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锁子甲跟欧洲锁甲无关,有特殊含义?破解“山纹甲”问题

杂谈 157 0


中国古代锁子甲跟欧洲锁甲无关,有特殊含义?破解“山纹甲”问题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狮陀林主

字数:3999,阅读时间:约10分钟

编者按:说起锁子甲的使用,中国古代为何不普及锁子甲的确是一个比较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人或认为锁子甲防御力不如札甲,中国懒得使用。有人或曰,锁子甲是武德充沛的象征,对处于洼地的秦制是降维打击,防御力和重量都要优于札甲。两者似乎都举出了各自的证据,但是显然都有难以解释之处。对此,本文将采用颠覆性的观点来给我国锁子甲的问题打开一个新的视角。

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了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锁子甲并非是指欧洲那种典型的一扣四链甲(本文将以链甲来代称),锁子甲在我国在我国古人眼里甚至可以用皮来制作,正如《皇明经世文编》里面记载的那样:“尝见虏人锁子甲、用薄皮造成、涂裹生漆。既轻且坚。造亦甚易。

而《元史》里面也有:甲,覆膊、掩心、扞背、扞股,制以皮,或為虎文、獅子文,或施金鎧銷子文。臂鞲,制以錦,綠絹為裏,有雙帶。錦螣蛇,束麻長一丈一尺,裹以紅錦。(元史中记载的锁子金甲是一种依仗皮甲)。

除却正史,《大唐秦王词话》里面更是记载“锁子甲”的甲片跟大雁翅膀一样“贯一副银锁甲:五色明珠缀锦边,银铺雁翅绿绒穿。宝妆玉带牢牢系,杂彩绒条紧紧拴。欺柳叶,胜连环,玲珑乱摆响珊珊。翻波龟背经霜重,出水龙鳞带雪寒。

说到形状如雁翅膀一样,很容易就想到了我们常说的山纹甲,因为山纹甲的形状的确跟这个小说里面描述的相似。再加上《水浒传》里面也有“雁翎锁子甲”的说法,因而古汉语的“锁子甲”绝对不会一定指的是链甲。更巧的是,宋人周必大也认为"甲之精细者为锁子甲,言其相衔之密也。

也就是说,连接紧密的铠甲都可以被叫做锁子甲。这在吐蕃书简里面也可以得到验证,比如说在书简内柳叶甲有时候也会被叫做锁子甲。种种迹象都表面,在我国古代,呈现出“营造法式”上的锁子纹的铠甲都可以被称为是锁子甲,甚至可以是链甲,札甲乃至皮和布。




▲(古代的“锁纹甲”)

那既然古代锁子甲和一般意义上的链甲不一样,那为何后世会混淆呢?虽然明人对欧式链甲的称呼时“连环甲”,但毕竟明人和朝鲜人确实都把那种欧式链甲说成是锁子甲,其实原因可能可能很难以置信,因为我国其实是很可能会有自己本土研制的“锁子甲”,只不过一直属于礼仪装备,与欧式链甲相似但是设计目的不同,并导致了后世的混淆。

为什么呢?因为笔者在《十六国春秋》里面发现了这么一段文字:坚自平诸国之后国内殷实遂示人以侈悬珠帘于太极前殿以朝群臣宫宇车乘器物服御悉以珠玑琅玕竒宝珍怪饰之又使熊邈造金银细铠金为綖以缧之尚书金部郎中裴元略諌曰臣闻尧舜茅茨周卑宫室故能致治和平庆垂八百始皇。

这个“细铠”非常关键,前秦的文献也仅仅提到其结构,而更早的记载则来自于后赵时期:又宫妓数千人尽著皂构,头著神弁,如今之礼贤冠也。虎左右置直卫万人,皆著五色细铠,光曜夺目。

石虎的军队装备着一种五种颜色的“细铠”,让人感觉非常奇怪,不过好在是前秦的文献提到了构成方式,那就是“铠金为綖以缧之”,以前我认为“金银细铠”不过是一种用金银丝穿甲片的一种奢侈铠甲,但问题来了,前文明明说是“金银细铠”,那银丝后文怎么不写呢?!甲片怎么没提到呢?

