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问陈立夫:所有的大学,我都来兼任校长好不好

知识 155 0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是黄埔军校校长,他对这个职务也非常看重,一干就是24年,黄埔学生们叫他一声“老校长”,比叫他总统都高兴。

其实,蒋介石不光当过全国最大的军校的校长,还当过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大学的校长,就是国立中央大学。

蒋介石问陈立夫:所有的大学,我都来兼任校长好不好

国立中央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到了1928年,经过不断的合并、改编,正式成立了国立中央大学,位于国民政府的首府南京,1949年南京解放后,更名为南京大学。

在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就是全国排名第一的最高学府,地位比清华、北大还要高,在1948年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更是高居亚洲第一。

国民政府对国立中央大学也最重视,这一座大学的经费,竟相当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四座大学的总和。有一年,全国大学名校“联考”统一招生,把国立中央大学作为第一志愿的考生,占到了全部考生的三分之二。

不过,在1941年,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辞职后,先是顾孟余担任校长,但因为和教育部长陈立夫的教育理念不同,就在1943年初辞职了。

后来,陈立夫想让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来当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却遭到了全校师生的反对,陈立夫又想自己兼任校长,结果,也没得到师生们的支持。

由此也可见,当时教育界的风气还是很活跃的,连教育部长想当大学校长,师生们都敢反对。

陈立夫没办法,就去找蒋介石帮忙,请他推荐合适的人选。

在《陈立夫回忆录》中,记载了这段往事,1943年2月的一天晚上,蒋介石把陈立夫叫去,对他说:“所有军事学校都是我兼校长,现在所有的大学我来兼校长好不好?”

陈立夫一下子愣住了,他本来想让蒋介石推荐一个校长人选,没想到蒋介石竟然想自己当校长,陈立夫就委婉地说:“军事学校和文学校不同,军事学校是重绝对服从的,所以比较容易管,而文学校则不是那么简单,委员长如果兼各校校长恐怕有困难,我看与其兼大学校长,还不如来兼教育部长,委员长如果担任部长,我来做次长好了。”

但是,蒋介石没有放弃,又说:“那么我先试一个学校好不好?”

陈立夫看蒋介石态度很坚决,就没有再反对,就这样,蒋介石就多了一个职务:国立中央大学校长。

其实,蒋介石可不只是担任过国立中央大学的校长,他还兼任过陆军大学校长、国立政治大学校长、中央青年干部学校校长、中央警官学校校长等等十几个学校的校长,就像他对陈立夫说的:“所有军事学校都是我兼校长,现在所有的大学我来兼校长好不好?”

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这么喜欢当校长呢?就是因为他在黄埔军校尝到了甜头。

蒋介石亲身经历过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让他深深地意识到,要想做一番大事业,靠那些各怀鬼胎的军阀是不行的,必须要用对自己绝对服从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怎么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办教育,自己当校长,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会对自己唯命是从。

黄埔军校就是蒋介石的第一个“实验站”,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军事人才,成为蒋介石后来争夺天下最重要的利器。

所以,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尝到了甜头,就开始把范围一步步地扩大,不光局限于军事学校,还把触角伸到了综合性大学,兼任了好几所大学的校长。

而且,蒋介石不光对“校长”感兴趣,还有其他很多职务他也恨不能都包揽过来,大的有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陆海空三军总司令,小的有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童子军总司令、童子军总会会长,真是连小孩子的职务都不放过!

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蒋介石想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很多人都反对,说你已经是最高领导人了,没必要再当四川省政府主席,这样传出去名声不好。但是,蒋介石一意孤行,就是想当这个四川省政府主席,大家没办法,也只能随他的意了。

不过,蒋介石也有他自己的用意,说自己多兼任一些职务,有自己在上面压阵,下面的人就不敢怠慢,办事效率会大大提高。

蒋介石的这个用意,当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同时,也说明了民国官场的乱象,只要蒋介石不亲自抓一抓,下面的人就胡作非为,人浮于事。

所以,这也算是老蒋的无奈吧!

(参考资料:《蒋介石传》《陈立夫回忆录》《老年生活报》)

标签: 陈立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