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赵宗全说“烛光斧影”是什么意思?

行业 169 0

“烛光斧影”其实是个历史典故。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知否:赵宗全说“烛光斧影”是什么意思?

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一说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对此事件史料记载不一,争论一直存在。

在《知否》剧中,赵宗全是皇上的兄弟,他是在怕到时候历史上说他是\"弑兄夺位\",就算将来继承了大统也会被人不齿。

赵宗全这个人一直是小心翼翼,活得战战兢兢,只想一生安乐,并没有雄心壮志想做皇上之类的想法。

况且他也怕这个“烛光斧影”历史重演,所以非常担心,在拿到血诏和兵符后,甚至一度扔在了地上,仿佛这就是个祸害,是洪水猛兽般避之不及。

但是他想错了,他如此退缩,如此胆小怕事,不敢当大事,他也不会安生了。因为他既然不做,如果宫变有人造反,试想想他能够全身而退吗?那些贼人会这么好心地放过他吗?如果这些血诏和兵符在手,他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是要继承大统的人,事已至此,再让已无退路,而且他就算再退,也免不了一死的下场。

想起,前几日,他还在那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里相看收获情况,那冒出来的一批批死士,个个都想他死,刀刀都致命,还好有顾二郎在,他才能活到今日,如果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再不接受,估计以后这样的死士会出现得更多,也会更频繁。

所以经过一番仔细思量后,他还是接受了这个命运的安排。大势所趋,虽然他是被逼上任,但是他爱种麦田,一个珍惜粮食的国君,必是一个贤君,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本文由青舟书阁原创。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影视资讯,请关注我哦!谢谢~

标签: 烛光斧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