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私活、发展空间,建筑业不景气了,那二次开发呢?

杂谈 206 0

你好,这里是BIMBOX。

工资、私活、发展空间,建筑业不景气了,那二次开发呢?

今天是付费内容免费看,来自BIMBOX进步会员阅览室进步会员群6月7日的日推精华。

都说搞二次开发赚的多,那基于目前大环境偏冷的状态,现在的软件二次开发行业是个什么状态?值不值得入局?未来发展怎么样?

带着这几个问题,BOX采访了两位二次开发里的老法师,Kevin十五,一起来看看他们站在不同公司、不同视角怎样看二次开发这个行业。

Kevin:结构工程专业毕业,毕业之后做了一小段时间的结构设计之后,就开始从事建筑软件的开发,到现在已经差不多快十年了。前六年主要做Revit二次开发,后边做的范围比较广一点,桌面端,web端的开发等都做过,使用编程语言也从C#扩展到python、ts、C++等。现在主要做的是国产设计软件的开发,所在公司属于软件开发公司。

十五:土木工程专业毕业,从业最开始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接触了软开行业,后来离职在家自学编程又转投了文旅设计院,平时的工作方向主要偏向于企业数字化研究与推广,除了软件开发外,也包括标准的编制和资源的开发,一直到现在,工作8年,有4年半的开发经验。

一、行业需求变化

Kevin:

总体上二次开发业务还是受到了经济环境的影响,但其庞大的体量依然存在,所以目前市场是比较平稳的状态。

以前Revit刚出来,普及度没有那么广,主要应用在工民建市场,比如住宅这种常见建筑,随之而来的二次开发需求就起来了,像橄榄山、红瓦,这种通用的能提高Revit工作效率的建模软件就是那个时候兴起的。

但现在因为整个建筑行业没有以前的那么火爆了,所以工民建领域的二次开发需求稍微弱一点了。但是随着Revit的普及面越来越广,其他的一些方向,比如市政、地铁、装修,现在对Revit二次开发的需求程度要比工民建要大很多。

还有工业方面,比如垃圾发电这种环保行业,在Revit建模、分析、出图、工程量统计等方面都有二开需求。

我身边的公司和朋友,他们的二开需求基本都集中在这几个方向。

十五:

建筑工程领域的二次开发应该是不太行了。虽然开发跟工程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这种影响是存在的,只不过滞后一些,项目上没钱了,研发部门也岌岌可危;没有研发部门的也会减少这方面产品的采购意向,因此相关产品类型的厂商也赚不到钱了,那可能就会裁员降薪。

这两年了解有几家已经裁员,或者今年有裁员意向了。他们这一两年经济效益不太好,所以在新产品、新功能上的研发不会投入太多资源,只做做基本的升级和产品维护;有的厂商也会开始接一些定制化的项目。

新赛道、新方向也不好找,各个方向感觉都有人在做,竞争也比较激烈,同类型产品多而且趋于成熟,不像以前有那么多方向可以去选。

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带来从业人员的变化,有些人就从厂商离开了,反而可能有意向加入像我现在这样的设计院研发岗,一定程度上是不同类型设计院的人才需求增加了,比如电力设计啊,市政院、轨道院这些,他觉得我要提高竞争力,基于企业的技术方向和标准做一些定制化的产品研发,也有的是为了响应政策,先布局一个小团队试水。这种情况的团队有的规模很小,两三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研发团队,养这么几个人的成本对于一些设计院来说不是特别的高,当然也有进入不同类型施工单位的。

我觉得开发的主旋律慢慢落在了国产化落地这一条路线上,尤其是在国企、央企,他们现在比较热的话题,要么是做企业定制化产品,要么就是基于现有国产化产品去进行一些开发。

所以开发这件事情,除了去做软件二次开发、平台开发之外,还可以把目光放在国产化开发这个方向上。

不管是广联达,还是PKPM,他们的国产化图形引擎的产品都在不断优化,宣传也在逐渐加强,慢慢的大家会发现咱们国内的产品也形成了一种影响力,这会是未来比较明显的一个趋势。

二、个人工资待遇

Kevin:

先说一下人才的供需情况,我经常能看到短期或者长期的招聘信息,也有求职的。

我一个朋友的公司,是专门做Revit二次开发的,人不好招。他招的人是希望自己来培养,就只能选稍微年轻一点的,或者是刚毕业没多久的。但这些人对于建筑软件或者是Revit二次开发这个方向,认识还不到位。

