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时,日本首相气得差点晕倒,但同时又很兴奋

热点 153 0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全世界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无数人都在关注着中美两国的关系会走向何方。

其中,反应最大的应该是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听说这个消息后,气得差点晕倒,但同时又很兴奋,这是什么原因呢?

尼克松访华时,日本首相气得差点晕倒,但同时又很兴奋

日本自从二战结束后,就成了美国的小弟,一言一行都要受到美国人的约束,同时,日本也在时刻关注着美国的动向。

在二战后的20多年里,日本的经济发展非常快,但是他们也深知,如果光靠日本本土的市场,再怎么发展也是有限度的,而近邻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只有与中国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与美国处于两个阵营,针锋相对,互不往来,日本作为美国的小弟,自然也不能和中国走得太近,因此,在那20多年里,日本在民间一直保持着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但是在高层,却仍然与美国保持着同样的步调。

进入70年代,随着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发生变化,美国也急于从越南战争中脱身,就开始寻求与中国的对话,到了1971年7月9日,美国就派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打前站。

7月15日上午11点,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刚刚开完会,秘书就向他汇报了这件事,说,基辛格在7月9日到11日秘密访问了中国,尼克松总统计划在明年5月之前访华。

这个消息,让佐藤荣作既气愤又兴奋。

气愤的是,日本和美国是站在同一个阵营的,尼克松前不久还刚刚对他说过,美国的对华政策将会及时和日本沟通,但是,现在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美国却完全没有告诉日本,根本没有把日本放在眼里,这怎能不让佐藤荣作气愤!

但兴奋的是,这毕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只要美国转变了对华态度,日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市场了,所以,佐藤荣作即使受点委屈,也是非常高兴的。

可惜,佐藤荣作没能成为第一位访华的日本首相,在1972年7月就辞职了,新任首相换成了田中角荣,继续完成这个历史使命。

田中角荣刚上任不久,就公开宣布要加快与中国邦交正常化的脚步,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

中国方面也做出了回应,周总理派中日友协副秘书长孙平化率领上海舞剧院到东京访问演出,向日本方面发出了邀请,说:“只要田中首相能到北京当面谈,一切问题都好商量。”

田中角荣亲自接见了孙平化,接受了周总理的邀请,并决定在9月开始访华。

在田中首相访华之前,日本还派了一支先遣队来到中国,商量田中首相访华的日程安排,特地向中方提出:“每日会议不得超过晚上9点,9点之后田中首相必须回宾馆休息。”

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田中角荣为了这次访华能顺利进行,特地向美国总统尼克松请教了一些注意事项,尼克松就告诉他,周恩来总理习惯在夜里工作,我们都已经很疲惫了,他却仍然精力充沛,思路敏捷,所以,千万不要在晚上和他谈判。

因此,日本方面就特地提出了这个要求,“每日会议不得超过晚上9点”。

对这个要求,周总理表示了理解,特地把自己的工作时间做了调整,来配合田中角荣的时间。

周总理的这个举动,让田中角荣非常感动,有一次亲自帮周总理脱掉了外面的风衣,表示了自己对周总理的极大敬意。

这次访华之旅,田中角荣还见到了轻易不见客的毛主席,对毛主席的智慧和魅力大为钦佩。

跟随他一起访华的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后来说:“我对毛主席的印象是,他是一位无限深邃而豁达的伟大思想家、战略家。他非常真诚坦率,谈起话来气势磅礴,无拘无束,富于幽默感,而且使人感到和蔼可亲。”

临走时,毛主席送给田中角荣一套《楚辞集注》,田中角荣也非常喜欢,回去后经常阅读,去世后,这套书还被珍藏在田中角荣纪念馆里。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1972年9月29日,双方签署发表了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两国的邦交正常化。

后来,周总理评价田中角荣说:“田中先生一上任就立即做出决断,恢复邦交,这是了不起的,值得称赞,他比尼克松勇敢。”

(参考资料:《周恩来外交风云》《文史博览》)

标签: 日本首相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