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博物馆 | “偶”遇非遗绘脸谱 传承文化庆端午

杂谈 173 0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展现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胸怀,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6月8日是2024年文化遗产和自然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由邵武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邵武市博物馆、新建社区居民委员会、邵武美宛画室共同承办的“‘偶’遇非遗绘脸谱 传承文化庆端午”活动在市博物馆热闹开展,三十名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共同感受文化遗产和传统佳节的魅力。


邵武市博物馆 | “偶”遇非遗绘脸谱 传承文化庆端午

现场播报

精彩瞬间

“偶”遇——观展览

活动在一场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偶雕刻艺术“偶”遇中拉开序幕。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一同参观了市博物馆引进的临时展览“巧木造化意万千——漳州木偶雕刻作品展”,普及木偶制作的流程、人物造型、表演剧目等知识。一件件匠心雕刻的木偶作品,形神兼备,活灵活现,那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和精美的服装冠饰深深吸引了现场的每一位同学。

巧木造化意万千——漳州木偶雕刻作品展

“偶”趣——绘脸谱

/ 脸谱 /

现场手绘

了解了漳州木偶雕刻艺术的非遗文化后,同学们又进入文博知识小课堂,认识了传统剧目中的各种角色以及脸谱的造型艺术。在美宛画室老师的指导下,迫不及待地开始体验木偶雕刻技艺中“开脸”的流程——手绘戏曲脸谱。只见同学们个个聚精会神,手持画笔,用不同的颜色表现不同角色的脸谱造型和性格特征,不一会儿,一张张精美的“中国范的艺术脸”便绘制完成了。

文博知识小课堂——什么叫脸谱?

当文化遗产日遇上传统节日端午节。活动的最后,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和民间习俗,同社区工作人员向同学们送上“艾”的香包,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标签: 邵武市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