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希望去一些传统的行业,要么设计院,要么房地产这类公司。让他们来做软件开发,即没有这个信心,意愿也不强烈。

像研究机构、设计院、甲方、或者是一些施工单位,他们招人就倾向于那种经验比较丰富的,你来了就可以直接干活。而且他们也不一定以开发的名义来招,招聘的头衔可能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要求具备Revit二次开发能力。

这跟以前比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前几年,大家招人的时候还是希望招一些新人来自己培养。现在大家招人还是希望能招到即用,立马可以开始干活,可能没有多余的资金和时间来培养了,这是招聘的变化。

个人工资待遇,受两个方面影响。

第一是工作年限,就是工作经验。第二地区差异,各个城市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假设你有3到5年的经验,像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纯开发一般工资待遇在2万左右,如果不是纯开发,你像研发经理或者研发负责人的工资待遇就很高了。稍微二线一点的城市,像武汉这边是1.5万左右。

但同一时期,与工民建里的传统职业相比较,开发人员的工资待遇优越感还是蛮强的。跟设计公司的设计总工来比较,同样的一个收入水平,我可能需要5到10年的工作经验,但他们可能需要10-15 年的工作经验,更别说起步的工资也高,这时候确实会有一种优越感。

更别说跟建模员做比较了,本身赛道就不一样,当你选择不一样,你后面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十五:

我们公司前段时间确实有在招人,但是一直没有招进来,可能现在招人都比较谨慎。而且经济低迷,有换工作意向的人也都比较少。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20年,那个时候来找我推荐工作的人和推荐人的公司特别多。这两年,我发现大家跳槽率慢慢变低了,都比较稳,公司招人也比较稳。

个人的工资待遇影响维度比较多,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每个地区的情况也不太一样,一线城市的工资待遇更有优势一些,像我的老家泉州,之前应该是属于不可能招聘开发的城市,现在也在招聘相关人才,不过收入可能只有七八千的样子。

工资待遇整体上我感觉是比以前低了一些的,或者说都比我预期的要低一些。

说说我对于开发工程师到中高级开发工程师,再到技术经理或者项目经理这种级别的待遇理解:

抛开地区来说,刚入行没有经验,但你能正常去完成工作,不需要太多指导和帮助,正常工资在8000- 12000。然后工作2-3年, 可以结合需求自主的去完成开发任务,15000是合理的工资状态。

二次开发这个行业,大部分人是转行过来的,工作5年基本上就具备一定的产品思维了,对于产品和开发都有一定的见解,这个时候工资到20K是合理的状态。

继续向上发展,如果你技术能力更强,了解产品的架构,框架,能组织团队进行开发,30k是一个合理的状态。

目前开发人员跟BIM建模人员或者工程人员相比较,不在同一个维度不好对比,但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从BIM,施工、设计领域转过来不少人做二次开发。

大家转过来目的是什么?一是这个工作它不会那么卷;二是这个工作不会那么枯燥;三是待遇会比以前提高点,这也是很多人转行的重点。

很多人冲的是第三点(收入提高)来的,在同等条件下,刚毕业几年的设计跟刚毕业几年的开发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再往上就不好说了,设计的待遇天花板非常高,但二次开发的天花板到30K左右差不多了,能不能突破跟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待遇有直接联系。

多说一点跟招聘有关的话题,有些企业的人事招聘信息不要写的太离谱,工资待遇跟要承担的责任一看就是不对等的,没有人愿意来,或者来的人也只是为了找个跳板,待不久就会走,这种表面看好像省钱,但其实是对企业的一种伤害。

招一个员工进来,1-2年他才会真正熟悉企业定位,了解企业发展方向,知道企业想要什么,这种时候走掉,其实是很可惜的。

三、私活情况

Kevin:

私活是因人而异的,就我个人而言,BOX对我影响很大。因为在BOX出了相关的课程,经常有一些通过BOX这边找过来的项目,比如前段时间刚签了一个18万的项目。

一般正规项目的周期大概在六个月左右,项目的报价一般会在30万到50万之间。假设一个项目30万,可能会4到5个人来做,虽然说是六个月周期,但不是六个月全部都在开发,一般集中开发三个月左右,测试,维护,设计阶段,也会花时间,这是比较熟练的水平。

小的私活项目,可能就一两万块钱,做个一两个星期,不是全部时间来做,而且本身报价不是跟时间完全对等的。

渠道方面,我这边接的私活,主要是BIMBOX这边来的。然后其他的就是一些同事或者朋友介绍来的,圈子里基本上相互介绍项目。

这种私活的平均收入,是比较笼统的。真要去精细化计算,一般是按人工时来算的,就是每人每天多少钱?一般是1000到1500天,根据开发人员的经验有一些区别。比如你经验很丰富,做的很快,就高一些,因为你总时间会短一些。

