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程度更甚于“靖康之变”的“永嘉之难”是怎么回事?

行业 115 0

公元306的十一月,西晋晋惠帝死,皇太弟司马炽继承皇位,就是晋怀帝。晋怀帝是晋武帝最小的儿子,史书中说他为豫章王时,“冲素自守,门绝宾游,不交世事,专玩史籍”,是一个一门心思投到学问上的人。这一点与宋徽宗非常相像。这样的皇帝,太平盛世时做个守成之君,肯定没有问题。如果生逢乱世,这样的人当然是难以胜任的。晋怀帝继位的第二年即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匈奴贵族刘渊就已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即位称帝,建国大汉,石勒、王弥等人都拥戴刘渊,愿意服从刘渊的领导。永嘉三年,石勒的军队发展到十万以上,在河北地区活动。王弥的军队也发展很快,经常到洛阳、许昌附近出入。永嘉四年,石勒又从河北渡河南出襄阳,连续攻占了长江以北的堡壁三十余所。西晋都城洛阳处于包围之中,粮食供应也出现了问题,情况非常凶险。晋怀帝为了自救,要求各镇的军队来保卫京城。但当时各镇都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救援洛阳。东海王司马越准备放弃洛阳,就在这年十一月,带领四万人的军队,向东南方向撤退。永嘉五年三月,司马越行军到项县(今河南沈丘)时,忧惧而死。襄阳王司马楚、太尉王衍带领这支军队继续前行,到达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三十五里)时,被石勒全部消灭。留在洛阳的司马越妻子裴妃、子司马毗等,得到司马越病死的消息后,同西晋宗室四十八王一起逃出洛阳,中途遇到石勒的军队,也被全部杀害。晋怀帝在洛阳支持到这年六月,匈奴贵族刘曜与王弥、石勒等联军攻陷洛阳,晋怀帝被掳至平阳,不久被害。刘曜在破洛阳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宫殿府邸皆被焚毁,王公士民三万余人都被杀害。

晋怀帝死讯传到长安后,皇太子司马邺继位,就是晋愍帝。当时的长安“户不盈百,墙宇颓毁,蒿棘成林”,整个长安城只有四乘之车。晋愍帝在长安只坚持了四年,公元316年,刘曜进围长安,长安城中粮食殆尽,“米斗,金二两。人相食,死者太半”。当年十一月,长安城被刘曜攻破,晋愍帝被俘,送到平阳,西晋灭亡。第二年,晋愍帝在平阳被杀。永嘉之难又称永嘉之乱,不仅对西晋王朝及宗室来讲是一个灭顶之灾,对中原百姓来讲更是一个无法摆脱的痛苦。因为自永嘉之难后,中国的北方地区进入长达一百五十年的五胡乱华时期,给中原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深重的灾难。

惨烈程度更甚于“靖康之变”的“永嘉之难”是怎么回事?

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至少没有被杀。所以个人认为永嘉之难的受难程度要高于靖康之难。

标签: 靖康之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