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美国没做成的事?为防被中国甩在身后,日本宣布研制电磁轨道炮

行业 148 0

占领军事科技制高点,能有效提高己方战争胜利几率和降低伤亡率。昔日的大英帝国、红色苏联,和今日的美国之所以被视为全球性大国,主要原因在其拥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

作为亚洲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并不甘心做“经济奶牛”,而是幻想成为美英那样的大国,于是连续多年投入巨资武装自卫队。不一样的是,日本在研发武器装备时,总离不开“邻国威胁”这个词。

做美国没做成的事?为防被中国甩在身后,日本宣布研制电磁轨道炮

1月4日,日本“日经亚洲评论”网站发布了一则消息,表示日本政府决定投巨资研发可用于拦截潜在对手高超音速导弹的电磁弹射技术。报道解释,这种技术主要用来提高弹丸发射速度,可以连续多次发射。据此可知,日本研制的是电磁轨道炮。

为了坚定自己发展电磁轨道炮的决心,日本防卫省在今年的财政预算中拨款5600万美元,用于研发电磁炮原型设备。只是,与其他国家开发武器是为巩固国防不同,日媒报道有意无意地强调“邻国威胁”。

连美国都未取得有效成果的电磁轨道炮,日本为何如此急于在上面投入巨资?日媒给的理由是,日本需要可靠武器来拦截中朝俄正在研发的高超音速导弹。

去年9月,朝鲜发射了一枚“火星-8”高超音速导弹,震惊包括了美韩在内的多个国家,意味着“高超武器俱乐部”多了一名成员。作为朝鲜的死对头,韩国也不甘示弱,紧跟着也公布了高超音速导弹概念图,还声称要在明年之前完成研发工作。

仅靠朝鲜还不足以让日本找到借口,去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宣称,中国曾进行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验,而且还可以携带核弹头。

随后不久,俄总统普京表示要在今年部署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这么一来,在日本所有邻国中,每个国家都有或正在研发高超音速导弹,日本能不慌吗。

当然,中俄朝韩并不代表日本也可以研发,因为相关国际公约和日本“和平宪法”早就明确规定,日本不能拥有进攻型武器,更何况研发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每当日本要发展先进装备时,必然会伴随“邻国威胁”。

两个月前,日本以面临“他国导弹威胁”为由,主张对和平宪法进行修改,以强化自卫队对潜在对手导弹基地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的能力。

不久后,日本又以“中美俄朝韩远程导弹威胁威胁日本”为由,提出要投资8.8亿美元研发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导弹。

这种打着“他国威胁日本安全”旗帜,为自己研发武器找借口的例子在日本政府内部比比皆是。可见,日本此次发展电磁轨道炮的理由站不住脚。

事实上,日本盯上的不仅是电磁轨道炮,还有高超音速导弹。2019年,在日本举办的一场防务展上,日本军工企业对外展示了一款“高超滑空弹”飞行器,以动画形式演示了用这款飞行器发射导弹打击类似航母水面目标的过程。

而在日本此前公布的防务大纲中,已确定要在2028年左右部署两个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大队。可见,日本是想“矛与盾”简而得之。

高超音速导弹速度不低于5马赫,俄罗斯的“先锋”更是号称速度高达20马赫,包括中美在内没有一个国家的导弹能将其拦截。为此,各国需要寻找新的拦截方式,电磁轨道炮明显是最佳选择。

日媒报道指出,现有导弹拦截速度为1700米/S,采用电磁轨道炮拦截可超过2000米/S,而日本原型机的发射速度最高曾攀至2300米/S。要知道日本电磁发射技术其实一般,若换成技术更加成熟的中国,电磁轨道炮拦截速度只高不少。

2018年4月,美国商业卫星拍摄到了中国用电磁炮穿透12层钢板靶标的试验。没多久,解放军“海洋山”号登陆舰舰艏出现了一座疑似电磁轨道炮的炮塔。2021年11月,央视播放了一段用电磁轨道炮进行灭火的视频,这标志着中国电磁炮逐步小型化,并向实战化迈进。

其实,电磁轨道炮原理很简单,说直白点就是借助电磁能高速发射弹丸,凭借强大的动能杀伤对手。优势是,能根据目标远近和强度的不同,可以调节发射速度,且能连续多次发射,避免了传统火炮中依赖炮弹装药量和发射仰角攻击目标的弊端。缺点是,电磁炮所需电能较大,难以小型化。

日本研制电磁炮只是其军事野心的一部分,继航母、万吨大驱和远程导弹之后,未来日本肯定还会研发更多极具攻击性的装备。所以,对于日本周边的国家来讲,日本每一个军事动作都不容小觑,值得警惕!

标签: 轨道炮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