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之子回乡省亲,中央为何委托当地政府,付给张家2000万巨款

知识 139 0

【编者按:本文为头条原创独家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张学良之子回乡省亲,中央为何委托当地政府,付给张家2000万巨款

«——【·前言·】——»

5月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人流涌动,一片繁忙的景象。从香港飞往北京的航班上,一个头发花白、身材消瘦,看上去50岁上下的男士轻轻的握着身边妻子的手。

这个人是张学良的儿子张闾琳,已经64岁的他这一次是借着国内一位航空领域专家的邀请,专门回国探亲的。为了这一次的行程,他们4月20日就从美国飞到了香港,在香港稍作休息后,这才于今天飞到首都北京。

机场迎接他们的是国务院外专局联络司的司长和贝聿昆李棠夫妇二人。张学良是李棠的亲姨夫,按照辈分,张闾琳要喊李棠表姐,有她在大家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这一次张闾琳真的是来参加航空展览活动的吗?中央政府为什么又要给他2000万的巨款呢?

有朋自远方来

中国方面对张闾琳夫妇的到来十分的重视,当天晚上专门在北京饭店安排了接待晚宴。这不止是对张闾琳夫妇的欢迎,还是中国政府对张学良的一种欢迎态度。

从1980年开始,恢复了自由的张学良就一直想要回大陆看看故土,中国政府为此还专门委托人给张学良送了一张邀请信。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张学良最终没能成行。

1991年张学良和夫人赵一荻到美国探望儿子张闾琳的时候,还曾经不止一次的表示,很想要回国去看看。只可惜最终由于身体的原因,张学良的这一心愿一直都无法完成,直到他去世,也没有能够再次的踏上中国的土地。

张闾琳是航空方面的专家,在美国一直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一次他结识了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航空技术人员,对方很热情的邀请张闾琳回国去看看,而他也借此机会得以回到了故乡。

张学良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的高兴,一直跟儿子讲,回去了一定要到老家看看,一定要多拍照片带回美国。张学良的态度也是这一次张闾琳夫妇能够成行的主要原因。

在北京的日子里,张闾琳夫妇不但参观了故宫和长城,而且还专门去了卫星研究院参观。

张闾琳是航空方面的专家,在参观完了之后,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中国的航空事业正在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在人民大会堂的的宴会厅,张闾琳还见到了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作为张学良唯一的儿子,他自然是知道“西安事变”的,现在能够见到杨虎城的儿子,也算是替张学良了了一桩心愿。

张闾琳和杨拯民握手的时候,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难得的瞬间。59年前,他们的父亲为了国家的存亡,不顾个人安危联手发动了“西安事变”

今天,国家已经繁荣富强,他们再次携手,只为见证自己父辈曾经的战争友谊。在北京的日子张闾琳夫妇每天都十分开心,中国政府的热情让他们感动。但是他没有忘记这次来中国的主要目的,他要替父亲张学良回东北老家看看,还要去爷爷奶奶的坟上祭拜。

难忘的回乡之路

8日的傍晚,张闾琳夫妇坐上了开往沈阳的列车。在专门安排的贵宾车厢,张闾琳坐在椅子上,愣愣的看着窗外的夜色,一时间有些感慨。十岁就被母亲赵一荻安排送去美国的他,原本对这个国家并没有什么感情,他甚至已经不会说汉语。

每次父母亲因为怀念故土而哭泣,诉说一些曾经往事的时候,张闾琳表面上听得很认真,但是他的心中并无法理解父母的悲伤。可这一次的中国之行,却让他的心里受到了不小的触动。和他一样有黄皮肤黑眼睛的同胞,每次和他说话的时候都带着真诚的笑容和热情的态度。

这里的人真的将他当成了自己人,哪怕他是美国国籍。

“我现在多少能理解父母亲的思乡之情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多拍点照片,回去要给他们好好讲讲这里的故事。”张闾琳说着拿起了随身的相机拍下了车窗外远处昏黄的灯光。

来到沈阳后,张闾琳夫妇受到了当地政府十分热情的招待。谨记着父亲叮嘱的张闾琳,下车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去参观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在纪念馆里面,张闾琳十分仔细的倾听着翻译讲解曾经的九一八事变历史,并对九一八事变中死亡的民众默哀悼念。