如果说单纯用金银丝织成,但历史上金丝银丝织的布料说到底都会是衣服而不是甲冑!写正史的古人不太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而金在古代未必指的是黄金等贵金属,而是泛指一切金属,比如说宋代就有“贴金纸甲“,也就是纸甲的外层覆盖着金属而不是黄金。

而“缧”这个动作跟穿甲片其实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缠绕,显然不是穿甲片的动作,而更像铁丝之间的互相捆绑。更有趣的是,“细铠”这个称呼在后世朝代也有一定延用,而且与那种御赐用的“锁子甲”呈现出交集和混用的状态:

祥符中与马知节议边防命制钢铁锁子甲赐之《宋史》

上以为然,因命制铜铁锁子甲以赐焉。进宣徽北院使,加兼枢密副使。时王钦若为枢密使,知节薄其为人,遇事敢言,未尝少屈。每廷议,得其不直,辄面诋之。时钦若宠顾方隆,知节愈不为下。《明史》

《元史》

铸字成仲,幼聪敏,善属文,尤工骑射。楚材薨,嗣领中书省事,时年二十三。铸上言宜疏禁网,遂采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以进。戊午,宪宗徵蜀,诏铸领侍卫骁果以从,屡出奇计,攻下城邑,赐以尚方金锁甲及内厩骢马

乙未,从征高丽,入王京,取其西京而还,赐金锁甲,加镇国上将军、征东大元帅,佩金符。复命出师高丽,将行,以疾卒,年四十。赠推诚效义功臣、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追封兴国公,諡显懿。子元臣。

《资治通鉴四库》第33部分

... 年北御契丹时也】过兴唐东京库有供御细铠嗣源牒副留守张宪取五百领宪以军兴 ... 俸一月令自往军中取之【往嗣源军中取细铠】帝以义武节度使王都将入朝欲辟毬场 ... 事始于二百七十三巻同光三年取邺都细铠之时讫于二百七十四巻元年出邺都在 ...

《钦定历代职官表》第4部分

... 将军出入省閤总领宿卫又宿卫之官有细铠主细铠将细仗主等又队有队主副仗有仗主 ... 跳刀抚髀拍张甚为儇防补侠毂队主领细铠左右眀帝以为直阁将军  、

《明史》:李安、刘聚为副,而骥总督军务,大发东南诸道兵十五万讨之。刑部侍郎何文渊、侍讲刘球先后疏谏,不纳。濒行,赐骥、贵金兜鍪、细铠、蟒绣绯衣、朱弓矢。

蠕蠕率十二万骑六道竝进欲直趋沃野怀朔南寇恒代诏怀以本官加使持节侍中出据北蕃指授规略随须徵发诸所处分皆以便宜从事又诏怀子直寝徽随怀北行诏赐马一匹细铠一具御矟一枚《魏书》

从以上史料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锁甲”和“金锁甲”还有“细铠”其实是在将领出征之前赏赐的甲胄,且是与将领身份高度挂钩的物件,这个制度出现于十六国完善于南北朝时代。因而,“锁甲”和“细铠”两者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一种较为明确的将领身份象征。

在明史中,两者甚至是混用的,且暗示了一定联系。从这我们或许可以知道为什么明代的南京武库里面比起数万套的铁叶甲,锁子甲和依仗用的铜甲并列,而且仅仅只有几百套的原因,因为其本身属于表明高级将领的身份性物品,在设计上甚至是可以不用追求实战性的:

檐等盔三万九千九百三十三顶、铁叶甲五万五千二十二领、皮盔四万二千六百七十三顶、皮甲五千三百七十九领、锁子甲二百六十七领、铜甲一百二十二领、通行盘出、内挑选得堪用朱红油贴金勇字直檐铁盔一千顶、铁叶甲一万四百二十领、量加修理、朱红油贴金勇字直檐铁盔九千四百二十顶、其馀直檐铁皮等盔七万二千一百八十六顶、铜铁叶锁子等甲五万三百七十领。

