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烟台市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元龙泉窑青釉划花堆塑公道杯

行业 183 0

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早在唐代,皇帝便用戒盈杯做警示的礼器,取自魏征向唐太宗谏言“居高思危,持满戒溢”之意。宋元时期,官窑烧造的戒盈杯开始出现。

据传,明洪武年间,御窑厂参照戒盈杯的原理,成功烧制出“九龙杯”进贡给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用其盛酒宴请文武大臣,为让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特意让人把御酒添得满满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

文化中国行|烟台市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元龙泉窑青釉划花堆塑公道杯

朱元璋对此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只可浅平,不能贪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朱元璋便将其命名为“公道杯”。

在烟台市博物馆内,藏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元龙泉窑青釉划花堆塑公道杯。

细看公道杯,其中央塑一袒胸老者,称作“公道佬”。杯托呈葵口状,浅腹,小圈足,托内塑一鸡笼式杯座。胎体厚重,露胎处泛火石红。整体釉色青翠,釉质丰润,有玉质感。杯与杯托的外腹部均刻有划花菊瓣纹,鸡笼式杯座凸印缠枝莲纹,寓意“清廉”。

此杯设计巧妙的是,“公道佬”体内有一倒置U形管,管下端通杯底小口。当向杯中注酒时,若酒高过“公道杯”的界限即老者胸部,杯中之酒即迅速从杯内泄光,流到下面承接的杯托之中。

公道杯之所以公道,其玄妙就在杯内,它巧妙地运用虹吸原理。虹吸原理是指密闭在弯管中的液体,在弯管两侧端口压强不同时,就向着压强较小的一侧流动。

以用橡胶管给鱼缸换水为例:拿一根较长的橡胶管,将管的一端插入水中,在另一端吸气,由于吸气端气压减小,水会进入到橡胶管中。当水充满橡胶管时,堵住吸气端,然后将吸气端下垂到鱼缸底端以下,放开吸气端,由于伸入鱼缸中的一端水位高,压强大,水会由压强大的一边流向压强小的一边,鱼缸中的水就会自动流出。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杨云阁

标签: 龙泉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