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王志强:创业之路“蜂”生水起 酿出“甜蜜事业”

杂谈 131 0

在静宁县三合乡的大山深处,养蜂人王志强两口子十几年来与蜜蜂花海为伴,与清风霞光为伍,酿造出独属于他们自己的“甜蜜事业”。

小满刚过,雨水充盈。循着花香,一路蜿蜒来到三合乡王家万沟,王志强两口子头戴面罩,身穿长袖长裤,正在静谧的山中放蜂,70余个蜂箱或整齐镶嵌在崖上,或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田间。丛林间的刺槐、田地间的油菜花,吸引着蜜蜂时而轻扇翅膀,时而钻入蜂箱,“嗡嗡”的蜂鸣声喧嚣了静谧的山间小院。

静宁王志强:创业之路“蜂”生水起  酿出“甜蜜事业”

养蜂人王志强说:“现在这个季节就是槐树留蜜期,因为现在春繁已经过去了,就属于采蜜的阶段,今年效益还可以,槐花蜜也多,气候也好,雨水也合节。”

要说王志强是养蜂人,不如说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意人。今年58岁的王志强,一路从厨师、饭馆老板、砖厂老板,到如今品牌酒集团经销商,多重身份的转变,锻造了他在创业路上不怕困难、勤奋刻苦的品质,也让王志强从养蜂人成为蜂专家、蜂老板。

王志强说:“养蜂本身是家传,在老人手里就一直养蜂,老年人说‘养蜂没巧着,早晚打扫着’,养蜂也没有过多技巧,重点是蜂箱消毒,一年定期消毒,经常检查打扫,不让生虫,这是养土蜂的关键。”

近年来,静宁县生态建设效果凸显,森林覆盖率达到32.85%,为发展土蜂养殖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生态条件。早先,王志强回到家乡创办了砖厂,砖厂转型后,为了盘活土地资源,他在原砖厂的基础上开始养蜂,从一箱蜜蜂繁殖到了七八十群,从一个土蜂种群优化到四五个种群,从原始的土窝窝发展到活箱,再到现在流行的格子箱,经历了三种不同方式的转变。

老伴王忠容是王志强的养蜂工作上的得力干将,王忠容说:“最初主要是为了吃蜂蜜而养蜜蜂,养着养着就越养越爱了。养蜂对我来说,是个很‘甜蜜’的事业,既能吃上美味,还能给自己增加收入。”

如今,王志强的蜂蜜销路越走越宽,他注册了蜂蜜产品商标,设计了产品包装,凭着高品质和好口碑,他的蜂蜜一直供不应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10多年的养蜂摸索,王志强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养蜂技术与积累的经验,向村民出售蜂种,并免费提供养蜂技术,通过王志强的技术指导与帮扶,本村两名村民现在养蜂达到50多箱,每年收入达5万元。王志强说:“养蜂不在于养到多少,关键问题要养好、养旺。其他村民的蜂种是从我这拿的回去自己养,养的也可以,大家都养好了赚钱了我自己心里也高兴。”

十几年的养蜂经历,让王志强从一名业余养蜂人成为了资深养蜂专家,2015年,王志强成立元亨蜂业专业合作社,吸纳附近村子的5名社员加入合作社,共同开启养蜂之路。目前,合作社养蜂规模达到300群。

王志强两口子相携走过风风雨雨,他们依靠双手创造幸福的初衷从没有变过,他们酿出高品质和好口碑蜂蜜,并将产品推销到了全国各地。在漫山遍野的槐花中,王志强满怀信心地说:“养蜂是自己的事业和爱好,距离发展成蜂产业还有很长很远的路要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通讯员 马丽丽 文/图

标签: 王志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