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搬走这“三座大山”,我国人口总数,将在2056年被美国反超

热点 206 0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902万,人口总量比2022年减少208万,这是我国连续第二年人口负增长,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趋势还将延续下去。

中国不搬走这“三座大山”,我国人口总数,将在2056年被美国反超

目前我国人口总量仍是美国的4倍多,但照此趋势发展下去,预计在2056年前后,有可能会被美国反超,劳动力缩减所带来的问题就会显现。

为何我国人口会出现负增长?在老百姓的直观感受中,恐怕引发这一问题的原因,跟“三座大山”有着密切关系。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深入人心,生育意愿也一直都比较高。

即便是在建国前的战争年代,以及建国初期的艰苦岁月中,我国都保持了较高的生育率,人口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以至于在1982年,我国不得不采取“计划生育”的政策来限制人口增长,直到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计划生育才算告一段落。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育龄阶段的年轻人普遍缺乏生育意愿,同时晚婚晚育也成为潮流,究其原因,与人们所面对的压力有直接关系。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仅有8平米左右,现在已经达到41平米。

不得不说,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80年代那种三代人挤在一间房里的情况几乎已经看不到。

另一方面,当时的住房面积虽然很小,却不需要居民付出过多的金钱。

很多住房都是单位福利分房,虽然住起来不舒服,可是人们基本不会因为住房而影响到其他开支,虽然当时已经放开了商品房,真正购买的人还是少数。

从9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房价逐年上涨,与之相伴的是单位分房的减少。

特别是民营企业,基本不会提供住房,虽然有公积金等政策保障,人们想要购买一套称心如意的房子,还是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到了2010年以后,一套房子掏空三代人的口袋成为社会现象,年轻人为了结婚,又不得不购买婚房,房贷成为很多人必须面对的经济压力。

所以这“第一座大山”,就是房子所造成的压力,年轻人要安家立业,想要拥有自己的住房无可厚非,但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却逐年增长。

第二座“大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成了很多育龄年轻人一再推迟要孩子的重要原因。

在上世纪,中国的孩子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家长只需要支付基本的学费和生活费即可,即便考上大学,学费也很低廉,正常家庭基本都可以承受。

但是到了现在,孩子除了正常的校园教育之外,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补习班、培训班五花八门。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别人的孩子都在“加小灶”,自家的孩子怎么能落下?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很多家长的执念。

除此之外,孩子的各种开销也是逐年增长。

除了吃穿,各种学习用品、课外活动、升学择校等等,都需要家长给钱,养一个孩子着实不易。

当然,如果躺平,就让孩子顺其自然,要把一个孩子养大,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不算难事。

可是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后果,却是每个家庭都不愿承受的,孩子将来没有学历、没有技能、没有见识,你让他将来如何在社会上立足?难道真的要送一辈子外卖、打一辈子螺丝?

中国式的“内卷”,正在不断推高养育孩子的成本。

据统计,中国城镇家庭,把孩子养到17岁需要花费63万元,平均每年3.7万元,农村也达到30万元,平均每年1.7万元,而这还只是比较低的水平,不少家庭的养育成本已经突破100万元。

“第三座大山”,就是人们对于疾病的预判,导致不敢放开花钱,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但一旦罹患大病,“因病返贫”的现象仍然不在少数。

特别是目前我国主力的育龄青年,大多都是90后以及部分80后,这一代人当中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这就意味着一对夫妻要赡养4位老人,虽然老人有自己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但架不住来几场大病。

对于年轻人自身,也要考虑将来的养老、医疗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积蓄,等将来自己老了怎么办?

单靠养老金很难保障退休之后的生活品质,如果再疾病缠身,就更要有积蓄傍身。

目前,一个癌症整体治疗下来至少要十几万,如果涉及到器官移植、ICU治疗等情况,上百万也有可能,一些不在报销范围之内的药品和治疗,用还是不用?

有了这“三座大山”的压力,年轻人在要孩子方面就显得尤为慎重,宁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推迟生育年龄,也不愿仓促要了孩子而导致生活品质极速下降。

此外,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很多育龄青年也不愿因为养育孩子,让自己在职场上的发展受阻。

35岁之前,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打拼的黄金时期,特别对于女性来说,一旦要了孩子,就意味着职业生涯注定会被影响,甚至不得不辞职回家专门带孩子。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夫妻二人共同赚钱养家,才能实现安稳而有品质的生活。

如果妻子不上班,再多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将在瞬间改变,这也成为年轻人要孩子之前需要想清楚的问题。

伴随着人口负增长,我国也正在加速进入严重老龄化的社会。

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与社会整体劳动力的减少,将形成社会生产发展中的矛盾,不排除将来有更多的银发老人依然要担负起工作的责任。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出台政策解决这“三座大山”,无论是针对教育体制的改革,还是进一步优化医疗保障,都在努力消除这些压力。

单纯的放开二孩、三孩,是不会增加年轻人的生育意愿的,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中国的人口结构趋于合理。

谁不愿拥有一个儿女双全,和谐美满的家庭呢?

参考资料:

[1]国家统计局:《王萍萍:人口总量有所下降 人口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

[2]新浪财经:《中国新生儿数量锐减至历史新低,社会发展面临人口挑战》

[3]界面新闻:《「观察」中国人口出现61年来首次负增长:持续多久?影响多大?如何应对?》

[4]中国新闻网:《专家解读:如何看待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标签: 三座大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