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东陂深挖潜力做好“土特产”文章

知识 111 0

水头魔芋种植现场。

使用水头魔芋制作的“海参”。

水头、东陂深挖潜力做好“土特产”文章

东陂腊味制作过程。

摆放精致的东陂腊味拼盘。

清远,被称为广东“北大门”,地域面积占全省超十分之一,其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是全省城乡二元结构的典型缩影。

当前,清远以头号力度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在2023年度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中获评优秀等次,推动7个首批典型镇起势有力、开局良好。

这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如何立足资源禀赋,推动农业产业振兴,助力清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日前,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佛冈县水头镇委书记吴春来、连州市东陂镇委书记吴飘扬,分享典型镇培育经验。

●南方日报记者 陈薇 贺欢 黄津

以“典”带面

激活联城带村“镇能量”

南方日报: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水头、东陂两镇是如何培育的?

吴春来:水头镇一是以宜居宜业为目标,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变美。实施圩镇改造工程,推动“三线”下地、雨污管网、外立面、镇内道路改造等。二是以绿美生态建设为重点,推动生态文明底色变亮。打造水头绿道网,培育香水柠檬、鹰嘴桃、蜜蜂养殖等生态产业。三是以资源禀赋为支撑,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变强。打造魔芋全产业链,实现产值过亿元。四是以便民利民为宗旨,推动综合服务效能变优。建成新党群服务中心,建强休闲文化广场、断桥花堤等节点。

吴飘扬:东陂镇坚持大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镇、村干部队伍素质;大抓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东陂腊味,打造花卉、富硒丝苗米、红葱等特色产业,培育生态旅游、研学教育等新业态;大抓环境提升,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行动、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大抓平安稳定,构建多元化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主动排查各类社会矛盾。

南方日报:用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是解决发展难题的有效一招。水头镇有哪些好经验?

吴春来:省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来到水头镇后,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一是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外出学习以及改革考核制度,让水头镇的干部工作信心更足了,工作精力更集中了,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了;二是编制形成水头镇乡村振兴规划,明确镇域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三是工作队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引进了魔芋、康养等四大产业,为水头镇经济发展立下四根支柱。

南方日报:治理有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东陂镇在这方面有什么新探索?

吴飘扬:在乡村治理方面,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探索:一方面,组建了200余人的东陂镇巾帼志愿服务队,她们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政府与群众,在乡村治理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用好东陂镇独具特色的二月二唱春牛、三月三舞火狮等传统节日,通过举办“村BA”等活动,增强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同时,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在外工作的村民也能及时了解家乡正在发生的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兴村富民

让“土特产”成为“金招牌”

南方日报:水头、东陂两镇如何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吴春来:水头镇主要形成了“五谷丰登”的产业格局:打造“魔谷”,建设魔芋全产业链,打造全省最大的魔芋种植区。打造“光谷”,建设20万千瓦光伏项目,每年贡献税收1800余万元。打造“药谷”,建成超1000张床位的医养中心。打造“艾谷”,建设以580亩艾草种植为核心的森林康养综合体。打造“E谷”,省商务厅在水头常设全省农特产品展销厅,加速电子商务进农村。

吴飘扬:东陂腊味具有300多年历史,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陂镇因东陂腊味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东陂腊味)。下一步,我们将延伸产业链,打造东陂腊味产业园,完善产品研发机制,让腊味生产不用“看天吃饭”,实现一年四季全天候供应,并朝零食化和即食性方向发展。拓宽销售链,构建“互联网+腊味销售”模式。整合资源,不断扩大东陂腊味的品牌知名度。

南方日报:当前,清远正在实施乡村运营推进兴村富民。水头、东陂两镇如何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吴春来:水头镇构建镇政府、村合作社、职业农民“三位一体”的乡村运营发展路径。一是设立镇级国有资产运营主体水头开发公司,与村集体开展经营性合作并向村一级倾斜让利。二是组织好农村经济合作社,构建“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三是下功夫培养致富带头人,为农民、农场、农企提供一系列优待政策服务,扶持一批真正扎根乡村的“农创客”。

吴飘扬:首先,东陂镇成功引入多家农业龙头企业,流转6000多亩土地,打造富硒丝苗米、菜心等种植基地。其次,积极引入市场主体进行运营,例如,将东陂镇前江小学旧址打造为极具特色的品牌民宿。再次,以三个典型村为引领,发展壮大产业,大江村打造了马头陂田园综合体“水经济”项目;前江村将在前江铺核心区域打造特色美食集聚区;西塘村引进社会主体共同开发建设,运营后可实现村集体利润分红每年达10万元以上。

“内外兼修”

让圩镇有“颜值”更有“内涵”

南方日报:水头镇如何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让圩镇有“颜值”更有“内涵”?

吴春来:一是一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如实施圩镇管网提升工程,完善雨污管网系统,建成镇级生活垃圾转运站等。二是“六乱”整治助力环境大提升,推动电力线、通信线、光电线“三线”下地,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三是不断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建成镇级党群服务中心,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帮扶,打造集“医、养、康、游”于一体的医养中心等。

南方日报: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省级中心镇试点,东陂镇在提升镇域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是怎么做的?

吴飘扬:经过统一谋划,东陂镇镇域环境和人居环境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主要做法是通过开展“三清三拆”,为新的建设和发展腾出空间;合理规划镇区布局,改善镇域内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交通效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东陂镇农村居民自来水入户普及率达到100%,获评广东农村供水“粤美水站”称号。

南方日报:水头、东陂两镇如何把乡村绿化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有机结合,赋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吴春来:水头镇立足生态保育区功能定位,形成齐心协力为家园“充植”“添绿”的新风向。一是加强统筹规划,精心绘制“一村一图”。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动员村民在房前屋后“植绿添绿”。三是坚持因地制宜,鼓励行政村(居)根据本村情况种植特色苗木。四是注重典型引路,在6个乡村绿化典型村打造绿化示范点。

吴飘扬:在乡村绿化工作上,东陂镇积极引导群众对房前屋后展开清理与规整。在“四旁”“五边”努力增绿增美,切实做到“见缝插绿”。与此同时,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及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微改造”与“精设计”相结合,全力扩大绿量、提升绿质、增强绿效。

本栏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本期统筹:彭琳 达海军 黄进

标签: 水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