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防:曾向朝廷举荐曹操,后人却篡夺了曹魏江山

行业 169 0

三国时期,有个家族特别能忍,家族里的人寿命也特别长,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这家人终于取得了曹魏江山,或许你已经猜到是哪个家族了,没错,这就是司马家族。提到三国时期的司马家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司马懿。诚然,司马懿从获得曹操的征召之后,长期隐忍,最终在高平陵之变中实现了爆发,从而改变了曹魏历史的走向。

不过,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司马防,同样是不能忽略的历史人物。一定程度上,司马懿可以获得曹操的任用,就和司马防存在直接的关系。

司马防:曾向朝廷举荐曹操,后人却篡夺了曹魏江山

司马防(149―219年),字建公,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祖籍河内郡野王县(今河南博爱)。作为东汉末年的大臣,司马防是颍川太守司马儁之子,晋宣帝司马懿父亲,殷王司马卬之后。其中,司马卬(?-公元前205年),是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为殷王,周朝诸侯王晋始祖元武皇帝程伯休父嫡系后裔,为河内司马氏的始祖。

司马防的性格耿直公正,即使在宴会这样的休闲场所,也保持着威仪。他十分爱读《汉书》的名臣列传,讽咏数十万言。年轻的时候,司马防在州郡任官,后来,因为成绩出色,司马防获得了洛阳令、京兆尹等重要的官职。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负责治理东汉的都城洛阳,这促使司马防的地位,完全不输其他郡的太守,甚至已经接近刺史这样的显赫官职了。

同时,正是在负责都城洛阳期间,司马防和曹操产生了交集。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曰:为司马建公所举。及公为王,召建公到邺,与欢饮,谓建公曰:“孤今日可复作尉否?”建公曰:“昔举大王时,适可作尉耳。”王大笑。建公名防,司马宣王之父。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来到都城洛阳为官。不久之后,在司马防的推荐之下,曹操被东汉朝廷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到了这个时候,司马防不仅对曹操有举荐的恩情,还成为后者的顶头上司。不过,曹操因为得罪了都城洛阳的皇室和宦官,所以被任顿丘(今清丰县)令。

但是,曹操还是记住了司马防的恩情。等到公元216年,曹操被册封为魏王的时候,就将司马防请到了魏国的都城邺城,也即和他开怀畅饮,以此追忆当初的情谊。彼时,司马防因为年龄较大,所以被转拜骑都尉,。在汉朝历史上,骑都尉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因此,和司马防之前担任的洛阳令、京兆尹比起来,骑都尉自然是一个虚职了。于是,司马防养志闾巷,阖门自守。虽然有恩于曹操,但是,司马防并没有追求什么回报,而是选择了半隐居的生活。

当然,尽管司马防没有在仕途上更进一步,不过,他却培养了众多出色的儿子。司马防有八个儿子,依次为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俱知名,因每人的字中都有“达”字,故时号“八达” 。他对待儿子很严格,即使儿子弱冠成人后,也要求“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

其中,就大家熟悉的司马懿,在公元208年被曹操征召到丞相府,担任文学掾等官职。在曹操生前,司马懿的官职相对较低,更没有篡夺曹魏大权的机会。但是,因为帮助曹丕赢得了立嗣之争,所以,等到曹丕即位后,司马懿自然获得了重用。公元226年,曹丕临终之际,更是让司马懿成为托孤大臣之一。

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始北伐中原。在曹休、曹真等人相继去世后,司马懿成为魏明帝曹叡的重要仰仗,并在抵挡蜀汉北伐的过程中掌握了曹魏兵权。公元238年,曹叡病逝后,司马懿和曹爽一起辅佐曹芳即位。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成功篡夺了曹魏大权。

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司马昭巩固了司马家族的地位,这为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对于公元219年就去世的司马防,显然不会预料到这一结果。此外,司马防去世的时候,终年71岁,这样的年龄,在三国时期堪称长寿了。

标签: 司马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