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周末电影课堂」Robots (《机器人历险记》)

行业 131 0

有一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出身卑微的机器人罗德尼从小镇到繁华都市“机器人城”去寻找自己偶像的故事,这部电影就是《机器人历险记》!

「双语周末电影课堂」Robots (《机器人历险记》)

在一个机器横行的世界里,从机器人、机器宠物,甚至连消防拴、邮箱都是“活动”的,他们就像人类一样为生计、金钱而疲于奔命。罗德尼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他是由机器人父母花了12小时的时间用零件组装起来的,他们虽不富有,但却生活的逍遥自在。


随着一天天长大,罗德尼想当发明家的梦想变得越来越强烈,他希望能有一天成功,并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过的好些。因此,他决定到“机器人城”去拜访他崇拜的偶像大焊。

影片故事其实讲述的也是“梦想”:一个名叫“铜屁屁”(Copper bottom)的少年机器人,到机器城市寻找儿时的偶像“大焊接”(Big weld)先生,希望能像后者一样成为一个发明家,为机器世界造福。正如同童年的理想未必实现一样,来到大城市的小铜屁,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如想象中的顺利。编导从这里开始,在一条简单的少年历险的主线上,开始附加一些老美非常熟悉的社会或文化隐喻。例如“公司制”的结构与目的问题。“大焊接”的公司管理,影片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估计是比较人性化的,尊重多样性,坚持“是金属总会发光”(You can shine no matterwhat you are made of)的经营原则,估计也有很多照顾破烂机器人的福利政策,所以长得象一颗大钢球一样的“大焊接”同志,深受机器人民的喜爱;而他的继任者“齿轮”(Rachet)同学,却是个“利益至上”主义者,为了利润,他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中断老旧机器人的零件供应或阴谋干掉“大焊接”。“新我胜自我”(Why be you if you can be new?),是这位野心人士的推销格言。对比现实世界里不少科技公司的市场策略,以及某些以“巨硬”公司为首的行业里的“摸耳”定律,观众每每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事实上,与不少人想象的相反,作为鼓吹“公司化”与“全球化”最热烈的美国,同时也有有强大的反对言论,不少人不希望公司大到像政府一样主宰人们的生活,也不希望看到公司员工陷入大公司的迷宫而迷失自我。


经典台词


If I seemto be getting smaller, it's because I'm leaving

如果我似乎变得越来越小,那是因为我正在离去。


如果你有其他喜欢的电影,欢迎留言分享哦。

标签: 机器人历险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