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他是华佗转世,上海10岁男孩坐诊看病,准确率高达90%

热点 162 0

一位出生就是病秧子的小男孩,都不能出门玩耍,在4岁的时候病情加重,生命垂危。

他却在6年后成为一名独立问诊的中医,甚至被人们称为百年难遇的“中医小神童”“华佗转世”。

老中医:他是华佗转世,上海10岁男孩坐诊看病,准确率高达90%

这6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位只有10岁的小中医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独立问诊?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冥冥之中

2000年,刘尚瑾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人家,自小就体格孱弱,时常生病,父母为了他的健康,几乎不让他出门玩耍。

随着年龄增长,刘尚瑾的身体状况反而每况愈下,在4岁那年更是突发一场怪病,双眼无神,日渐消瘦,眼看着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着急的一家人为此奔走于上海各大医院,但检查结果毫无线索,医生们束手无策,只能开具一些常规的对症下药的方子,却不能根治。

看着孩子的病情反反复复,他的父母无助万分,曾经憧憬的生活也被无尽的绝望笼罩。

一家人整日以泪洗面,看着日渐虚弱消瘦的儿子,都恨不得去替孩子承受,可是又没有办法,最后一位好心的老人推荐他们可以试一下中医。

俗话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一家人紧紧抓住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应该放弃。

经人介绍,他们辗转找到了当时备受推崇的中医大师杨志勋教授,老中医仅是简单诊脉便开出一付平平无奇的药方。

本以为最后渺茫的一线生机,谁料刘尚瑾服药后病情出乎意料地好转,整个人仿佛重获新生。

刘尚瑾之前头疼欲裂,经常被折磨的睡不着觉,浑身无力,走两步路都会气喘吁吁的,现在的他,明显的感觉到身体的症状减轻了,就像是换了一个身体一样。

一家人喜极而泣,而在这个过程中,年幼的刘尚瑾对中医开始产生了浓厚兴趣,仅仅是通过把脉就能看到身体的病症,简单的几服药就把缠绕自己多年的疾病根治了,他迫切想了解这门神奇学问的奥秘,于是向父母表达了学习中医的心愿。

父母虽一度认为是孩子的一时兴趣,但见他认真专注,便决定全力支持儿子追随内心的热忱。

就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刘尚瑾结缘了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开启了他不平凡人生的崭新篇章。

在获得父母的支持后,8岁的刘尚瑾便入读了北京的清新国医班,拜著名国手杨志勋为师,开启了系统学习中医的道路。

刘尚瑾究竟是一时兴起,还是情有独钟,他学习中医的过程顺利吗?

学有所成,独立问诊

中医理论讲解虽然晦涩深奥,但刘尚瑾仅通读几遍便能牢牢记住,对药物、脉象、穴位等专业名词了如指掌,让杨老瞠目结舌。

杨志勋发现了这位年纪最小的孩子,是自己所有学员里面最有天赋的,便开始观察他,对他进行着重培养。

为了适应孩子的年龄特点,杨老编制了多种“童趣式”的教学方法,如用卡片游戏教五行理论,用吉他弦比喻脉象松弛等,在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下,刘尚瑾受益匪浅。

尽管学习内容枯燥乏味,但刘尚瑾却从未对中医失去热情,相反,他以超于常人的毅力,贪婪吸收每一个知识点,下课后,他还会默默钻研医典,给家人朋友反复练习切脉。

用了不到半年,刘尚瑾就熟记了上千味中草药的名称和功效,对于同龄人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杨志勋看着小徒弟的进步神速,就决定让他跟随自己出诊,在临床一线见习,最开始,刘尚瑾只是在杨老诊脉后,自己再练习一次,虽然对脉象的感知还很生疏,但经过一次次的实践,他很快便领悟了窍门,诊断的准确度高达98%,令所有人惊诧不已。

终于,在杨老的手把手指导下,年仅10岁的刘尚瑾就能独立坐诊、为病人把脉开方了,慕名前来的患者越来越多,他那“小华佗”的名号也在上海中医界渐传开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小年纪便能小有成就,靠的正是刘尚瑾对中医执着的热爱,以及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

虽然年少成名,但刘尚瑾并未止步于此,他清楚知道,要在中医这一博大精深的领域内有更高造诣,单单依赖天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精进。

当代华佗现状

刘尚瑾8岁学医,10岁独立坐诊开始,他苦心钻研临床经验,不断钻研诊断水平,不仅要掌握望闻问切的四诊合参还要熟谙方剂的配伍,以及中药的炮制手法

杨老见刘尚瑾干劲十足,愈发为他感到欣慰,同时他也发现,这个年轻的小徒弟对待每一位求医者都怀揣一颗仁爱之心,平等有耐心,渐渐在行医过程中领悟到了“医者父母心”的至理名言。

年少时就树立如此高尚的医者操守,实属难能可贵,由此可见刘尚瑾对中医不仅怀有天资,更怀有一颗虔诚之心,视之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

正是这份虔诚,驱使他在成为“小神医”后依旧兢兢业业、力求上进,问诊时不仅追求准确,更追求为民岂止,这种精神值得所有中医从业者学习和发扬。

就这样,刘尚瑾在杨老的悉心指导和自身不懈努力下,从一个年幼的小徒弟,逐步成长为一位医术精湛的中医师。

2024年,年仅24岁的刘尚瑾不负所托的成为了北京的一名主治医生,一直不断在中医领域钻研,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

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成绩,但对于怀揣中医理想的刘尚瑾来说,他才仅仅走过了很小的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这一瑰宝,将是他今后漫漫人生路上的不懈追求。

刘尚瑾的成长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反思,他的故事再次诠释了“天赋和勤奋并重”的人生哲理。

刘尚瑾自幼对中医抱有非凡天赋,但单凭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正是因为他怀揣对中医执着的热爱,愿意付出日复一日的勤奋钻研,才能在短时间内便小有成就。

如果止步不前,单凭一时的天分,必将徒劳无功。

中医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瑰宝,中医学理论博大精深,临证经验非常宝贵,它与西医相辅相成,为民众健康护航。

可喜的是,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的持续复兴,近年来涌现出了不少像刘尚瑾这样的中医新秀,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坚决杜绝那些假冒伪劣、玩把戏的“神医”存在,避免继续败坏中医的美好声誉。

我们应该以刘尚瑾那种虔诚的心态,恪守中医的操守和信念,在临证时怀揣仁爱之心,为民众的健康谋福祉。

中医领域涌现出更多像刘尚瑾一样优秀的后辈,也出现了很多相信中医的人们,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医文化。

互联网的发展,中医已经走出国门了,中医也成为了继“中国功夫”之后的第二个震惊世界的项目了,一个不需要任何仪器,仅仅是靠把脉就能察觉出身体问题的神奇方式。

传统文化的保护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支持中医刻不容缓,让中医在世界的舞台上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央视网:《中华医药-我是小中医》,2010-6-3

健康故事:刘尚谨 我是小中医

标签: 老中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