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懂的“神”一样的存在——阿西莫夫

热点 117 0

摘自《经典就该这样读》浦宇平

你问我拿破仑是谁,我会告诉你他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野心家。孔子是思想家和教育家,托尔斯泰是文学家,贝多芬是音乐家……阿西莫夫呢?他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可作家大概只是他所有身份中很不重要的一个而已。

无所不懂的“神”一样的存在——阿西莫夫

1992年3月底,我在纽约时曾向编辑瑞琪尔·克莱门提及自己想写一本关于儿时偶像的书,她带我去见了她的上司阿诺德·多林,当时多林告诉我,阿西莫夫病得很重,顶多再活一二年了。4月5日我回到英格兰,第二天早上刚醒来,便听到了阿西莫夫去世的消息。

说实话,我与逝者素昧平生,与其家人、朋友也无往来,因此乍一听到死讯时,我产生的第一个念头是极为自私的—“天啊!这下我再也看不到《基地》的续篇了。”后来随着我对艾萨克·阿西莫夫这个既是普通人,又是曾经创作出了众多优秀小说的伟大作家,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了解时,我对他的逝世也有了更多的认识。特别是在我见过他高贵的妻子珍妮特以及他在纽约与其他地方的好友之后,我自私的想法更是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不可遏制的悲痛:文学界失去了一位最富色彩、最有情趣和最具创作天才的人物—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开篇这段文字,是一位英国作家为艾萨克·阿西莫夫写的传记中的一段。那么问题来了,阿西莫夫是谁?

这个问题真是没法回答。你问我拿破仑是谁,我会告诉你他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野心家。孔子是思想家和教育家,托尔斯泰是文学家,贝多芬是音乐家……阿西莫夫呢?他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可作家大概只是他所有身份中很不重要的一个。其实头衔并不重要,阿西莫夫一辈子著作等身—真的是“等身”—他写的书垒起来比他的身高要高得多得多。他大概是我知道最能写的人了。

艾萨克·阿西莫夫,俄罗斯裔美国人,一生创作了500多本书。就算每本书只有1厘米厚,垒在一起也有5米高,从地板垒到天花板,可以垒上满满两摞。阿西莫夫从20岁左右开始创作,一直写到72岁封笔,50年创作生涯,平均每年写10本书—天地可鉴,平哥现在每年才写1~2本书(还是在已有音频节目脚本的基础上改写),就已经搜肠刮肚油尽灯枯了,阿西莫夫以接近每个月写一本书的速度,连续创作了50年!

最重要的是,阿西莫夫写书是照着图书馆的索引分类来写的!你见过图书馆里的书目索引分类吧?I表示文学,S表示科学,A表示艺术,P表示哲学……阿西莫夫一生所写的500多本书,几乎覆盖了图书馆所有的图书索引分类!他写过语言学书、物理学书、化学书、心理学书、计算机学书、宗教书、艺术书、音乐书、历史书、地理书、传记……只要图书馆有这个分类,他几乎就写过!他做过音乐记者,有专门的乐评文章结集成册;他自学化学和物理,有很深的造诣;他几乎可说是精通心理学……阿西莫夫唯一没写过的,是哲学书。

这就是一个科幻小说家的“自我修养”,他的知识面宽到这样骇人的地步。而在他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基地》系列中,他畅想了一个穿越太阳系、横跨银河系的庞大世界,在这个“银河帝国”漫长的历史中,心理学、音乐、化学、物理、历史、宗教、计算机、机器人、伦理学……几乎所有这些学科的知识他都有所涉及和运用,以至于让整个15本小说连缀成了一部人类未来命运的史诗。美国政府还曾给他颁发过一个称号:“国家的资源与自然的奇迹”。相当于在说,他是国家的宝藏,是自然界的奇迹,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阿西莫夫出版的500多本书里,居然还有一本笑话集。这家伙也真是挺幽默的。

最完整的《基地三部曲》总共有15本,我最想推荐给大家的就是其中的《银河帝国三部曲》。这套书我在实体书店里看到,直接站在书架旁读起来了,我被情节牢牢地吸引住,回家的路上站在地铁车厢里就在读,一直读到回家吃饭时也没放下,晚上睡觉前就把第一本读完了。这就是阿西莫夫科幻小说的魔力,我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在吸引我—我小时候读武侠小说都没有这么沉迷过。这些书不见得都适合“深阅读”,但绝对值得一个中学生用看电视或者打游戏的时间,好好沉迷一番。

在《银河帝国三部曲》中,阿西莫夫构思了一个跨越整个银河系、由人类掌控的大帝国,还写了这个庞大帝国如何从极盛转向衰败,又重获新生的故事。如果说《银河帝国三部曲》还只是一部情节扣人心弦的科幻小说的话,那么《机器人系列》,就不只是“小说”了,阿西莫夫在小说中设定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包括后来新增的“第零定律”)甚至已经成为现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大家约定俗成要遵守的规范。

阿西莫夫小说中所指的机器人,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工智能”,它们拥有超过人类的智能和体能,甚至也拥有人类才有的自主意识。这样的人工智能的发展,自然会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题。而“机器人三大定律”,就是阿西莫夫设定出来作为机器人世界的基础法则的。三大定律是这样的:

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却袖手旁观。

第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该命令与第一条定律相矛盾。

第三,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三大定律环环相扣,逻辑上严丝合缝,让机器人只能听命于人类却不能伤害人类。如果没有这三大基本定律的限制,不难想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一旦全面超出人类,那么人类的未来就很难说了。

此后随着小说情节的演进,阿西莫夫还增加一条“第零定律”:

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

三大基础定律都是基于人类个体的,“第零定律”则是对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保护,所以这条应当位于三大定律之前。

这些定律如何保护人类?在小说的故事里,这些定律如何发挥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定律,可能发生些什么?这些话题如果要展开讲,只怕又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阿西莫夫正是在他的《基地三部曲》《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中,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探讨了这些颇有哲理的话题。推荐大家从《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开始进入阿西莫夫创造的科幻世界。《机器人系列》可以读《机器人与帝国》《机器人短篇全集》和《曙光中的机器人》,如果还觉得不过瘾,可以再接续《银河帝国三部曲》。这些书够把你的休闲阅读时光全占满啦!

标签: 阿西莫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