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千年烤肉嘉峪关

知识 194 0

明朝初年,宫闱深沉的紫禁城,一祯“丝绸之路巨幅地图长卷”诞生了。卷中有山有水、有关有楼,仿佛一幅山水巨作。其实,这是《明代丝绸之路大地图》的《蒙古山水地图》手卷。

这幅地图绘制了从中国边塞,到今天沙特阿拉伯麦加的西行之路,精确细致地描绘了211个明代地名,涉及欧洲、亚洲、非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胡杨|千年烤肉嘉峪关

这一线路,正是明代丝绸之路的线路,生动反映了古丝绸之路最后阶段的辉煌场景,对于研究古代中外交流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幅长卷中,最东边的起点,就是中国的嘉峪关。

嘉峪关市因企设市、因关得名,是随着1958年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因“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而命名,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历来被称为“河西第一隘口”“边陲锁钥”。

嘉峪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在这里交融,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这里碰撞,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在这里汇聚,华夏文明和世界其他三大文明在这里交流交往,赋予了这片土地深沉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尤其是饮食文化,更是了解嘉峪关的一个窗口。

闻名遐迩的嘉峪关烤肉,就是嘉峪关饮食文化的代表作。

众所周知,我国养羊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羊肉作为食材也时日遥远。但羊肉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了腥膻而滋味鲜美,既成为西域少数民族的挚爱,又能为中原贵族所接受并食不厌烦,从现有的历史资料来看,嘉峪关应该是羊肉美食的发源地。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它西接西域、东联中原、南邻青藏、北通蒙古,各种文化在这里聚集、融合,积累了深厚的饮食文化传统,尤其是羊肉的加工、制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饮食体系。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使人们通过美食,体验乡愁,接受文化洗礼和熏陶。

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砖壁画中,宰羊、取肉、炙烤,像一部连环画一样,清清楚楚地展示出来,是我们目前最早最系统的有关烤肉的考古资料。

嘉峪关新城6号墓前室东壁,绘有一幅烤羊肉串的图案,画面有一女子手持带柄的三股叉,叉上串有肉块,另一女子双腿跪坐在火盆前,正在烤肉。在北壁西侧和西壁右侧,绘有多幅进食图,画面均表现仆人手持长柄三股铁叉的羊肉串递给主人。

1号墓中,也绘有一仆人在烤肉,另一幅则绘有一男主人坐于榻上,手持一把扇子,前面有一男仆正在把羊肉串递给主人。

7号墓中,绘有两女子席地跪坐,中间一张小桌,右侧一女子右手持一长柄三股铁叉,她们正在宴饮。

5号墓中室绘有孩童手持羊肉串的图像。

通过砖壁画的各类饮食画面,专家们认为,羊肉饮食从西域传入中原,嘉峪关一带是一个关键的节点。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中亚饮食之法渐有传入汉室者,羊肉随之盛行。据史料记载,胡羹即是其中之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胡羹这种羊肉美食,已经宫廷中深受皇族喜爱,十分流行。

胡羹的制法是:羊肋三公斤,加羊肉二公斤,水四升,煮熟,肥肋骨抽掉,切肉成块,加葱头五百克,芫荽五百克,并安石榴汁数合调味。安石榴是安息石榴的简称,从伊朗传入。

还有一种羊肉的制作方法叫胡炮肉,取一岁肥羊,现杀现切,精肉和脂肪都切成细缕菜丝,下入豆豉中,加盐、葱白、姜、花椒、荜拔、胡椒调味。将羊肉洗净翻过来,把切好的羊肉装到肚中,以满为度,缝合好,在凹坑中生火,烧红了,移却灰火,把羊肚放在火坑中,再盖上灰火,再起火燃烧,约烧煮一顿饭的时间,便熟了,其肚香美异常。

今天,像刷羊肉、手抓羊肉这些甘肃的特色美食,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魏晋时期,嘉峪关一带就已经流行了。

专家指出,由于嘉峪关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节点,各种文化交流,尤其是各种植物的输出和输入,缔造了深厚的羊肉美食文化。许多美食都是在嘉峪关一带加以孵化、成熟之后,才逐步传人中原和西域,使之成为美食的荟萃之地、美食文化的发祥之地。

