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飘飘》拍的太真实,被打成了大尺度,无缘内地公映

杂谈 110 0

“港漂”在上个世纪是个非常令人向往还有敏感的词语。

内地还没发展好的时候,许许多多的人为了生活奔向了香港。

《榴莲飘飘》拍的太真实,被打成了大尺度,无缘内地公映

香港导演陈果拍的《榴莲飘飘》,就讲诉了一个东北女孩为了生计,去香港挣快钱,做了为期3个月的暗娼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戏是秦海璐的首部作品,这部电影也因为题材敏感、过于真实,无缘内地荧幕。

20世纪初,香港,21岁女孩阿燕(秦海璐饰)穿梭于去各个小宾馆的路上。

她来自东北某个小地方,学了9年京剧却在内地找不到出路,于是办了去香港的3个月双程证,打算挣快钱。

白天在宿舍或者茶餐厅等着接客,晚上有活也要干,随时随地都会来活,不管是在做什么,经常连饭都吃不上几口,手脚还因为无数次的冲澡,导致严重脱皮。

“服务”行业竞争很大,签证过期走了一波人,又来一波人,在宿舍,没有活的姐妹们操着方言的普通话互相慰问。

这些人大多数都来自内地,大家做一行的理由出奇的一致,没钱、为了生活。

只要有活,小混混就负责带着阿燕来往于各个小宾馆,一前一后,面无表情,甚至没有任何交流。

在每天经过的小巷里,十几岁的阿芬带着三四岁模样的妹妹坐在凳子上给饭馆刷碗。

她和妈妈还有妹妹,刚刚随着在香港“做生意”的爸爸来到香港,一家人属于非法入境。

一家人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窝里,躺着床上连脚都伸不直,来香港前,阿芬的家在深圳农村,有一个宽阔的大房子。

瘸了腿的爸爸每天拖着行李箱到大街上摆地摊,阿芬和妹妹跟着妈妈去饭馆刷盘子。

在一次警察的搜捕中,阿燕、阿芬相识,可能都同样来自内地,深知底层人讨生活的不容易,阿燕格外的疼惜这个小妹妹,时常来帮她刷盘子。

阿燕的双程证快到期了,最后一天,阿燕接了38个客人,这是半年来附近街区的最高纪录。

由于过度疲累,阿燕从白天睡到晚上,等她醒来,离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这个时候,又接到了客人的电话,阿燕想了想还是接了下来。

来香港之前,阿燕憧憬着香港那些繁华的地方,想着一定要去看看,来了这三个月,她一个地方都没有去过,甚至每个月有四天的休息时间她也在工作,因为“加班”有奖励。

离港的最后留给她的印象也只有“香港人很抠,小费给的少”和繁华街道背后的那条破落小巷,以及每天冲澡而脱皮的手脚。

阿燕回到了老家,换掉了手机号,重新做了发型。

父母亲戚看到她赚了钱很高兴,父亲更是觉得自豪,甚至摆了很多酒席,宴请亲朋好友。

而父亲摆酒席的钱,是阿燕在一天几十次冲澡中挣来的。

所有人都不知道外表光鲜亮丽的阿燕是怎么挣来的钱,他们吹捧着阿燕能干,有的人还让阿燕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去南方挣钱。

南方,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就是遍地是黄金,是希望之地,所有的人都憧憬着对南方的向往。

当阿燕和阿芬怀着憧憬的心到了香港,生活却给了她们一记沉重的耳光,“南方遍地是黄金“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但是阿燕不能说出真相。

阿燕想在家乡做点小生意,考察一番后发现一切都没有那么容易,生活的残酷相比在香港那段时光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小城的街头联欢会上,阿燕穿戴好戏服,抹上油彩,登台唱起了京剧,只有这时她才和梦想靠的那么近。

然而日子一样还要过,如何过好这一生?还是一个残酷的选择。

由于题材和尺度的原因,电影《榴莲飘飘》最终没能在内地上映,但这并不影响它在电影界的地位。

生活就如片名榴莲一样,我们捏着鼻子走进它,又有多少人能最终从恶臭中吃出甜蜜。

我们总是以为没去过的地方是好的,就如《东邪西毒》里所言:人们总是想看看山那边有什么,当你千辛万苦翻过这座山时候,对面不过又是一座山。

在生活的表象之下,每个人用了多少代价,生活又总是处处雷同,最终一切堙没在岁月的洪流中。

就如同电影中的那首歌所唱:不要问我为什么,你为什么要上学,你为什么要上班,你为什么要吃饭,你为什么要睡觉,不要问我为什么,我就是这样不想说。”

标签: 榴莲飘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