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山创,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才能创作出《进击的巨人》这样的神作?

热点 159 0

谏山创,才华横溢的年轻漫画家,以《进击的巨人》惊艳全球。他笔下的巨人世界既广阔又深邃,想象力惊人,剧情扣人心弦。他运用细腻的笔触与卓越的叙事技巧,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新世界,令人震撼与感动。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天才漫画家

谏山创,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才能创作出《进击的巨人》这样的神作?

1986年8月29日,谏山创出生于梅之乡这个小镇。自幼他便喜欢在纸上涂鸦,无拘无束地表达想象。在幼稚园时,他画了一只恐龙,得到明美老师的赞赏,从此更加坚定了对绘画的热爱。这段经历为谏山创日后的艺术之路埋下了伏笔。



时光荏苒,谏山创进入小学后,每年秋天都要参加村里的儿童相扑大赛。因体型瘦弱,他常早早落败,对此心生厌恶。某年,他意外遭遇全国第17名的相扑高手,虽心中无奈和恐惧,但仍被父母逼着参赛。这次经历让他深刻思考弱者在困境中如何战斗,逆境中如何生存,这些思考后来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

谏山创心中也有英雄梦,他渴望战胜生活的困境。热爱漫画的他,在阅读《灵异教师神眉》时,被吃人的蒙娜丽莎画作深深震撼。这一画面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让他更深入地探索人性的黑暗面,创作出令人深思的作品。



时光流转,谏山创进入国中。眼见儿时的伙伴纷纷开始交往,他内心不适。因晚熟与瘦弱,他变得内向自卑。为吸引注意,他在课堂上做出奇特举动,实则是自卑感的体现。独处时,他才会真正面对自己。

高中时期,他读到了一本影响他巨大的漫画——《ARMS》。这部漫画讲述了一名普通高中生右手发生奇妙变化,随后卷入背后的组织和阴谋的故事。开篇的几个大字“想要力量吗?你渴望力量吗?”触动了谏山创的内心。尽管他不想承认,但内向自卑的他确实渴望力量。



《ARMS》激发了谏山创成为漫画家的梦想。他秘密练习绘画,但内向的他不敢向家人透露。某日,父亲发现其原稿并断言其无望,这刺痛了他。他渴望自由,不愿顺从既定道路,更希望在漫画世界中找到自由。

2005年,谏山创进入福冈的九州设计学院,专攻漫画学科。他深知起步晚,因此勤奋绘画,努力训练。多次投稿未果后,他意识到故事创作同样关键,于是开始通过观赏电影等方式激发灵感,力求在漫画道路上更进一步。



谏山创开始大量观影,并学习影评人的观看角度,从而提高了对剧本的敏锐度。大二时,他完成了一部以人类对决巨人为主题的短篇漫画,描绘人类为保护自然而躲避巨人,并寻找反击机会的故事。这部作品是他为实习机会而精心创作的。

这部短片漫画就是《进击的巨人》的雏形,长达65页,是谏山创当时最满意的作品。20岁的他带着这部作品踏上了东京之旅,目标直指少年漫画的巅峰——集英社的《周刊少年Jump》。然而,2006年的《周刊少年Jump》正处于巅峰期,全明星阵容的漫画云集。尽管接待谏山创的是《海贼王》的资深编辑福布哲,但遗憾的是,他的作品并未符合Jump的水准与风格。

谏山创高中时开始练习漫画,画技并不突出,且作品主题独特,与主流不符。他满怀期待来到东京,却遭遇挫折,倍感失落。然而,他并未放弃,联系了讲谈社,并幸运地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伯乐——川蛙圣太郎。川蛙圣太郎作为新人编辑,看到谏山创的原稿时,被其作品中一个画面深深吸引。尽管画技尚不成熟,但谏山创善于运用线条,将情感融入其中,展现出作品的灵魂。川蛙认可谏山创的作品,将其投给讲谈社的MGP大赏。这部短篇故事虽在作画和人物上得分不高,但故事、分镜和独创性获得高分,总分29,成为当期佳作。谏山创的分镜表现弥补了他初期的画工不足。他接到获奖通知时非常开心,坚定了成为漫画家的决心。他开始边打工边练习作画,甚至去朋友那里当助手以精进技艺。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两部短片作品。



