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惊现一米高大黑鸟,在悬崖上筑巢!全国仅2000只比大熊猫珍贵

知识 157 0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今年五月,在山西某个村落中传出一个说法,说在他们的山中深处有一种怪物,会抓羊来吃,导致村民家的羊频频失踪。

山西惊现一米高大黑鸟,在悬崖上筑巢!全国仅2000只比大熊猫珍贵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不少博主都往山上去进行考察,看一下在山的深处中藏着什么秘密。

到了目的地后,为了保证这个生灵不被打扰,一些博主带来了无人机,并且与对面动物保持了一段距离进行察看。

通过无人机高清的屏幕,他们一行人震惊地发现,这个生灵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谁敢碰谁就等着踩缝纫机。

在这个视频中,有意思的是,这个黑鹤的巢是筑在悬崖上方的,四周也没有什么支撑物,很是险峻。

这个黑鹤到底是何方神圣?它真的会抓羊吃吗?为何又要将巢穴建在那么险峻的悬崖峭壁上?

鸟中“大熊猫”——黑鹳

这行人发现的动物正是珍稀动物——黑鹳,通过放大了28倍的视频来看,可以推断出它的体型十分庞大,超过了1米。

而且有意思的是虽然它全身上下都是黑色的,但是这个黑却是“五彩斑斓”的黑。在不同的阳光照耀下却是散发着金属的光泽。

一般来说,一只成年的黑鹳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千克;嘴长而粗壮,头、颈、脚均甚长,嘴和脚红色,而且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

要说它们还带有特色的地方就是眼周围有一圈红色,这个红色不是黑鹳的毛,而是它们裸露的皮肤。

黑鹳在中国见于除西藏外的各省区,在国外广泛分布于南美以外的世界各国,喜欢在大型湖泊、沼泽和河流附近生活,多繁殖于崖壁或者高树上。

黑鹳多选择在人烟稀少的悬崖上安家,是因为这种环境可以容纳它们的大体型,同时也能够保障它们的安全性。

但这样的环境也是让黑鹳老母亲老父亲操碎了心,小黑鹳们如果过分活跃,很可能跌落深渊,所以每当黑鹳宝宝们靠近巢穴的边缘,黑鹤爸妈就会立马直起脖子,把羽毛蓬松起来,挡在孩子面前,就像是在阻止孩子们进一步探险:“干嘛呢,快回去!”

另外,它们刚生出来的孩子也不是全黑的,而是全白的,等到后面慢慢成长了,孩子也就会慢慢变成灰褐色,最后变成全黑。

黑鹳的食量大而且食物种类比较单一,它们只对各种各样的小鱼感兴趣,比如黄辣丁、白条、鳔鳅、泥鳅、条鳅等等。只有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黑鹳偶尔才会捕食一些昆虫、青蛙、林蛙等。

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黑鹳妈妈呆在自己的巢窝里孵化孩子,黑鹳爸爸外出觅食,先是给自己饱餐一顿后再带一些食物回家分给孩子们食用。

黑鹳的嘴下面有嗉囊,要进餐的时候,它们会把存在嗉囊里的食物反刍出来,喂养巢中嗷嗷待哺的黑鹳宝宝们。

另外,黑鹳是一种迁徙鸟类,繁殖期它们会迁飞到北方,冬季在南方越冬。一些生活再国外的黑鹳,它们夏季会在欧洲繁殖,冬季在非洲越冬。

在中国,它们则是夏季在北方繁殖,冬季在南方越冬。

它们从9月下旬至10月初开始往南迁移,大多在春季的3月初至3月末到达繁殖地。不过近些年,有些人通过观察,发现有小种群在北京、河北、山西成为区域留鸟,不进行迁徙。

黑鹳的困难且尴尬的局地

黑鹳不管是在哪里都受到当地人的喜爱与欢迎。

在中国,它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我国为它们开辟了不少保护区,我们也能在这些保护地区看到它们活动的身影。

比如在春季,洛阳人民可以在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扣马村北边的鱼塘看到黑鹳觅食;去年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去年十月在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柳杨堡八字洼硝池滩也捕捉到它们栖息的画面......