十五:

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就不怎么接私活,一般只做熟人的小私活,一年5左右个私活的样子。也有人专门做私活的,那就可能很多了,我不怎么宣传,主要是熟人介绍,2-3天就完事了。

这种情况下收入也看个人,每个人定价不一样,他们有的会说我的私活定价高,主要是私活都是利用平时下班回来的时间,那就占用了学习和生活的时间。

所以我的定价肯定会高些,但这只是开发单价高,周期内的测试和维护都是不额外报价了,有些功能我可能了解完就大概有思路,所以评估周期短,2-3天完成,有的人报价低,周期长,比如报个8-10天左右的,平均下来其实一样的。平均一个私活项目2-3天完成,可以赚个1-2万,这属于我的合理范围,原则就是熟人介绍才做,本来熟人介绍就属于帮忙,帮完忙不给钱说不过去,所以结算都很爽快,没有被坑过。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

Kevin:

我觉得现在学Revit二次开发还是一个很好的赛道,不是因为我出了二次开发课程才这么说啊。

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基数太大了,不光是国内,国外的市场也很大,我所知道的就有不少人和团队想把一些好的成果在国外市场化,卖给外国人。另一方面Revit二次开发你学了之后,你不只是局限于Revit二次开发,可以扩展到所有建筑软件的二次开发,这个范围就非常大。

像PKPM、BIM Base,它都有二次开发的需求。一些其他的专业软件,像工业工程里面的软件也有很多二次开发需求,传统的CAD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把二次开发的方向拓展之后,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

而随着我们国家信创要求越来越严格,政策导向下的软件国产化要求下,国产软件也日益成长起来,未来国产软件的二次开发也是我挺看好的一个赛道,抢到这个先机的话,会不会出现基于国产建模软件的“橄榄山”、“红瓦”呢?

还有AI的话题不得不提,这也是一个大的趋势,怎么把目前的工作流程AI化,引入大模型去做更多事,一定离不开开发,比如让AI去建模,干掉建模流程。

十五:

工程领域这个行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如果你想从其他行业转来工程领域,特别是建筑工程领域做二次开发,其实我是不建议的,除非你喜欢并且热爱这个行业,或者说你以前的行业现状更糟糕。

如果你现在就在建模,在设计,在现场搞施工,然后你想多点生存能力,那学点开发其实没什么坏处,学习永远是好事,复合型人才还是未来的主旋律。

但整个社会经济都不好,市场也不好,最好保持现状,转行要慎重,活下去更重要。

如果已经在二次开发行业了,我觉得也可以把二次开发做为一个跳板,一个真正进入开发领域的跳板。通过二次开发熟悉的开发这个行业的节奏、工作模式、工作内容之后,你可以慢慢去选择新的方向去发展。

现在你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去积累你的技术能力,扩展你的技术栈。未来有朝一日,比如说你喜欢Unity,那刚好技术栈也对口,只要熟悉Unity的产品和开发接口,你就可以去考虑转这个方向,产品业务再慢慢熟悉,或者其他的桌面端、Web端的开发也可以选择。

每个行业都是一个围城,所以除非你真的喜欢,否则我真心建议你不要轻易换行业。

如果真要说未来我们这行业哪一个赛道最好,那应该是国产化平台。可以预见的是,这几年如果参与到某一个厂商的国产化平台开发的赛道,那发展和待遇相对来说是会比较高的。而且这行业需要的人才也比较多,底层图形、平台架构、顶层产品的设计都需要投入人力。

但是几年后肯定有一些产品要死掉,国产化市场它不需要那么多的产品,有做国产化平台的厂商肯定是希望自家产品全方位发展、渗透到各个行业,所以只需要几个能打的就好了。

我个人的发展的话,有在这个行业还是想为这个行业做点贡献,以前哪里听过有人二次开发讨论MVVM、IOC、AOP啥的,我的想法就是多做一些技术方面的分享,如果能帮到人是最好的,这样未来转行到其他方向开发的技术路线也会平滑一些。做二次开发的工作很多其实不怎么关心编程技术的发展,也不关心代码的好坏,比如代码的易读性、可维护性都不关心。就叭叭叭往下写。