这两部以科技战争为题材的漫画展现了谏山创在画技上的显著进步,并分别获得了讲谈社少年漫画Max的新人赏特别赏和佳作赏。然而,获奖的喜悦之余,谏山创一直苦恼于出道连载作品的内容选择。2009年,正值讲谈社旗下周刊少年Max创刊50周年,为了应对市场竞争,讲谈社决定推出月刊杂志《别册少年Max》,专门收录奇幻非主流作品。这一举措为谏山创等追求独特创作风格的漫画家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谏山创得知《别册少年Max》创刊,认为机会难得,月刊模式适合新人。在东京,他边磨练画技边打工,深知机会重要。但选择故事成难题,川蛙建议继续画人类与巨人故事。两人每周讨论丰富故事,但主要角色始终未定,创作充满挑战。



谏山创在打工时,遇见一位女客人,她的形象启发了女主角Mikasa的创作。Mikasa的名字来源于大日本帝国海军的战舰三笠号。随着世界观逐渐完善,更多角色如憧憬外界的艾伦、聪明勇敢的阿尔敏等相继诞生,他们都具有谏山过往性格的影子。每个角色都是谏山深思熟虑的结晶。完成角色创作后,谏山将大量剧情融入前两话分镜稿,呈现出复杂而精彩的世界观。


2009年10月,《别册少年Max》创刊号上,谏山创的《进击的巨人》正式连载。当时,无人预料到这部描述人类与巨人战斗、少年渴望探索墙外世界的作品将对漫画界产生巨大冲击。讲谈社也未曾想到这部作品最终会拯救整个公司。甚至连读者都不知道,第一话的标题“至2000年后的你”蕴含着如此深刻的意义。



谏山创的《进击的巨人》开始连载,他成为职业漫画家。尽管月刊压力较小,但初期排名并不理想,因为同期还有资深漫画家的作品。随着《进击的巨人》故事深入,读者发现每话都带来不同惊喜。从巨人入侵到主角遭难,话题不断,人气上升。谏山创希望主角能变身英雄,决定让艾伦变身巨人,却因此遭受大量攻击。面对负面留言,他坚定信念,不为讨好读者而改变故事和节奏。因为他想创作的是永记于心的作品,而非短暂流行的快餐漫画。这个决定最终证明是正确的。


坚持自我风格的《进击的巨人》人气飙升,第二卷销量即达50万,对新人漫画家而言是惊人成绩。谏山创以独特方式引领读者踏入奇幻旅程,巨人的世界令人好奇不已,每揭示一点真相都让人渴望探索更多。他擅长撰写台词,经典语句为角色增色,创造名场面。其幽默感融入漫画,为灰暗风格增添鲜明色彩。


2013年4月,《进击的巨人》已成为知名人气漫画,荣获讲谈社大赏,卷均销量破百万,成为畅销作品。同时,由Wit Studio制作的动画第一季开播,无人预料到其巨大效益。Wit Studio也因这部作品被誉为“霸权社”,共同见证了《进击的巨人》的辉煌。



动画版《进击的巨人》因精彩剧情与精良制作而迅速走红,吸引了大量粉丝与业界关注。其成功带动了漫画销售,刷新纪录。然而,对于作者谏山创而言,成功带来的创作压力与挑战也日益增大。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创作,为读者带来精彩故事。2014年动画完结后,《进击的巨人》持续火爆,上半年销售记录甚至击败海贼王。剧场版也于同年上映,谏山创的作品在大银幕上展现,他从此成为知名人士。当地咖啡厅满是粉丝绘制的巨人画作。谏山创的父亲也品味了这部作品,震惊于儿子打造的庞大世界和精彩剧情。随着故事发展,角色们也逐渐成长转变,令读者无法预测故事格局的大小。



谏山创原以阿尔敏为己身投影,后发现艾莲更似内心写照。初视艾莲为故事角色,连载中察觉其为自己不敢面对之自我。艾莲渴求力量,但得力后非单纯战胜敌人。谏山未知艾莲未来,任凭角色引领故事。2015年,剧场版《进击的巨人:自由之翼》与真人电影、电视剧相继热播,票房收视俱佳。2017年动画第二季播出,虽距首季四年,热度稍减,但作品品质依旧,单行本销售持续增长。同年,第22卷单行本发售,总发行破6600万本,成卷均销量300万之畅销漫画。



谏山创八年铺陈的《进击的巨人》世界观震撼人心,艾伦等角色也在故事中成长蜕变。他们面对的世界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平凡生活反而显得难能可贵。谏山创深知故事发展会伤害角色和读者,但他为了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选择继续前行。2018年剧场版和第三季动画上映,漫画销量突破7050万,尽管后续卷均销量有所下滑,但这部作品已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经典。


标签: 谏山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