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赢驷给嬴荡和嬴稷取的名字,可见其野心和矛盾的心态

知识 112 0

名字不仅是一个人的符号,还包含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越是有权势的人,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越在意这些。

《芈月传》赢驷给嬴荡和嬴稷取的名字,可见其野心和矛盾的心态

赢驷就是这样的心态,王后芈姝生了嫡子之后,赢驷立马给孩子取名为“荡”。

魏夫人听到侍女说大王为王后之子取的名字为荡,”荡之从汤,乃纪念成汤之意,荡字又有荡平列国之意“之后,立马胸中像堵着一块石头一样出不来气。

也是从此时开始,魏夫人彻底改变了心态,开始一心一意的为魏国谋划,与魏卬一起设计排挤大良造公孙衍,使得他离开秦国去了魏国。

“荡”字到底有什么寓意,赢驷为什么要取这个字?使得魏夫人有这么大的改变。

这需要大家知道”成汤“是谁?

大家知道黄帝是炎黄子孙的老祖宗,他死后把位置传给了孙子高阳,即帝颛顼,帝颛顼死后又把位置传给了他的侄子,黄帝另一支的重孙子高辛,即帝喾。

《史记》记载,帝喾的妃子简狄有一天和两个女子外出洗澡,看见一只玄鸟生了一个蛋落了下来,简狄就捡起来把这个蛋吃了,因而怀孕生下儿子契。

契长大后因为辅助禹治水有功,舜就把商地赐封给了他,契就带领儿孙和族人在那里生活下来。

契死后,他的儿子、孙子一代代的继承下来,直到他的后代成汤继位。

此时夏朝衰落,夏桀施行暴政,而荒淫无道,诸侯们已经没有哪个听从肖夏桀的调遣,甚至隐隐想要反叛。

成汤作为一方诸侯,不仅把自己的封地治理的条理分明,百姓安居乐业,而且又是一个非常有德行的人,他的德行不仅令封闭的人们崇拜,就连其他的诸侯们都非常敬佩成汤。

当诸侯们都坐不住的时候,成汤揭竿而起,发兵率领诸侯们前去讨伐夏桀,夏桀被打败。

成汤战胜夏桀以后,诸侯们纷纷归顺了成汤,于是成汤登上天子之位,平定四海。

看到了吧,成汤是一个打败了夏朝,建立了商朝的开国君主,并且是一个有德行、有为的君主。

赢驷生活的时代和成汤有没有很相似?

周王朝衰落,诸侯们纷纷崛起,一个个争霸的年代。

这时候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已经强大起来,隐隐成为诸侯大国。

此时赢驷想要灭了周王朝,使得各个诸侯国归顺自己,或者灭了各个诸侯国,还不太现实,秦国也没这个能力,因此秦王赢驷把这个希望放在了儿子身上。

那么秦王赢驷给孩子起名叫”荡“,他的野心就昭然若揭了。

可见他对嬴荡抱有多大的希望,灭了诸侯国和周王朝,建立一个新的朝代。

这就是魏夫人听见嬴荡的名字之后,伤心失望的真正原因。

她已经很清楚,赢驷把所有的希望放在嬴荡身上,根本不会立她的儿子赢华为太子,所以她开始调转枪头,寻求魏国的势力,与魏国合作,或者是希望魏国强大起来,能够成为自己的后盾。

赢驷对嬴荡抱有多大的期望,后来嬴荡不好好学习,只醉心于武力,眼看着就成为一名莽夫的时候,他的失望就有多大。

而此时芈月却一点一点的成长起来,从最初对政事的懵懂,到能够与嬴驷一起谈书论政,并且对政事发表自己的建议,很多建议还是一针见血,非常有用的。

秦王赢驷越来越喜欢芈月,越来越宠爱她,渐渐地对她的宠爱,慢慢的变成尊重和依赖。

爱屋及乌。

芈月生下儿子后,赢驷就为儿子取名叫”稷“。

嬴稷这个名字可不是简单的”黍稷重穋,禾麻菽麦“,五谷丰登的意思,而是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稷不仅是纪念周王始祖后稷,更是社稷的意思。

据《史记》记载,帝喾的正妃姜原有一次外出时,看见一个巨人的脚印,心里非常高兴,就想上去踩它。

姜原一踩上脚印就感觉身体内有异动,像怀孕了一样,后来果然怀孕,过了一年生下一个孩子,她认为这个孩子不吉利,就把孩子扔在小巷中,但是路过的马牛都饶过这个孩子,不睬他。姜原又把孩子扔在山林中,刚好又赶上森林中有很多人,她又把孩子扔到水渠的冰面上,有飞鸟飞过来,有的垫在他的身下,有的用翅膀盖在孩子的身上。

姜原认为这个孩子很神奇,就把他抱回来。因为最开始的时候想遗弃这个孩子,所以就给这个孩子起名叫弃。

弃就是周朝的师祖后稷。

后稷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具有伟人的志向,做的游戏都是喜欢种植麻、豆等作物,长大后又喜欢观察土地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地种植庄稼。

后来被尧任为农师,带领百姓根据农时和土地性质播种从物,天下人都因此获利,因此他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舜把它封在邰,以姬为姓。

稷的后代一代一代的繁衍下去,直到商朝末年,商纣王亲小人,远贤臣,奢侈糜烂,国家治理的乱七八糟,诸侯们都开始不服上王朝的管束。

而此时稷的后代西伯昌却把自己的封国”周国“治理的欣欣向荣,与商纣王朝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于是有越来越多的诸侯国倾向于周国,周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

后来周武王带兵讨伐商纣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从此开始了周朝800多年的繁盛。

理解了这些,就知道赢驷为什么给儿子取名为稷了。

希望嬴荡”荡平列国“的愿望已经不可能实现,因此把希望放在了嬴稷身上,毕竟他有一个智慧的母亲,儿子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嬴稷可能会比他的母亲更智慧,更有本事。

或许就是有着这样的心态,秦王赢驷把芈月的儿子起名为嬴稷,后来对他越来越宠爱,到后来甚至有了废嫡立庶的心态。

一直到后期,王后芈姝和芈月的矛盾越来越强,王后想利用女医挚毒死嬴稷的计划失败后,嬴荡又公然带着三个大力士要找小小的嬴稷切磋,实际上就是借切磋的名义,想把他弄死。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嬴驷越来越偏爱芈月母子,有立嬴稷的想法,让芈姝母子不安了,所以才采取这些过激的行为。

实际上后期嬴驷确实很矛盾,他想废了嬴荡立嬴稷,可是嬴稷很小,又没有表现出特别大的智慧,于秦国也没有大的功劳,一旦立嬴稷在朝堂上必然会引起强烈的风波。

嬴驷不知道能不能够掌控住,这样他心里没底了,毕竟他的弟弟樗里疾就反对废嬴荡立嬴稷。

可是眼看着嬴荡根本不适合当一个君王,那就是一个莽夫,不废他心里又不甘。

所以他一直很摇摆,他越摇摆越说明他矛盾的心态,这就使得芈月和芈姝斗得你死我活。

无论嬴驷有多大的心理矛盾,从他给嬴荡和嬴稷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有他对秦国的未来有着巨大的野心,平定诸侯国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他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嬴稷像他的老祖宗后稷一样,他的重孙子秦始皇灭了各诸侯国,统一了天下,实现了赢驷的理想。

标签: 嬴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