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话如何被转译成吉祥画?

热点 171 0

作者:祖薇薇

明清的花鸟画祥瑞题材可谓蔚为大观。它们是艺术市场的宠儿,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之下,士大夫文化与民间文化融合的缩影。《应物而祥:明清花鸟画的另类视野》一书由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朱万章择取了明清及近代40余位画家所绘祥瑞题材的花鸟画,发现并剖析其中的荔枝、朱竹、牡丹、辛夷花、白雀、大鹏、墨竹、柿子、松树、花瓶、鹌鹑、莲花和葫芦等题材,蕴含着大吉、大利、三多、平安、富贵、如意、长寿等吉祥之意。

吉祥话如何被转译成吉祥画?

书中图片来自几十家博物馆

《应物而祥:明清花鸟画的另类视野》书中的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等几十家博物馆——有的图片为首次发表。

《岁朝丽景图》最为典型

在我国,“柿”因与“事”谐音,故常常和柏枝、百合、橘或如意并列,有“百事大吉”“事事如意”和“百事如意”之意。因其所蕴含的吉祥寓意,“柿”在明清以来的岁朝图中便时有出现,甚至充当了画龙点睛的角色。

以岁朝图为例。所谓岁朝图,因其为迎接新岁而绘制,故多被冠以“岁朝图”的名称。据身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古代绘画研究所所长的朱万章不完全统计,带有柿子的岁朝图至少可以有以下几类:一类是宫廷画家或者清宫有关的政治人物。以宫廷为中心,表现妍雅富贵的气息。最典型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陈书《岁朝丽景图》。从画面可以看出来,画的是大盆景,盆景里有水仙,有各种吉祥如意的花卉,在盆景的旁边有两颗柿子,这实际上带有柿柿如意之意。陈书画的《岁朝吉祥如意》(也是《应物而祥》的封面),设计的时候非常巧妙,有花瓶和两个柿子——既有吉祥如意,也有柿柿如意的意思;花瓶,有平安如意之说。

第二类是民间职业画家或者说文人画家所创作的柿柿如意。此类柿柿如意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一个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一个是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出现时间基本集中在清代的中晚期甚至延续到民国的早期,既有世俗画,也有文人画。比如南京博物院收藏、乾隆时期画家蔡嘉的《岁兆图》——画的是花瓶,上面插梅花、牡丹,花瓶的左侧可以看到很大的梨,前侧有两颗柿子。朱万章介绍,梨也和荔枝一样,代表一种大利。就是大吉大利之意;柿子代表柿柿如意,花瓶有平安之意。

吉祥寓意满足美好愿景

朱万章介绍,世俗画更多时候是追求一种吉祥、祥瑞——比如马上要高考了,可能要一路连升或者说进士及第;某人想做官,可以画一个公鸡,有很大的鸡冠,叫加冠图等,“以这样一种吉祥的寓意来满足美好的愿景和需求。”朱万章同时认为,在宋元时期,这样的社会需求和世俗性的审美就没有明清时期那么世俗。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认为,这种转变与明清时期的商业社会密切相关。明清时期开的商铺比元朝、宋朝多出十倍以上,任何一家店铺开张都需要人祝贺,送这一类的绘画是非常提气的,所以在明清时期祥瑞绘画大大增强了。此外,每个家庭都希望有这样吉祥内容的画,挂在家里面显得喜庆,家里有一种幸福感。(祖薇薇)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标签: 吉祥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