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

热点 173 0

汪曾祺老先生在《人间草木》中写到一个我非常熟知的粮食作物_地瓜,当时写时,他把地瓜归类到“昆明果品”当中,是有原因的。

地瓜

“地瓜不是水果,但对吃不起水果的穷大学生来说,它也就算是水果了”。

他还说:“地瓜又甜又多水分,可以解渴,也可以充饥。这东西有股土腥气。然而正是这点土腥气会让人想起地瓜,想起昆明,想起我们那一段穷日子,非常快乐的穷日子”。

其实一个人感觉到的幸福与快乐与贫富真的没有直接的联系。

看到此文之后,我油然想起地瓜在我小时候的种种深刻的印象,那段时光也是快乐的。

虽然汪曾祺老先生写的自己大学时代与我小时候所生活的七八十年代相隔久远,但是八十年代左右的农村生活,记忆中依然很穷,如今想来有种无法想象的贫穷。基本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穿,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多少水果。所伴随我们的就是煮地瓜蒸地瓜烤地瓜,地瓜煎饼地瓜粉条。

夏天还好,有各种瓜果上市,父母偶尔会买些让我们尝尝鲜,不会充足的买了随便吃,香蕉苹果之类基本只有过年才能吃得到。

那时地里种的水萝卜红萝卜充当了我们大半年的水果,还有麦季的西红柿,秋季产出的地瓜都可以用做水果来享甪。

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家里刨地瓜时,正是水果困乏的时候,跟大人下地干活时,看到大人从地里刨出的颜色鲜亮又大的地瓜,也会满心欢喜,会让大人用农具削去皮,坐在地头上津津有味的啃起来,总是以吃水果的心情品味着甜脆的地瓜香。

地瓜有白瓤红瓤黄瓤的,白瓤的淀粉多,适合煮了吃,其它两种生吃煮吃都很好吃。

有这样切身感受的时候并没有多久,好像只局限于朦胧记忆的小时候。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渐变好,地瓜当水果逐渐也退出了生活的记忆。

后来家里也极少种地瓜了,一般只种小麦玉米花生三种粮食作物。

但是小时候好多年都认为,总是吃地瓜玉米的家庭是贫穷的象征,只有天天吃白面馒头小麦煎饼的才算得上富足一些的家庭。

在地瓜被忽视多年之后,如今又成了餐桌上很受欢迎的粮食作物。况且品类也非常繁多。紫薯,栗子薯,焦糖薯等等吧,每次赶集就喜欢买些蒸了煮了吃。

不仅是地瓜,如今地瓜秧也成了养生好东西。

世事变迁,生活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个人对食物的认知态度都有了转变。况且这种转变体现了人们对食物和生活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和进化之中。

说到快乐与否,生活有时就是这样,拥有了很多东西真的未必快乐,拥有的少也未必不快乐。

幸福与快乐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受,与心是相连的,由心境决定的,与贫富没有绝对关系。因为很有钱的人不一定很幸福快乐,但没多少钱的人也有很多是幸福快乐的。

只不过当你从贫穷中真正走出来,重新再看待那段贫穷时,有了自信有了满足有了释怀。否则永远都无法心平气和云淡风轻地去看待曾经的贫穷。

标签: 地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