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剑胆琴心 | 《青蓝》30期

行业 145 0




特种设备故障

范仲淹的剑胆琴心 | 《青蓝》30期


黎杰

“电梯坏了?”


儿子见电梯旁放了一个禁行的红黄色三角标志,问正在小区电梯边忙活的维修工人师傅。


儿子从成都回来,身上背一个背包,手里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儿媳跟在他身后,拖着一口大拉杆箱。


师傅答:“嗯,正在抢修。”


“啥时能修好?”儿子把女儿从左手换到右手,孩子挺沉的,他看了一眼师傅,心想如果电梯能很快修好,就等等吧。


“这是特种设备,可能一时半会儿修不好,走步梯吧。”师傅大概看出儿子心思,提示说。


儿子无奈,摇摇头,把孩子再换个手,背着包,回头对媳妇说:“只有爬楼梯了。”


我打开门,望见儿子额头上的微汗,责怪他不事先打个电话,我们好下楼去接他们。


儿子笑笑说:“本想给你个惊喜,没想到,电梯不给我面子,让我们有些狼狈。”


是的,我也挺尴尬,表情有些讪然,儿子儿媳孙女难得回家一趟,结果电梯就坏在不该坏的时候。


居住的这个小区有些老旧,原本没电梯,小区改造时,加装的。电梯外置,透明,立在小区,也是一景。


有了电梯,的确给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

比如,以前买点米面,车拉至楼下,得自己吭吭哧哧扛上楼,现在不了,电梯嗖一下,就运上楼了。妻子喜花,她要在客厅摆两盆大型盆栽,以前植物买回,得从步梯弄上楼,运费比花价贵,现在好了,一个电话,卖家就兴冲冲地给搬来了。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已八十六岁的老母亲。以前,母亲有老毛病,心衰气喘,爬五楼,得歇两三次,电梯安装后,母亲笑得合不上嘴,她可以天天下楼与老姐妹们打堆散步聊天了。


有电梯真好,不过再好,这机械的电梯,也会出故障。


这特种设备的故障,可不是小毛病,关不上门,需要更换一个零部件,而零部件还得厂家发货,一来二去,没个三两天恐怕不行。然而,厂家发货速度还真快,维修人员的预估时间太过保守,第二天下午零部件一到,维修人员立马给换上,故障解决,电梯又正常运行了。


有电梯真好!


不过,儿子儿媳和孙女都已回成都了,这次回家的体验很不好,但愿他们下次回家,不会再遇到如此境况。


作者系南充市嘉陵区文联主席









辛勤奔波

李永辉 摄



作者单位:营山县市场监管局









范仲淹的剑胆琴心


孙文华


在淄州颜神镇秋口读书期间,范仲淹因继父朱文翰为淄州长史,张蕴为兵马监押,所以,时已二十岁的范仲淹有幸向张蕴学习剑术。


能向大英雄张蕴学剑,范仲淹心中那份喜悦又怎么按捺得住呢?因此,在学、练剑的过程中,范仲淹都分外投入,每一招,每一式,他都学、练得格外认真。跟张蕴学剑,使他剑术大涨。


他曾写过一首《剑联句》,其中有云:


与君斩鳌足,八极停震虩。

与君製鹏翼,三辰增焕赫。

莫使化猿翁,辱我为纪惑。

莫使暴虎人,屈我执仇敌。

尊严俟冠冕,左右舞干戚。

功成不可留,延平空霹雳。


后来,又曾写过一首《匣剑》诗:


灵剑经年匣,决云谁为高。

报人如有道,何忍问吹毛。


这两首诗皆与李白的“弹剑作歌”、怀才不遇迥然有别。前一首既表达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也表达铸甲销戈的美好心愿,后一首抒发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心声。


“君子无故不撤琴”,范仲淹还有幸师从崔遵度学琴。崔遵度擅于鼓琴,曾为东宫太子琴师,徙居淄州后,范仲淹得以拜在他门下学琴。


崔遵度去世,范仲淹写了一封《与唐处士书》:

“皇宋文明之运,宜建大雅,东宫故谕德崔公其人也。尝游于门下,一日请曰:‘琴何为是?’公曰:‘清厉而静,和润而远。’某拜而退,思而释曰:‘清厉而弗静,其失也躁;和润而弗远,其失也佞。弗躁弗佞,其中和之道欤?’一日,又请曰:‘今之能琴,谁可与先生和者?’曰:‘唐处士可矣。’某拜而退,美而歌曰:‘有人焉,有人焉!’且将师其一二。属远仕乎千里,未获所存。今复选于上京。崔公既殁,琴不在于君子乎?君将怀其意,授之一二,使得操尧舜之音,游羲皇之域,其赐也,岂不大哉?又先生之琴传,传而无穷;上圣之风存,存乎盛时,其旨也,岂不远哉?诚不敢助《南薰》之诗,以为天下富寿,庶几宣三乐之情,以美生平而可乎?”


这封信,道出了范仲淹的学琴经历,是他关于琴的理论的重要文章。范仲淹推崇上古的、理想中的圣人之琴、中和之琴,在他眼中,琴早已超越了乐器本身,与天地、大道结合在了一起,可谓“圣人之器”。范仲淹反对将古琴当作“艺”、艺人琴来对待,“妙指美声,巧以相尚,丧其大,矜其细”。他的“琴不以艺观”的思想,对后世的文人有很大影响。


(作者系眉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雨中有条孤寂的鱼(外一首)


周梦蝶


傍晚时分忽然下起了雨

静静地站在窗前

放眼望去

楼下的行人宛若一条条鱼

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四处游弋

此时的风沉默不语

而我在雨中想你

没有哀怨和悲戚

思念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就好比一条鱼被大海抛弃

告别了潮汐

忘却了归期

也许变成鱼是幸福的

无论快乐还是忧虑

据说只有短到七秒的记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虽无暂时拥有

也无长久别离

总算胜过一个无言的结局

即便是想要哭泣

那也能沉入海底

让倾盆热泪化成点滴涟漪

静水流深

了无痕迹


洇渡


再也熬不过四月的倒春寒

厚实的桐花在风中急速坠落

铺成一条条黄白相间的地毯

似乎打算借机送走春天

每一个花蕊

凝聚着季节的恩恩怨怨

每一朵花瓣

暗藏着气候的碎碎念念

我对春天的无限眷恋

仿佛仍在没有休止的蔓延

试图穿透烟雨笼罩的幽暗

纵身跃上红五月的彼岸

烂漫云水间

依然舞翩跹

犹如一个时间的泅渡者

我已听到了盛夏光年的声声呼唤

于是我丢弃哀怨扬起笑脸

大踏步地走进了暮春与初夏的边缘

不知冷暖

忘了深浅

作者系内江市东兴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来源 | 消费质量报

编辑 | 李星彤

校对 | 陈蕊妮

责编 | 张可

审核 | 李晓龙

版权声明 | 本文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青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