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问施一公

热点 161 0

近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忠诚楼学术报告厅内,原本只能容纳300余人的会场,聚集了400余人。这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应邀作北京市医学科技创新院士、北京学者“领航”专场讲座。

趣问施一公


施一公以“生命科学研究与产业化趋势”为主题,带领大家回顾了人类文明与科技发展的历史,讲述科学研究进步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并结合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典型案例,进一步说明了基础研究在推动医药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人员趣问施一公,施一公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会场响起阵阵掌声与笑声。




学会“充电”和取舍


“施老师好!您不仅有优异的学术成绩,还有亮眼的马拉松成绩。请问您是如何做好时间支配,在运动和科学领域都表现得如此优异?”首个问题一经提出,便引得现场笑声响起。


施一公身上的“标签”有很多。


他是一名科学家,致力于研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揭示了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解析了γ-分泌酶复合物三维原子结构,解析了一系列真核信使RNA剪接体关键复合物结构,并揭示了其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


他是一位校长,2008年回国后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之后任清华大学副校长,随后担任了西湖大学校长。


他还是一名跑者,参加过十几场马拉松。在2020年的广州马拉松赛中,53岁的施一公身着印有西湖大学字样的背心,以3小时34分56秒的成绩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


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时间是放弃运动的主要原因。然而,科研工作繁忙的施一公,从来都不忘给跑步留出时间。“跑步也是给自己‘充电’的过程。只要方法得当,跑步能调整你的能量级别,增强心脏机能和肺活量,让你供血充足、思维敏捷。”施一公说,“这不仅锻炼了身体,也锻炼了意志力。”


成为西湖大学校长后,施一公加入西湖大学跑团。如今,跑团队伍日益壮大。西湖大学微信公众号上有这样一段话:“长跑,是西湖大学跳动的运动‘基因’。开学跑、跨年跑、云谷第一跑……只要是学校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定有西湖大学跑团长跑的英姿。透过长跑,我们也在用另一种视角见证着学校的发展。”


关于时间支配问题,施一公坦言:“和在座的各位一样,有时我对时间支配得并不好,经常会顾此失彼。但在每一天的工作中,我都会分出一个优先级,优先处理最值得的事、紧急的事和我感兴趣的事。”


施一公回忆起跟随美国科学院院士尼古拉·帕瓦拉蒂奇开展博士后研究时的故事:“我读博士时,导师很重视文献阅读,作为学生我受益匪浅。那时我认为,所有的科学家在任何时期都需要博学多读。于是,刚入实验室,我试图表现自己的读文献功底,也想与尼古拉讨论并得到他的真传。”


一天,施一公精读了一篇《自然》周刊上发表的前沿文章。遇到尼古拉时,施一公积极地向他描述这篇文章的精妙科研角度和方法,然而尼古拉却尴尬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读过这篇文章。”施一公心想,可能这篇文章太新了,教授还没有读到。又过了几天,施一公又读到一篇好文,再次找教授讨论,教授依旧说没有读过,并告诉施一公他的阅读不广泛。施一公不解,科研造诣如此高的教授,没有广泛的文献阅读,是如何做好研究的。


“尼古拉的回答让我很意外,他说他只读与研究兴趣有直接关系的论文,并且只有在写论文时才会大量阅读。”施一公说,尼古拉告诉他,他的时间有限,权衡利弊之后,他只能把有限的时间用在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与学生讨论课题、写文章等。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就只能少读文章、少听讲座了。


“尼古拉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必须学会分配时间,做好取舍,不可能做到万事面面俱到。”施一公说。


透过微观认识宏观


随后,一名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青年外科医生,聚焦“平衡”问题追问施一公:“作为医生,我们的研究通常会立足临床,聚焦在某一个领域,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但我经常有很多宏观的想法。比如,能否通过DNA检测,预测出所有事物的长相。如果可以,无论是阿尔法兔还是恐龙,都能被还原。您是如何平衡具体研究领域和宏观想法的?”


青年医生的有趣想法,又一次引发大家的笑声。


施一公告诉这名年轻人,破解这些“宏观想法”并非易事,但他思考的方向恰是科学问题和生命进化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


施一公表示,每个人都由原子、分子构成。人类的生命历程饱受挑战,这些挑战有很多来自疾病,其中3类疾病和人类有很大关系。


“心血管疾病是最主要的‘杀手’,在我国每年有509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第二类疾病是癌症,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癌症;第三类疾病的死亡率不高,但是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它就是神经系统疾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施一公介绍,“人类的很多疾病都与基因相关,如果把DNA序列真正研究透彻,也许可以预知大部分疾病。”


多年来,科学家们在不断探索,用科学去迎接生命的挑战。“以心血管疾病为例,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心血管形成斑块。它与其受体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后,会被细胞内吞并降解。LDLR还能回到细胞表面重生,把新的低密度脂蛋白内吞,从而减少有害低密度脂蛋白对人体的伤害。”施一公介绍,“基于这个发现,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很多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问世,在当时堪称神药。”


但是,很多高脂血症患者仅靠吃他汀类药物,并不能阻止心血管软斑块和硬斑块的形成。经过探索,科学家们发现,这是因为这部分患者体内的LDLR在一次次循环中消失了。如何恢复受体数量,成了下一步探索的核心问题。经过努力,科学家们发现这类患者体内PCSK9蛋白过量表达,此蛋白与LDLR结合后,干扰LDLR的再循环,降低了肝脏从血液中清除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们设计出了PCSK9抑制剂,20年来已有4种针对PCSK9的药物得到批准。


“这一系列探索,进一步说明微观世界决定宏观世界。可以说,我们日常做的具体研究便是在微观世界的探索,只要坚持下去,必能解决很多宏观问题。”施一公表示。


文:健康报记者 郭蕾 特约记者 刘青
编辑:秦明睿
校对:李诗尧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2X4I9NHA】获取授权

标签: 施一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