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臜”该怎么读?不读ǎn zǎn,也不读yān zàn,表示什么意思?

热点 118 0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日常对话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字词,稍不注意就错了,尤其是某些方言,更是值得注意。今天我们来了解下“腌臜”这个词,它既不读ǎn zǎn,也不读yān zàn,到底该怎么读呢?

“腌臜”该怎么读?不读ǎn zǎn,也不读yān zàn,表示什么意思?

一、“腌臜”该怎么读?

正确读音:ā zā

同音字:啊 咂

部首:月

结构:左右结构

“腌臜”这个词中,“腌”有两个读音,一个是yān,一个是ā。“臜”却只有一个读音,就是zā,而不是zàn。当然,“腌臜”作为一个方言词,只能读成“ā zā”,小说名著也是这么读,第六版汉语词典上也这么规定了。

二、“腌臜”字怎么解释

“腌臜”主要用在方言里,有以下三个意思。

1指脏的,不干净的。

2.指心里很别扭,感到不舒服、不痛快,难堪。

3.指骂人的话,有坏劣、混蛋、无赖之意,比如腌臜泼才。

三、“腌臜”的字形演变

“腌臜”属于形声字,都是左形右声。“腌”左边为月,小篆字体中,字形体像一块肉,表示腌制肉类。右边为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面像个人形,下面为盆子装的食物,表示人用盐、糖等覆盖在食物上。随着演变发展,左边的肉变成了月,右边也变成了奄,就组词了现在的楷体字“腌”了。当然,“臜”字也差不多。

四、“腌臜”字在古文献中的运用

1.你这贱人,腌臜泼妇。

这句话出自《水浒传》第四十五回,原文是杨雄痛骂潘巧云。“腌臜”在这里是指心里肮脏、心思不干净,坏心肠。

2.腌臜更有满头疮

《癞和尚赞》

曹雪芹

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

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

“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意思就是:破衣破草鞋来去无迹,不干净还有满头疮。这是一首出自《红楼梦》里的诗,用来描写癞和尚的。全诗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了癞和尚的鼻子、眉毛、眼睛、头部和身上穿着。尽管他穿着简朴(破衣烂鞋,身上不干净,头上还生疮),甚至可以说是邋遢腌臜,但是掩饰不住他双目蕴含的智慧之光。作者把眼睛比喻成明亮的星星,蕴含着宝光,同时把身上其他地方和眼睛做对比,突出了癞和尚的不凡之处。眼睛正是他身上最传神的地方,这一点和茨威格写托尔斯泰时对眼睛的的刻画很相似,都突出了外表只是装饰,内在才是本质。

五、结语

文字的演变,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尽管先有语言,再有文字,但语言和文字依旧密不可分。方言也是语言的一种,更是文字的一部分。某些汉字在方言里的读变动,也是华夏文明包容性的重要体现。说汉话、书汉字、写汉文,塑汉魂。从古至今,犹来如此。

标签: 腌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