下午的时候,张闾琳在政府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大帅府,这里是他们张家的故居。他的爷爷“东北王”张作霖、他的父亲“少帅”张学良,以及他的母亲“赵四小姐”都曾经在这里生活。

在陪同人员的讲解下,张闾琳夫妇看了祖父和父亲当年办公的地方,看了母亲的闺房,还看了父亲张学良的雕像。

在美国的时候,他从照片上也看到过这些地方,可现在真正的站在这里,却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感受。

张闾琳似乎看到了曾经父母年轻的容颜,似乎看到了这座大帅府曾经无比的辉煌。从张氏故居出来之后张闾琳的情绪有点不高,答应了晚上一定参加欢迎宴之后,就和妻子回酒店去休息了。

让张闾琳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晚上的时候在欢迎宴上,当地政府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2000万的“房租”

看着手上这张2000万巨款的支票,张闾琳一时间竟然有些愣住了。刚才的沈阳市领导说的很清楚,这是中央委托他们转交的“房租”。

原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张学良在东北包括大帅府在内的所有资产都被政府按照相关规定给没收征用了。当时政府工作组还做了很详细的记录。

中国政府并没有完全将这些资产都收归国有,按照相关规定,根据记录的明细,早就计算好了补偿的金额。

只不过因为张学良一直都在国外,国内的张氏族人因为多重顾虑,又不敢接受这大笔的补偿金,所以这事情才拖到了今天。

现在能将这笔钱直接交给张学良的独子,也算是一个最好的结果了。面对这大笔的钱:由他先暂时保管一下这笔钱,具体的还要由他的父亲张学良来做决定。

由于是越洋电话,张闾琳直到第二天的中午才联系到了父亲张学良。将“房租”的事情跟张学良说了之后,电话对面迟迟不见回应。

“父亲,你在听吗?”张闾琳忍不住问了一句。“我是真的没有想到中国方面会如此做,我心中满是感慨和感动,这笔钱咱们不能要,你就代表我捐给当地政府把,算是咱们张家为家乡建设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张学良有些激动的在电话中给儿子交代完这笔钱的用途后,心中久久无法平静。他真的没有想到中国政府能够如此处理张家的财产,这是中国政府对于他以及张家的尊重,让张学良感到很汗颜。

虽然从来没有明确的表达过,但是张学良心中一直对自己的家乡怀着愧疚的心情,当年他的选择让数不清的家乡父老惨死在日本人的侵略之下,这一直都是他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疤。

张闾琳在东北待了三天的时间,他不但去了张家的祖坟,还专门在爷爷张作霖的坟前烧了父亲写的亲笔信。之后又去了东北大学,这里是父亲张学良交代一定要来的地方之一。

张闾琳了解到父亲曾经做过东北大学的第三任校长,而且还专门给东北大学题写了校名。知道了这些往事,张闾琳也就明白为什么父亲会一直都对这里念念不忘了。

其实在1994年的时候,张学良都计划好了要来东北大学参观,连出发的日子都定下来了,只可惜因为一些别的事情,最终也是没有能够成行。

在离开东北的前一个晚上,沈阳政府专门给张闾琳夫妇安排了帅府家传菜,来招待他们。

张闾琳虽然是张学良的独子,但是他还从来都没有吃过张家的家传菜,这一次算是弥补了他的一个遗憾。

回到美国之后,张闾琳给张学良详细的讲了这一次中国之行的点点滴滴。看着儿子带回来的照片,张学良夫妇眼泪一个劲儿的流。

两人不厌其烦的问着这次旅程中所有的事情,尤其是他们在东北所经历的一切。张学良和赵一荻两人很清楚,他们此生是再也不可能回到故乡去了。

魂牵梦绕的那块黑土地,生活了整整三十年的大帅府,以后也就只能在梦中才能够得见了。

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檀香山逝世,终年101岁。

«——【·结语·】——»

张学良的一生充满了各种的争议,曾经的一切都随着他的去世,变成了历史记载中一行行墨色的文字。

而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根在哪里,东北那块黑土地一直都是张学良难以忘却的地方。

参考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5年9月10日 张学良之子张闾琳及其家人时隔68年后重访西安;

标签: 张家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