出土于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的画像砖,生动地展示了当时人们制作“手抓羊肉”的全过程。在画像砖的右侧,一位“大厨”正手持快刀在案上切肉,切碎的肉放于案下的盘中。而左边的“大厨”挽起袖子煮肉,上方还挂着切好的肉块。现代的手抓羊肉大概也是这么个做法,但不清楚肉出锅后,古人究竟是沾着醋水,还是沾椒盐吃。独特的地理位置,频繁的文化交流,缔造了嘉峪关深厚的羊肉饮食文化传统。

嘉峪关烤羊肉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美食工艺的延伸。

首先是选料:选取半年内生的小羯羊。时间长了,肉质偏老,很难烤透烤熟;时间短的,肉质鲜嫩,但羊肉味儿不充分,半年生小羯羊恰到好处。

嘉峪关因为地处祁连山下,自古畜牧天下饶。大片的盐碱滩,茂盛的碱性牧草,滋养了品种优良、肉质鲜美的肉羊品种,它们的肉质天生就少有腥膻味。人们戏称这里的羊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拉出来的是六味地黄丸。

第二步是分解:将选好的小羯羊用刀进行分解、剔骨。除羊毛和羊肠不能食用外,其他部位均可烤制。

第三步是串肉,将肉切成薄薄的约3平方厘米见方的肉片,用钢签穿好备用。

第四步是烤制。羊肉串种类有羊头、羊肚、羊肉肝、羊心、羊腿、羊板、羊板筋、羊蹄、里脊肉、瘦肉、加花肉等,种类丰富,可根据顾客要求烤制。烤制是嘉峪关烤肉最核心的部分,有经验的烤肉师傅两把肉在手中,翻腾自如,使肉串始终处于火焰的最佳位置。其翻烤的次数,烤炙的时间,都有严格的把控,不然,就会烤焦或夹生。

每一个烤肉师傅都有自己独特的调料配表,虽然主料都是辣椒面、孜然、咸盐等,但量的多少,放料的火候,他们都有自己的独家密方,辣椒面和孜然中还可添加其他调料。

一般情况下,嘉峪关烤肉的辅料可多达40多种,像蒜泥和醋,烤内脏时添加,可去膻添鲜。也因为烤羊肉的盛行,人们的创新意识不断被激发,为了适应大部分食客的口味,嘉峪关人发明了滋味独特的椒盐肉,就是不放辣椒,仅仅撒盐现烤,满足了孩子和吃不了辣的食客的需求。椒盐肉的真空包装,已经成为抢手的地方旅游特产。

在嘉峪关,除了羊毛不烤,羊身上的每个部位都吃干榨尽,每一个烤肉店,都有一本厚厚的食谱。

当一把把新鲜的羊肉串,送上燃着无烟煤的槽形铁皮烤肉炉时,烤肉师傅一边用煤火焙烤,一边撒上精盐、姜粉、辣椒粉、花椒粉、八角粉、孜然粉等佐料,并不断翻动,随时刷抹调味液。烤到表面脆黄、肉质熟透、香味浓烈时,食客的口水也随之流了出来。尤其是烤熟后的羊肉串,色泽酱红、麻辣鲜香油亮、不腻不膻、外酥里嫩、肉质鲜美、别具风味。

从烟熏火燎的街边小吃,发展成为饮食行业的主流;从单打独斗的小摊点,到窗明几净的烤肉城;烤肉,已成为嘉峪关人的待客之道。

来嘉峪关,必吃一次嘉峪关烤肉。

目前,嘉峪关烤肉已成为嘉峪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成了眼镜烤肉、小党烤肉等一批旗舰店,大大小小300多家烤肉店分布在市区的角角落落,烤肉的香味,弥漫全城。而在全国,冠以嘉峪关烤肉品牌的烤肉店,已有约600多家。

嘉峪关烤肉,千年不散的宴席,正被越来越多的食客所接受和喜爱。

胡杨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长城研究院研究员

曾获冰心散文奖,中国当代诗歌奖等

上一篇:善琏网红辣油小馄饨的“马克”江湖

壹点号一食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 胡杨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