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古诗词 | 宋词,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行业 172 0

《雨霖铃·寒蝉凄切》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宋词,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宋代〕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寒蝉凄切,唐诗宋词古诗词,9分钟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寒蝉叫得那样凄凉急促,面对长亭,已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刚停歇。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情,正依依不舍之际,船夫却催着恋人出发。相互握着手,相互凝视,泪水涟涟。心中无数话,却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到最后竟然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不停地悲痛哽咽。想到这一离别,山一程水一程,千里烟波,山川相隔,暮色烟霭,沉沉不语,楚地空阔,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之人,都会留下许多别恨,更何况又是在这万物肃杀的秋天,就更加受不了。今夜,酒醒时,“我”身在何处?怕只有杨柳岸边,一缕轻轻的晨风和一弯孤独的残月陪伴“我”了。这一去长年相别,从此以后,即便遇到万千风景,也形同虚设。即使有万种情意,又有谁可以倾诉呢?


注释

凄切:凄凉急促。

都门:国都之门。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无绪:没有情绪。

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沉沉:深厚的样子。

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经年:年复一年。

情:一作“流”。更:一作“待”。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一首送别词。

要什么样的深情,才能写出这样的好词。此词是柳永流传最广的一首词,也是其杰出的代表作之一。

苏东坡只对“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给予高度评价,其实这首词中的婉约深情,才是柳永最重要的代表风格。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又是这首词最著名的词句。

此词可为婉约正宗代表作,一读即能感受到宋词独有的韵味。

只开头“寒蝉凄切”四字,就已经有万千怨恨,不能言说。

寒蝉声凄厉,人间离别声又何尝不是?“对长亭晚”,言送别的时间,在一个蝉声凄厉的夜晚。“长亭”,已经在暗示送别。后来,人们看见“长亭”,几乎就会想起送别。及至弘一法师写出“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到歌词,长亭从此被定格在送别。柳永的这句“对长亭晚”功不可没。当然,李白句“长亭更短亭”,更早一些道出了离愁别绪。

“骤雨初歇”,一阵疾风骤雨,刚刚停歇。是雨留人,也是人留人。可是雨停了,再拿什么来留人呢?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一个“催”字,既是对于“骤雨初歇”的照应,也拉开了送别的序幕。“都门”与“长亭”,互为补充,言送别地点在京都城外的长亭。“帐饮无绪”,因为恋人要远别。一边正在“留恋处”,另一边却是“兰舟催发”。一“留”一“催”之间,写出了船夫不解离人之心情,反衬出词人送别之深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何其深情,何其不舍,何其悲怆。执手相看的是“泪眼”,心中无数话,却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到最后竟然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不停地悲痛哽咽。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为何如此伤心,只因为这一去天涯海角,恐怕后会无期。“去去”,是去多远?是千里烟波,山川相隔。楚天如此广阔,你我一别,又会何日再相见呢?“暮霭沉沉”不语,正是对于我们相见无期的一种暗示。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早知道离别这么苦,还不如当初不相恋,便不会有别愁。秋天万物肃杀,本来就够悲伤的了。更何况还要在这个时节离别呢?离人心上秋,合成一个愁。所以,在秋天送别往往比别的季节更令人伤感。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是全词最深情之处。恋人走后,词人借酒浇愁,一醉不起,干脆就抱着杨柳树吐啊吐,吐完沉沉的睡去。醒来发现,已经到来深夜。一弯残月,孤独地挂在天边。晚风轻轻地吹过,却怎么也吹不走心中的离愁。从此,这身边少了一个红颜知己,多了无尽的愁绪。醉的越厉害,说明词人爱的越深。非深爱之人,不能理会此句的深情与高妙。无一字言愁,却愁到极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从今往后,一年又一年,纵是有数不清的良辰美景,也与“我”无关。正如唐人李益《写情》诗句,“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最美的风景,没有了你,就成了摆设,毫无乐趣可言。“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千种风情不如有你在身边。你站在哪里,哪里就风情万种。你就是“最美人间四月天”,你就是这天地间最美的风景。只可惜,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刹那间的风景,都化成了愁绪。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柳永这一阕《雨霖铃》正是“言长”的代表作。李清照评判众人,独爱柳永,“变旧声为新声”“谐音律”,为婉约之正宗,尽管也有“词语尘下”之不同意见,但总体还是给予充分肯定的。“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永以“言长”开辟了慢词的流行新天地,成为言情的最佳体裁,构成了宋词独有的韵味,非常了不起。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标签: 寒蝉凄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