因而,我们现在小说里面的“锁子甲”当为后赵发明的一种礼仪性的“细铠”,而且很可能直接从中国传统纹饰中演变出来的,比如说汉代中国其实就已经出现所谓的“锁纹”,因为这类“细铠”本身就是一种模仿类似纹饰的礼仪甲胄。

那它与西方的链甲又有什么区别呢?要知道前秦大将军吕光在派兵出征西域的时候,就遇到了一只装备锁子甲的骑兵:“胡便弓马善矛矟铠如连鏁射不可入”,为什么明明有本土的锁子甲,吕光还觉得惊奇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两者的用途本身就是彻底相反的,同时期中国的“细铠”本身在设计上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美观性而不是实战性,这也是为什么在后世文献“锁甲”和“细铠”都仅仅被用于赏赐,古人对其美观赞赏却不愿意普及的原因,因为本身就不是一种被设计以实战为主的用品。

而且用金属丝线编制出来的产物和形制甚至是多样化的,现如今我们可以在日本的部分锁子甲中依然可以看到类似的设计:锁子被编制成了各种美丽的纹样,而有趣的是日本也把欧式一扣四铆接锁子甲说成是所谓的“南蛮锁”,以体现与本土锁子甲的区别。

而就现代测试的表现来看,现在复原的“山纹甲”和各种类似的异体锁子甲的防御力令人堪忧,不仅比不过欧洲的一扣四,更不如中国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的札甲。比如说没有采取铆接这个最有效的方式而是编出各种复杂的形状,很多人认为编出种种怪异的形状是为了加强防御。

很多人为此大伤脑筋,总觉得自己复原的不对,但其实东亚地区发展出这类怪异的锁子甲的目的很简单,其本身就是一种纯粹出于审美为目的而造出来的甲胄,其模仿对象本身就是我国艺术中早已存在过的各种纹样,本身并不需要像欧式锁甲那样纯粹是服务于实战,而将领的甲胄也未必一定会与防御力高低来挂钩,这也很能解释为何古人对“锁甲”赞不绝口,却根本没有在军队中普及的欲望。

在后来,古人为了省事,索性就利用布料在上面画上各种“锁子纹”,或者在布上贴些“锁子纹铜铁片”了事,而锁子纹也未必起源于锁子甲,它最开始的名字叫做龟背纹。就这样,早年的“细铠”在清代彻底沦为了布甲。

▲(锁子纹布甲也可以是锁子甲)

那既然这类“锁甲”防御力不行,打仗时实在想穿着装一装逼那古人怎么解决?其实很简单,下面多穿几套别的甲就可以了:

元杂剧《阀阅舞射柳蕤丸记》:“那人人戴七顶头盔,把那锁子甲、连环甲、柳叶甲、匙头甲,八九层披在身上。

元至治年间的《全相平话》中有云:“身上被连环甲、锁子甲、桃花甲、柳叶甲,耀日辉辉。

《水浒传》:“那兀颜统军披着三重铠甲,贴里一层连环铜铁铠,中间一重海兽皮甲,外面方是锁子黄金甲。关胜那一刀砍过,只透的两层。

而后世,我国直接由礼仪性图案发展而来的的“细铠”和“锁子甲”因为与西方链甲相似的特性也逐渐在后世被混淆,尽管前者在后世逐渐被简化为只在甲胄上呈现锁子纹,或者链接紧密的甲胄都可以被称为“锁子甲”。

我们或许可以反过来想想,西方的锁甲是不是本身也差不多是用铁丝模仿布料的产物呢?如果说想法差不多,其实没理由完全否认中国古代有自己做的类似欧式链甲的产品。

我们以前对锁甲历史的研究总是单纯的幻想古人会以我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实际上这些往往是与历史事实相悖的,本文只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来供大家思考。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狮陀林主,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标签: 锁子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