也能理解,这行业就是功能实现最重要。从2020年开始,到现在,我已经全职做了4年半的开发工作。但是从2023年开始,我也觉得陷入了技术发展的瓶颈期了, 工作研究对象就是不同的业务形态,内容无非就是选择写Web 还是二次开发。难的已经不是技术,而是对业务得理解。这行业好像不需要编程技术太强,更需要对产品对业务的剖析和需求提取的能力。所以如果对技术没有更多的追求,很难有这方面能力的提升。

比如我课程群里的一个大哥,很厉害,学了几个月就写了一个产品出来,卖到了国内外,产品功能面面俱到,但其实项目的代码质量我是知道的,未来的维护难度确实大。

当时出《Revit开发架构设计与应用课》也是抱着这个目的跟大家讨论一下二次开发的架构该怎么去定义,然后代码的框架应该怎么去约束。

这方面国外的产品真的做的是比较好的,比如大家最常用的Revit Lookup,现在也已经直接用了微软的社区框架,Mvvm+Host通用主机的框架,UI方面也做了升级,直接依赖了Wpf UI的库,这在市面上流动的Revit二开产品里,还是我看到的第一个全面拥抱新的社区开源技术的。

当然国内的也有做的很好的,比如广联达的构件坞就做的非常好。尽可能的减少第三方依赖,MVVM框架也好,IOC组件也好,都是自己去写。

五、小白应该怎么学习和进入二开圈子

Kevin:

首先我想打破一个幻想,学习Revit二次开发,你不要期望学完之后就立马有公司找你去做开发,这种情况很难发生。

一般都是自己先学习,然后做一些练手的项目,或者是帮别人简单做的一些项目,有一些经验之后,才可能顺利入职专门做开发的工作。

这种专门开发的工作,对二次开发的能力要求不是单一的,可能要多方面的,比如我们入门课里WPF也讲了一些。

而进阶课扩展的就比较多了,像数据库、Web端,你都需要掌握一点。还可能需要一些有其他的能力,比如设计能力,像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

你需要拓宽自己的技能,才能真正入职一些比较好的开发公司。像设计院、甲方,或者施工单位,如果招Revit二次开发,真正招聘的时候也会很在意你其他方面的一些能力。

Revit二次开发的学习是有难度的,我们现在出了两门主要的课程,一门是基础入门课,一门是进阶课。基础入门课难度主要在于编程语言,Revit二次开发是基于C#语言的。

编程学习的过程确实很痛苦,如果你基础很差,概念根本就学不下去,有一种学习的思路或者是方法,叫做不求甚解,这对毫无基础的同学来说就是很有帮助。

要避免去深究,打击自己的积极性,因为学习就是一个往后越学越多的过程。开始接触新事物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但是这些疑问要按住,不要影响你去打通整个学习的流程。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把它记录下来,然后不断的去看它,并且在学到后面的时候再时不时的拿出来看一下。可能当你的知识完备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前面的知识自然而然的就明白了。

现在有很多很好的大语言模型工具,几乎可以解决你99.9%的编程问题,你可以一直问,可以让它以小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给你讲,能以各种身份来跟你讲,后边我会加一期内容,专门来讲怎么借用AI学习Revit二次开发。

再有就是多沟通。群里交流,即可以学到知识,也能交到朋友,自然而然就可以建立自己的二次开发圈子,从支撑自己学习,到一起合作做私活。

十五:

二次开发的知识大门是开放的,你可以来BIMBOX进步学社学习,也可以到哔哩哔哩课堂学习,Github上边也有很多源代码可以学习,我自己也会把一些代码开源,或者一些内容做成视频然后分享在B站上(十五当只咸鱼)。

重点是你一定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然后要动手,去敲代码,不停的写,就像我前边说的群里的大哥,可能真的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他就是不停的写,产品也卖出去了,很多东西写着写着也就悟了。像kevin老师说的,不求甚解的敲代码敲着敲着就通了。

不过我不鼓动大家在这个时间点转行,如果你现在有原本的工作,待遇还行,学习是可以的,转行一定要慎重,因为企业现在招人很慎重,别把自己玩脱了。

两位老朋友非常真挚诚恳的从行业需求变化、个人工资待遇、私活情况、未来发展方向、小白应该怎么学习和进入二开圈子五个方面,介绍了二次开发目前的情况,希望能帮助到你,也欢迎你到BIMBOX进步学社,来学习他们的课程,一起探索二次开发的世界。

好了,以上就是本次的会员群专属日更内容的免费看,私信了解更多进步会员超值的福利哦。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标签: 二次开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