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野生动物逐渐重视,但是黑鹳的数量仍然很不乐观。

目前全世界仅存2000多只,在中国有1000只左右,因数量稀少,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这主要是我们人类对它们生活领域的大肆破坏,黑鹳是一种对生活环境要求非常高的动物。

黑鹳一般栖息在陡峭的山体和清澈的水域,对驻足、栖息的环境要求极高,特别是对觅食水域,要求水体食物丰富、水质清澈、水深不超过40厘米。所以有时候鸟儿也是验证一个地方环境好坏的考察标准。

除了人类对黑鹳家园的干涉以外,它们自己在大自然要面临的困难也很多。

比如,一对黑鹳夫妻确定好对方后就要开始筑巢准备繁衍后代了。好不容易历经千辛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安家场地。

但是附近也存在着不少坏邻居,比如说——苍鹭,它们没有黑鹳那么勤快,因此它们就有点“守株待兔”——等着黑鹳外出觅食时,去偷黑鹳的树枝来搭建自己的家,从某种意思上就像是一种“变相夺家”。

而黑鹳也是心大,它们也不会生气,反而继续自顾自地捡树枝筑巢。

等到黑鹳夫妻生下孩子们后,这些苍鹭也会盯上它们的孩子。因为环境问题,它们和黑鹳在悬崖峭壁或者树林中共生,属实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了。

苍鹭的食谱很杂,不仅喜欢吃小鱼小虾,就连黑鹳的幼鸟也在它们的菜谱上。

苍鹭经常在黑鹳窝的上空盘旋,窥视猎物,只要发现黑鹳父母不在身边,它就俯冲过去,抓小黑鹳吃。而震惊的是,母黑鹳并不会在意它的孩子,任由苍鹭拾去。

就算没有苍鹭的插手,黑鹳也对自己的孩子并不客气。有时候我们也会见到黑鹳拼命啄死自己孩子的惨烈画面。

而在鸟巢里的其他兄弟姐妹仿佛像是视若无睹,甚至还会鼓动妈妈快点要死自己的兄弟姐妹。

其实黑鹳妈妈这也是无可奈何,有时候食物不够了,自己不仅没吃饱,还要满足其他孩子的胃口。为了能够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它会啄死那些比较瘦小的孩子。

秉持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母黑鹳会选择杀死1-2只较为弱小的小黑鹳,从而为更加强壮的幼鸟提供更多食物,增加剩下幼鸟的存活率。因此,在大自然这一个环境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没有什么让人惊讶的了。

不过,一只鹳的寿命长达20~30年左右,它们的生育率也就40~60%左右,如果遇上意外,或者是妈妈迫不得己杀死自己的孩子,那么它们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所以说,这也是鹳目前的一个尴尬的局面。

鹳还是鹤,小心不要搞混了

看到鹳,不少人也会联想到鹤,毕竟这两个字还是挺像的。不只是名字像,它们一些方面也挺像的,比如说有黑鹳白鹳,而鹤中也有黑鹤和白鹤。

黑鹤正确地应该被叫做黑颈鹤,在外形上面它们还是比较好分辨的,黑颈鹤只有颈部是黑色,喙部没有黑鹳那样长,也不是红色的。它的眼部周围也不像黑鹳那样全部都是红色的。而黑鹳除了腹部白色外,羽毛都是黑色。

另外,鹤的头部小,整体看上去“仙气飘飘”。而鹳的头部更大,看上去更有力。

鹤具有标志性的镰刀形尾羽,而鹳的尾巴则比较秃,这也让它们的气质看起来不一样。

最后,鹤只在地面水面活动,不会到树上、岩壁上活动。而鹳则在水面、浅滩和树上都能活动。

还有一些人细心地发现了鹤和鹳在生活上也有不同的区别。首先是声音方面的,如果仔细听,会发现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从生理结构角度来讲,鹳没有鸣管,所以只能通过快速击打嘴部,发出“哒哒哒”的敲打声。而鹤的鸣管较长且弯曲,所以发出的声音高亢而复杂。这就是成语“鹤唳九天”的由来。

从飞行方式上看,这两种鸟类也是大不同。

鹳飞行的时候,它们的头和双脚都略为下垂;鹤飞行时,它们的头、双脚、身体则呈水平线状,就像是一支受过训练的、井然有序的队伍,很是美观。

但无论如何,鹤和鹳一样,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鹤是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动物,具体保护级别因鹤的种类而异。例如,白鹤、丹顶鹤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灰鹤等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家也为了保护它们而做出了不少努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所以不要想着这些鸟好看,怎么去“弄一个”、“养一个”试试。毕竟碰一下,这辈子的饭就可以被监狱承包了。

其实,不管是鹤还是鹳,都是我们需要保护的动物。

虽然在某些方面来看这些鸟儿也有着残忍的一面,但是我们也需要尊重它们的生活习性,尊重自然。

参考资料:

【1】湖南省林业局 北京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吸引众多珍稀濒危鸟类栖息
【2】光明日报 “鸟中大熊猫”黑鹳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保护区生息繁衍
【3】湖南日报 惊喜!泸溪县境内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
【4】湿地甘州 中国可见鹳科鸟之黑鹳
【5】海峡都市报 超萌!悬崖之上,黑鹳宝宝一个动作让爹妈大发雷霆

标签: 黑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