在往返途中少多少辛苦;否则就满脸忧愁絮絮叨叨,尽是担心。

妈妈讲时眼角溢满泪水,我听得也是热泪盈眶。

姥姥关注的哪是风向,那明明是母亲关爱女儿的一颗心呀!

细节之中更见母爱的伟大!

看着眼前头发花白年已半百的母亲,我不禁想到了自己。

大学毕业后在离家几百里外的省城工作,训练很是艰苦,妈妈的电话里蕴含着深深的牵挂;

去年新冠疫情时,我去执行任务,妈妈很支持我的工作,但也是寝食难安,十分挂念;

每次休假回家,饭桌上总少不了一道菜——红烧肉,妈妈知道那是我的最爱;

休假结束回队时,行李箱里是妈妈洗熨好的整洁衣服、备好的精致美味零食……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人世间有一种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那便是母爱。

儿女的脚步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那如海的爱。

“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风向的意义已经牢记于心。

(山东省公安厅特警总队 王凯)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 风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